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NGO

旗下栏目:

香港中医教授:勿迷信穿山甲鳞片夸大其词的药效,有多种替代品

来源:中国绿发会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15 11:12:52

9月5日,在香港大学举办了一个国际保护会议。在会议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越南和非洲的中医学者、穿山甲专家和保育工作者齐聚一堂,讨论如何保护穿山甲这类世界上惨遭非法盗猎最严重的哺乳动物。


9月5日在香港展出的穿山甲鳞片。图/AFP,供图/Star Media Group Berhad

据媒体Star2在9月13日的报道:会上,几名中医教授表示:对于非法穿山甲商贩吹嘘出来的穿山甲制品的所谓疗效,应引导公众不要去迷信。

他们在9月5日的这次国际保护会议上发出呼吁上述呼吁。此前有报道称,2018年头7个月,穿山甲及其制品缉获量已达到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大部分违禁品来自非洲。

穿山甲鳞片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跟人类的指甲相同,但却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种盲目迷信成为了穿山甲惨遭偷猎、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另外,它们的肉也被视为美味。然而,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穿山甲鳞片真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量市场需求,导致穿山甲遭灭种之灾。在穿山甲走私上,马来西亚和中国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图上这位是马来西亚Bukit Kayu Hitam边境安全部门情报收集所的主管Sarjan Anuar Joit,他在展示了该部门今年7月份抓到的65只活体走私穿山甲中的一只。图片来源:The Star/G.C.TA

“许多草药具有与穿山甲鳞片非常相似的功能,”香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劳力行教授在会上表示。

根据劳力行教授的说法,在中医中,通常每剂需要5到9克炮制鳞片和辅助材料,来治疗诸如母乳停滞、类风湿性关节炎、疮疖等病症。

他解释说,中药这个行业,常常喜欢把一种材料成分的药性与所涉动物的行为联系起来。

“穿山甲可以钻入土壤,所以人们相信(它们的鳞片)可以穿越血管,”劳教授说道。传统中医学相信,生命能量流经人体经络系统。

劳教授列出了六种可以促进乳汁分泌的替代品,包括一种名叫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文称之为“王不留行”)。蚯蚓,别称“地龙”,也可以去“热”并驱除体内的风。

“如果你仔细读中医教材,你会发现其实就有那么多(替代品)。我这里只是例举了几个”,他补充说。

劳力行教授呼吁:中国政府应该对公众进行关于穿山甲鳞片药性的宣教,因为他担心,有些人可能以为如果产品被禁止,那么它们一定是有效的。[注:穿山甲已经被国际公约CITES列为禁止国际贸易的野生动物] 他说,而非法厂商常常会去故意夸大这种影响。

同样来自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副校长冯奕斌博士说,尽管该校学生也被告知它们可能的药用价值,但该校教师总是向学生明确表示:穿山甲是濒临灭绝的物种,不应该使用。

在中国大陆,生的穿山甲鳞片,只能在指定的医院和获批的药品公司获得;而合法出售的加工鳞片,必须出示政府发放的一个特殊标签。

中国政府通过批准一些养殖公司饲养穿山甲,支持圈养繁殖。然而,此次与会的国际专家们在会议上质疑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下属的“穿山甲专家组”副主席Helen Nash博士援引了一项IUCN的研究,她指出“穿山甲养殖”(pangolin farming)在经济上不可行,许多穿山甲在圈养中死亡。

Nash博士表示,尽管目前人工饲养穿山甲的成功率较过去已有较大提高,但这样做的成本非常高――大约一只穿山甲的成本高达7000美元(折合人民币47,890元)――所以是个赔本买卖,远高于一只穿山甲的市价。她还提到,新加坡动物园、台北动物园几十年来一直在尝试饲养穿山甲,但只养活了少数几只。她说,目前尚无商业评估数据。

一位国际保护组织的创始人兼CEO对此表示非常担心,“商业养殖”会成为鼓励野生动物贸易的借口,因为商业驯养繁殖太昂贵、太慢,而且死亡率很高。

另外一位专家引用了2010年的一项调查。该调查发现,尽管有三种选择(包括取自圈养的熊身上的胆汁),但大多数消费者愿意以更高的价格去购买野生熊胆汁。

该专家补充说,利用野生动物,这是中药走向全球的一个障碍。因为它会留下负面的印象,并面临国际玩家强加的限制。

据悉,中华穿山甲早已从它们传统的大部分栖息地上消失不见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们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4%以上。然后,市场需求就转向了邻近东南亚的马来穿山甲(Sunda pangolin),很快马来穿山甲在过去的21年里又下降了80%。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