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区域联防联控凝聚治气合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珊 王琳琳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3-14 09:20:06


?图为天津市天塔湖在蓝天白云下美如画。2017年,天津市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完成“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图为河北省香河县王指挥庄正在建设电网改造工程,这是香河县首个建设“电代煤”配网工程的村。

编者按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

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经过5年来的努力,我国多地大气环境质量在大考之年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但是,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尤其是做好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在今年两会上,这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为此,本版特刊发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王珊 记者王琳琳

1 深化联防联控

三大区域治气成效日益显现

“如今,天津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空气质量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这次两会上许多代表对天津的环境改善提出了肯定。”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温娟对天津市的治气工作深有感触,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已从各自单打独斗的模式逐步转换到联防联控模式,三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相互支持、握指成拳,不断推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化。”

空气一体,休戚相关。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应对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的必要手段。

作为先行者和获益者,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后治理成效显著: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连续3年达标。京津冀地区2017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39.6%,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34.8%,达到58微克/立方米。

长三角地区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上的协作效果也正进一步显现。今年春节假期,上海空气质量一直处于优良水平,特别是除夕和大年初五,燃放烟花爆竹高峰时,外环也没有出现监测数据明显波动,总体为春节同期新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首席预报员王茜表示,不仅是上海的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周边一些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保持在稳定水平。在一些特定的大气条件下,如果仅是上海禁放,有时还是会受到外围输送的影响,空气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区域内各省市加强协作,一起减排,才能共同受益。

这些成效取得的背后,是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真刀真枪”的落实。2013年9月,国家发布“大气十条”,提出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2013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三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相互支持、砥砺前行,不断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化。并且,合作领域逐步扩大,从最初共同研究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互通工作信息,到开展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区域环境联动执法,再到标准、政策、资金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2014年1月7日,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正式启动,并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先后研究制定了《长三角区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长三角区域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工作方案》等,并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联防联控网络逐步建立,深层次合作机制逐渐形成。

广东省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雾霾预警机制的建立上走在全国前列,省政府相继印发实施了《广东省“十二五”后半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及《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等,着力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力度可见一斑。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机制是国内提出最早、落实最早、层次最高的。其机制的形成不仅仅是停留在各地区的协调上,在协作方面也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例如在联合有效推进空气质量保障方面,就不断积累和摸索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体制机制、技术协作层面都很接近京津冀的水平,长三角目前也是偏向以应急为主,包括应对重污染天气等。珠三角以控制臭氧污染为主,还涉及到与我国香港、澳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环节。广东省在以广州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协作消解VOCs前体物方面,做了一些有效尝试。”彭应登说。

2 联防联控要因地制宜 创新体制机制

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稳步推进成渝、东北、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其他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汾渭平原、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区之所以被列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区域,有多方面原因。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书肖介绍说,这些地区面临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更为迫切,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据了解,汾渭平原和成渝盆地近年来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两地散煤使用普遍,数据表明,2017年四川燃煤量达7000万吨,重庆达2000万吨。此外,汾渭平原近年来机动车增长迅速,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但是,上述地区的地理条件都限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有效扩散。

除了污染物排放增多之外,联防联控基础薄弱也是这些地区面临的难题。彭应登表示,北京1999年国庆50周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区域协作的雏形,到如今已经有长达20年左右的历史基础。长三角地区,推进空气质量保障形成的区域性联动,也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奠定了基础。而成渝、汾渭等中部地区这方面的经验相对来说不足。

“这些地区有些方面的工作仍有欠缺,例如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和动态源解析等,应尽快开展系统的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污染特征观测、区域传输等相关研究。同时,基于各地区在自然条件、主要来源、污染特征、监管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要因地制宜地创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制机制,在借鉴京津冀等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和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王书肖建议。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