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NGO

旗下栏目:

减废政策欠妥当 净滩净海无止休

来源:香港环境保护署 作者:林嘉淇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05 15:32:17

这是一个关于海洋的故事。古时谓“靠山食山、靠海食海”,意指你身在何处,就靠所在环境去维生。只是现在,假如我们还是靠海食海,吃下肚的或会是塑料瓶、饮品纸盒、玻璃碎、冰箱,以及轮胎。这不是戏言,也没有夸大。根据环保署数字,香港每年平均收集到15,000公吨的海洋垃圾,且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港府六年前已洞悉海洋垃圾的严重性,六年来先后耗用接近一亿元处理,然而,台风“山竹”过后那些满布海岸线的垃圾不禁令人怀疑:一亿元是否用得其所呢?

来到马湾一个位处偏僻的泳滩,沿着石屎楼梯拾级而下,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死去了的大鱼,只见无数苍蝇萦绕着牠的尸体,牠是怎么死掉的,是逃不掉鬼网的苦苦缠绕,还是因觅食困难而死,只有面前的海知道。

“如果我手上有把刀,我一定会剖开它的肚子,看看它吞了多少微塑料。”说这话的是Maamar,一个来港二十年的法国人。每每聊到香港被蹂躏的自然环境,他都带点忿怒:“I am not kidding. It is truth.(我不是在说笑,这是事实。)”的确,早有不少研究指出,不少海洋生物会错误吞服漂浮在海洋的塑料粒或其他塑料制品,而人类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也会受其影响。奥地利环保署进行的研究显示,所收集回来的人类粪便样本中发现多达九种的塑料物,显示了人类食物链内存在大量微塑料。

1541402412936490.jpg

居港二十年的Maamar聊到香港被蹂躏的自然环境时,都带着点忿怒。(邓倩萤摄)

垃圾的归宿本应是在堆填区或经回收再造成原废料,然而,或因人类处理不当,或被蓄意倾倒入海洋,垃圾最终又从海洋漂到岸上。这是一个循环,因为人类弃置塑料,最后又辗转回到人类身上。

海洋垃圾从哪里来?

环保署于2015年的《香港海上垃圾的源头及去向调查》(下称《调查》)中指出,由政府收集到的海洋垃圾有近73%是源于岸边及康乐活动,而逾15%是由海洋或水上活动产生。不过,这数字本身已存在一定的“水分”。仔细看调查报告的附录,会发现环保署把塑料、金属、纸张的废物都归类为来自岸边及康乐活动。然而,单靠物料的类别去估计其来源,未能反映实际情况。那么,我们日常丢弃的垃圾到底是如何进入大海的呢?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育养海岸计划项目主任杨松颖去年与一间科技公司合作,在全港各区放置GPS追踪仪器,模拟陆上垃圾通过坑渠或河流进入海洋的漂流路线,发现40%放置在坑渠的仪器中,有一半循坑渠流进大海。他指计划最初是希望证明“并非只有河流的垃圾才会流入海洋,一旦街道的垃圾跌进坑渠,垃圾亦会经此而落海。大众不要以为在海洋的垃圾与自己无关”。最令他震惊的是,有仪器漂到澳门及内地,最远的甚至漂到台湾。

除了经坑渠进入海洋,还有无数在海岸边的垃圾。部分钓鱼人士或者是在海边吹风聊天的人,会随手把垃圾放在岸边。风一吹,垃圾便会“落海”。杨松颖说,港人仍有乱抛垃圾的习惯,沙滩的垃圾问题固然严重,码头及海边长廊也属乱抛垃圾“黑点”。

1541402439877450.jpg

2015年在垃圾湾拍摄的照片。(WWF提供)

杨松颖所负责的育养海岸计划进行香港首个海底垃圾研究。他在计划开展的首年,带同一队义工到石澳鹤咀的“垃圾湾”进行调查,清理及收集垃圾样本。尽管人迹罕至,“垃圾湾”被环保署列入需优先处理海上垃圾地点的名单,更被评为“第四级”不满意。杨松颖拿出了1995年与2015年在垃圾湾拍摄的照片,两者同样满布垃圾,但相隔十年,垃圾的种类有所变化:“以前比较多木材,2015年便都是大型的发泡胶或塑料制品。”

不少人认为香港沿岸的海洋垃圾大部分来自珠三角区内城市;但根据《调查》,九成五海洋垃圾来自本地,只有5%是非本地源头。环保署如何划分为非本地源头?文件中写道,如垃圾上有简体字的标签即被归类为非本地源头。但“绿惜地球”早前调查,在本地沙滩检获的废弃塑料瓶有四成为简体字,团体相信是来自内地。为何两份调查出现如此差异呢?环团认为,《调查》把部分没有标签的垃圾都被划为本地垃圾,故错误估算了跨境垃圾的数量。

跨境防堵=治本?

杨松颖展示了一张由屯门渔民今年初春时出海捕鱼时的照片,照片中,渔船所捕获的不是渔获,而是一大堆垃圾。环保署回应指,过往曾接获渔民反映在内地水域发现有非法倾倒垃圾的情况,已实时透过机制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作出通报,并得知粤方执法部门迅速进行了海上巡查,及后展开连串的专项执法行动,打击珠江口的违法倾倒废物的行为。

上述渔民的经历并非个案,早于2016年便有媒体揭发有内地船只在珠海海域非法倾倒垃圾,最后广东省环保厅扣押有关船只及涉事人员。事件曝光后,港府和广东省政府成立粤港跨境海漂垃圾事件通报机制—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与香港环保署直接进行联络,并向其他相关部门发放预警讯息及建议防范行动。

1541402461376728.jpg

环保署表示,粤港双方均会推行针对海上垃圾源头的措施,在积极清理海上垃圾和推行宣传教育的同时,港府会提供支援措施和设施以防止废物进入海洋,例如在多个海岸地点,包括码头、海滨区等设置更多废物分类回收桶,及在泳滩、水上活动中心、海滨长廊、海滨公园等地点加设饮水机,避免市民购买一次性的塑料瓶饮品。

广东省政府亦已建立了预防与打击违法处理垃圾行为的机制,规范各类垃圾处置管理,防范固体废弃物非法倾倒入海,合力做好粤港跨境海漂垃圾防治工作。

1541402501986343.jpg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育养海岸计划项目主任杨松颖表示,海洋垃圾是很难拦截及清理的,而机制的用意只在“警示”。(邓倩萤摄)

去年5月,两地开始试行海上垃圾通报警示系统,实时监控香港和广东省珠江流域13个城市的雨量数据,预测两地可能出现大量海上垃圾的地区。

杨松颖对此表示,海洋垃圾是很难拦截及清理的,而机制的用意只在“警示”。他解释,这个机制是以两地政府的气象部门对于雨量的估计,从而推算会否出现水浸而有机会导致垃圾倒灌,警示相关部门“将要准备面对很多海洋垃圾出现,准备什么呢?准备执。”

他续言,机制只能“预计”,但真正的解决方法始终是“治本”,即在源头减少海洋垃圾量,再引伸至改善城市的废物管理系统,“老实说,内地有部分城市的废物管理系统不是很好,一有台风、暴雨或水浸,垃圾一定会冲到海里,再吹至香港。(机制的存在)不只是要通报,否则执(垃圾)到五十年不变,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字体已经过繁简转换,编辑:Nicol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