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NGO

旗下栏目:

中国首家水土保持公益组织从东海之滨走向黄土高原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叶欣童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30 09:38:19

671552_lix_1595921989711_b.jpg

绿泽源的志愿者(右一、右二)深入乡村了解水土保持状况。(绿泽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供图)

“最近气温高,果树和植被情况怎么样?”“林下植被已经恢复了,现在只清理长得比较高的杂草,土壤的湿度已经比较适合柑橘生长。”29日,在永泰长庆镇福建大森林硕丰生态农场内,农技人员黄秋文一边欣喜地看着2000多亩的沃柑、砂糖橘,一边与福州市绿泽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的专家视频连线。

黄秋文告诉记者,农场创办初期,大刀阔斧的开垦险些破坏了水土环境,还好后来接触到了绿泽源,在他们的指导下,恢复林下的植被,让地表的湿度和温度更适合果树生长。黄秋文口中的绿泽源是国内首家水土保持公益组织,主要由福建农林大学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组成。

积极奔走  在省内护住12万亩土地

“一开始我们只是想为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后来我们意识到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服务生态扶贫。”福建农林大学水土保持专家、绿泽源创立者之一杨志坚说,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学科与科研资源的优势,绿泽源成立后致力于传播水土保持专业知识,提供水土保持咨询服务,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在永泰、福清、政和、建瓯、长汀等地的32个乡镇,绿泽源防治水土流失面积超12万多亩,涉及农户2500多户,减损增收3亿元。

“水土流失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最主要原因,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心负责人薛光宇表示,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改善水土流失情况不仅可以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等方式带动精准扶贫,一举多得。

但是传统思维下的水土保持模式造林树种单一,难以存活,而且很多时候政府“一头热”,群众没有参与到生态建设中,群众获利少,久而久之林越造越少,群众越来越穷。

复制推广  在西部实现扶贫增绿双丰收

绿泽源在吸取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焕绿计划”。薛光宇介绍,中心通过发动相关专业学生以及群众发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基层建立水土保持工作站,然后安排志愿者前往实地观测,进行社会调查并形成报告。最终他们会将水土流失问题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一并提供给当地政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监督,在问题解决后帮忙引入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绿泽源也将这套可复制的生态修复带动精准扶贫模式,从东海之滨的福州推广到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定西。在定西推广生态林建设的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林花、林草、林蜂、林菌、林药、林农、林旅、林草相结合的理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1万多亩,吸收38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实现生态功能服务价值2352万元。

“环境保护是每一代人的事,我们的志愿者多次前往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中学,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薛光宇说。目前,绿泽源还在进行大学生返乡水土流失调查活动,鼓励学生去调研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生态文明的思想意识。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