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资讯

旗下栏目:

银行绿色信贷占比高或可获得相应激励 央行将绿色贷款纳入货币政策操作合格担保品范围

来源:生态资本论 作者:徐卫星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4-10 12:37:10

“十九大以来,绿色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变化。随着国家对绿色金融的政策创新力度空前,包括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债券指数、绿色ABS等产品大量、快速涌现,进一步推进了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


2017年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堪称史上最强监管年,但绿色金融的活跃度有增无减。在政策影响下,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绩效被纳入评级。更值得企业注意的是,绿色(责任)投资者在收益、风险的基础上,更关心资金投向是否绿色和能否产生环境效益。


因此,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及时披露环境信息,或聘用第三方绿色认证评估机构进行绿色标记的评估,都有助于获得投资者青睐。



    政策红利带来市场机遇期


24家全国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绩效已经纳入评级;绿色产业本身的巨大市场也对绿色金融起提振作用。


记者近日在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主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绿道?绿色金融峰会上了解到,国内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从2013年年底的5.20万亿元增长至2017年6月底的8.22万亿元。


据了解,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广信贷资产质押为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从2018年起,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工作由前期的11个省市推广到全国,向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马骏解读说:“作为一家银行,只要有合格的绿色债券和符合条件的绿色贷款产品,就可以拿这些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作为担保品到银行同业借贷更低的资金,从而支持新的绿色项目。”


“另一个比较大的创新是将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这意味着,如果一家银行的绿色信贷占比较高,就可以在宏观审慎评估当中得到比较高的分数,未来就有可能得到包括来自于央行的一些激励措施。”


马骏表示,2017年,24家全国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绩效已经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现出正向的激励作用。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完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更多的金融机构绩效纳入评估。


除政策创新带来的红利,绿色产业本身的巨大市场也对绿色金融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提振作用。马骏确信,绿色产业将继续保持每年高于GDP增速的增长速度。在比如“一带一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众多主题推动下,将带来巨大的绿色投资需求,催生出更多创新的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在2017年债券市场融资成本高企、债券总发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绿色债券仍然处于持平的状态,参与企业数量大幅增长。而在绿色基金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约250个绿色基金,其中50个由地方政府发起和支持,还有200个左右来自民间。



    2    

中小企业如何获得绿色融资?


绿色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凸显绿色属性,以降低责任投资者的搜寻成本。


近两年来,在绿色金融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老问题能否实现突破也是当前业内关心的重点。比如,规模较小、信用等级不达AA要求、科技型轻资产企业不满足抵押条件无法进行绿色贷款等问题,一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绿色产业融资面临的尴尬现实。


“绿色项目投资回报低、周期长,更多的是情怀投资。”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坦言,目前绿色融资成本呈上涨趋势,存在期限普遍较短,与绿色项目本身期限、风险错配的问题。


那么,如何让绿色融资不再是众多投资人眼中的情怀投资?中小企业为主的绿色企业又如何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绿色金融带来的政策红利?对此,俞春江认为,绿色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凸显绿色属性,以降低责任投资者的搜寻成本。


“绿色(责任)投资者在收益、风险的基础上,关心资金投向是否绿色和产生的环境效益。所以,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要注重绿色信用的积累,将环境信息披露贯彻始终,或聘用第三方绿色认证评估机构,给予投资者关于投资标的更明确的绿色标记。”他建议,企业应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性。


一方面,了解环境效益、环境成本内生化机制条件,做到环境信息的充分披露,如享受的补贴、地方产业政策、企业在可能面临环境监管、产生环境成本方面采取的措施等。另一方面,寻求外部绿色评级,将自身纳入绿色投资标的池,增加资金来源。


另据马骏透露,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监管债券市场的其他部门等正在研究如何强化绿色证券信息披露的问题。从证券市场来讲,已经出台了三步走路线图,目标到2018年年底,对上市公司要实行半强制披露要求;到2020年开始实行对所有上市公司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


本文来源:中国环境报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