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政策

旗下栏目:

两会面对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平衡互动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作者:王岩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3-09 10:20:18

——独家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


3月5日,北京AQI指数90,空气质量良。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的对话由“雾霾”话题展开。

“过去两天,北京空气质量确实不太好。但大家都有感觉,去年一年的整体情况发生了很大改观。”他介绍说,与大气污染情况相同,过去5年,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趋势向好,各项污染物指标呈下滑趋势,生态恢复也正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他同时坦言,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处于初级阶段,形势仍很严峻。“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与生态环境治理相互平衡,形成良性互动。”


“天帮忙”很重要,“人努力”是根本


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的环境更加关注,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更加重视,请您谈谈近年来生态环境整体上的变化趋势?

张兴赢:如你所讲,在物质条件满足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化为对美好生存环境的追求。我们现在更加关注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以及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是否洁净,是否污染。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制约,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

在国家重拳治理下,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改善是明显的。以大气环境为例,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大气环境整体呈现前期转差后期向好的趋势。就雾霾天气次数来看,2013年达到峰值,有15次。此后逐年下降,去年最为明显。从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17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卫星监测显示,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氮污染从2013年开始显著持续下降。而二氧化硫的指标从2006年就开始稳步下降,这和“十一五”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脱硫技术是分不开的。

记者:在环境污染中,“雾霾”问题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大家切身感受到去年北京的蓝天确实多了,而最近两天情况又好像不是那么好。

张兴赢:对,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从细的方面看,去年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当然与去年冬季北京的大气扩散条件特别有利有很大的关系。不过,我国的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就像前两天,在扩散条件不好的时候,PM2.5的浓度也只有两三百,要是同样扩散条件在前几年浓度就是五六百了,这说明环境治理还是很有效果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天帮忙”很重要,“人努力”才是根本。


“散”“乱”“自管自评”,环境监测体系尚待完善


记者:您在前面谈到,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处于初级阶段,形势仍很严峻。您认为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对此有什么建议?

张兴赢: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完整的监测体系。环境控制和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大工程,涉及到各行业领域,而我国尚未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在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散”“乱”以及“自管自评”的问题。

一是生态监测“散”,也就是国家各部门均建立侧重不同的生态监测网。比如环保有生态环境监测网,气象有生态环境监测网,林业、农业、海洋都有各自的生态环境监测网,中科院也有一个生态环境监测网。环境问题是一个整体问题,很多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没有统筹资源,不能形成合力,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是规范标准“乱”,生态监测要素没有科学界定,生态红线划定范围也没有充分论证,生态监测重点不突出。生态监测的方法缺乏规范标准,没有形成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

三是“自管自评”问题多,部分监测、执法、评价由一个责任主体承担。比如大气环境监测,这些年就出现了一些地方监管人员对监测数据造假。为了治理业绩,出现给监测仪器“戴口罩”、在监测仪器附近喷水等这种自欺欺人、干扰监测数据现象。而在各个生态环境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现阶段而言,我建议要统筹规范各部门现有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客观、科学、量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大数据体系。同时,充分吸纳高科技成果,比如挖掘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卫星遥感的长时间、宽覆盖、科学性,使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结果“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在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应纳入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一个要素明确、方法科学、标准统一、效果评价规范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有序、稳步恢复和改善。


生态治理要稳步有序,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记者:您认为如何处理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

张兴赢:我认为,这两者需要相互平衡、良性互动。生态环保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美丽的生态环境本身是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标准,也就是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其实绿水青山真的可以转变为金山银山。在我们获得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以及更多的森林覆盖之时,可以形成“绿色经济链”,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也可以带来新的就业,从而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体系。当然,生态环境的治理,在淘汰一批高污染的工业过程中,必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发展,因此需要一个综合考虑上的权衡。

记者:正如您所说,污染防治过程中我们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这种权衡,也就是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协调应如何实现?

张兴赢:一句话,生态环境治理要稳步有序,不能急于求成。政府不能急,在制定相关政策上,要科学、有序、稳步地向好。老百姓也不能急,前面说到去年北京蓝天数多,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极好的扩散条件。那么今年表现如何现在谁也说不好,但整体确实在改善,就像我说的同样扩散条件下,PM2.5浓度已经显著下降。生态环境治理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权衡好让代价更小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记者:“法”是今年两会期间的高频词。近年来,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了很多相关法律,您怎么看“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张兴赢:的确,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逐步构建起了相对系统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法律的完善在整体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但我认为,在执行力度上还有很大的欠缺。现在依然有很多企业在偷排,而环保督察使用的是“人海战术”,这不是长期有效的管理方式。督察的人走了,企业又开始排放。我们需要深入宣贯环境相关的法律,对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同时在国民中加强宣传,让这些环境保护法律像刑法、民法一样深入人心,让每个公民都能把环境保护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才能让环境保护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蓝枫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