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NGO

旗下栏目:

高校进山,用科技守护秦岭

来源:中国林业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27 15:44:44

守望大秦岭 保护父亲山 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开展12年来,全国25所高校的100多名博士、2000多名硕士和本科生先后参与了秦岭青年使者项目。他们回到学校广泛组织开展成果巡展、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带动全国近10万名大学生关注、参与秦岭保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在秦岭地区进行水质检测 资料图片

在保护秦岭的志愿者大军中,陕西各大高校的教师、学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们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将科研项目与环保行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掌握秦岭地区林情,对秦岭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持续关注和调查;开展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服务山区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秦岭的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域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积极宣传秦岭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秦岭青年使者”“秦巴卫士”。

秦岭青年使者赴观音山保护区服务队 资料图片

青年使者,把技术送进大山深处

陕西观音山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的佛坪县境内,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村民早已形成了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殖蜜蜂、售卖蜂蜜就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但因为受到病害、蜜源物质缺乏等问题的影响,当地村民的养蜂收益并不高。直到今年7月,观音山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7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的秦岭青年使者赴观音山保护区服务队,来到了佛坪县龙草坪村第一、第二小组进行实地调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王天秀是服务队队长,他说:“龙草坪村位于长角坝镇西北部,是108国道自北向南进入佛坪县的第一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而且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极为落后。” 

因为深山里的致富手段有限,近年来养殖蜜蜂的村民越来越多,当地蜜蜂养殖数量急剧上升,由2016年的1800箱增加到2017年的4300箱,今年有可能突破5000箱。蜜蜂数量的急剧上升导致蜜源不足问题出现。尽管很多养殖户已经开始加大对于蜜源物质――油菜的种植,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大量蜜蜂对蜜源的需求。 

在充分进行实地调研后,服务队就龙草坪村蜜蜂养殖的困境与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了沟通,然后建议村委会在现有农田推广种植芥菜型油菜来缓解蜜源缺乏的问题。芥菜型油菜耐瘠薄,没有冬春性之分,春季、夏季、秋季都可开花,半野生且落籽可以自生,不需要每年专门种植。芥菜型油菜的这些优点不仅可以解决普通油菜花花期短、蜜源少的问题,而且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劳动力。 

服务队的两位指导老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著名昆虫学专家刘同先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材栽培专家周自云,就当地农民最为头疼的中华蜜蜂烂子病和中药材栽培技术问题进行了实地指导和现场讲解,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困难,受到农户的称赞。此外,受服务队邀请的四川农业大学中华蜜蜂养殖专家龚凫羌还为当地的农技人员和蜂农进行了关于中华蜜蜂养殖和烂子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并对蜂农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讲解。当地老蜂农纷纷表示龚老师的讲座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中华蜜蜂烂子病难题。 

据了解,秦岭青年使者活动是以“关注大熊猫生态保护、服务社区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林业厅的支持下,依托高校学科优势、科技力量以及社会影响力,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倡导、发起、组织并实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我国25所知名高校学生广泛参与,在秦岭大熊猫保护区开展环保宣传、科学调查、科技支农、技术培训等综合性服务,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活动。活动自2006年7月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志愿者协会授予“第七届中国志愿者服务项目奖”,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斯巴鲁生态保护奖”。 

12年来,25所高校的100多名博士、2000多名硕士和本科生先后参与了秦岭青年使者项目,并回到学校广泛组织开展成果巡展、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推介活动,先后带动全国近10万名大学生关注、参与秦岭保护。秦岭青年使者活动通过对秦岭地区连续多年的技术支持,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作业方式,帮助大熊猫栖息地周边地区引入了蜜蜂养殖、中草药种植等绿色环保产业,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据统计,秦岭青年使者活动12年间累计开展各种农民基本农业知识培训200余场,专题讲座18期,现场指导教学8次,参加培训农民超过1.3万人次,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问题300多个,支持和指导项目11个,发放各种科普资料、书籍1.2万余册,光碟600余张,捐赠各类生产、生活用品3000余件,捐赠药品价值约1.5万元。

秦巴卫士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成员正在进行野外救助 资料图片

秦巴卫士,用科研推进生态保护 

在众多秦岭环保志愿行动中,由陕西理工大学青年大学生们自主创立的秦巴卫士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是一支别具特色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他们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和地域优势,将科研项目与环保行动结合起来,对秦岭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持续的关注和调查,对朱鹮等珍稀濒危物种进行野外救护。 

据介绍,秦巴卫士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曾对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长期实地调研。协会成员王琦说:“在牧马河国家湿地4种生境中,湿地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其异质性很高,孕育着丰富的水生植物、浮游生物、昆虫和鱼类等。这里食物丰富,隐蔽条件好,吸引了大量游禽、涉禽前来觅食、栖息。湿地是多种动物栖息、生长、繁殖和发育的良好生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意义重大,尤其在维持水禽的休养生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人类活动对湿地鸟类影响的不断加剧,建议在规划旅游区时应考虑到人类活动对鸟类分布和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功能区域划分,将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区域进行合理布局,保护鸟类的自然栖息生境。” 

以“秦岭四宝”为代表的秦岭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同样是秦巴卫士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关注的重点。据介绍,近年来仅在朱鹮保护研究方面,该协会就参与完成了大量重大科研项目,如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与人工繁育、朱鹮繁殖行为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研究、海拔对朱鹮生活史变化的影响研究、野生朱鹮及其栖息地环境专项调查等。 

“我们学校地处秦巴腹地的汉中,这里是我国的南北过渡地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赋予了在这里学习、创业、生活的师生们保护这片土地的神圣职责。陕西理工大学一直坚持将生态文明思想引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各个方面,营造浓郁的校园生态环保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环保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自觉养成生态文明、和谐环保的行为习惯。这些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常规性工作。”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薛小荣说。 

秦巴卫士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还依托校内的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秦巴生物博物馆,长期开展保护秦岭动植物资源的科普知识宣传、爱鸟护鸟、汉江水资源保护、汉江鱼类增殖放流等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周铭说:“秦巴生物博物馆里的标本都是我校师生在秦岭地区外出实习考察时所采集到的,是我们多年来在秦岭地区进行野生动植物研究的科研结晶。对‘秦岭四宝’的讲解是来参观的群众,尤其是小朋友们最喜欢听的部分。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秦岭,走近‘秦岭四宝’,共同关爱、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