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固废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基金缺口上百亿,我国废旧家电拆解企业生存状况堪忧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海霞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1 18:43:16

近日,有电废拆解企业告诉记者,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得到了一笔补贴基金收入。“真是久旱逢甘露,这些钱无异于救命钱呀!”河北某电废拆解企业秦姓经理言语中透露着喜出望外。

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上述企业的4条废旧家电拆解线有3条处于停工状态,唯一运行的是废旧电视拆解线。“主要是国家补贴不到位、资金紧张,没有钱给供货商,也就没有东西可拆,只好给工人们放假了。”这位自称有180多名员工的秦经理道出了厂区内只有几十名员工的缘由。

秦经理所说的补贴是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这是国家为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而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按照规定,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为基金缴纳义务人,应当按规定缴纳基金,主要用于为回收拆解企业提供补贴。在向家电生产企业征收基金时,每台家电大约要征收7元至13元,而家电拆解补贴却是每台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进出之间差距较大。

依照上述基金政策规定,全国先后有109家企业获得了电子废弃物拆解资格,即被划为合法拆解且可能得到补贴的“正规军”。但当前这些企业的现状是:1/3倒闭、1/3在生死线上挣扎,剩余企业勉强能正常运转。最新数据显示,目前,109家废电器拆解企业中有11家资格证书已失效。面对这种行业困境,却有多位业内呼吁:应该降低补贴金额。为何?

制度设计“先天不足”

行业困境,离不开个别企业经营不善,但如此大面积“沦陷”是不是基金制度本身也有问题呢?

某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会长告诉记者,电废拆解补贴制度设计本身就有问题。“设计之初,制度制定者们对市场的规模考虑不足,首先是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电子废弃物需要拆解,现在一些企业还在拆解14英寸的黑白电视,这是基金设立多年前的产品,所以,基金的很多钱都花在还历史欠账上,每年从家电生产企业那里收取的钱根本不够填补支出,基金亏空就越来越大。其次,没有遵循电子废物的价值链,比如说收到一台洗衣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再利用、比如翻新再销售,而拆解进而获取原材料的价值应该是排在最后的选择。”

在这位会长看来,一些宣传把重点放在回收利用废旧家电电路板里所含的金银等稀有贵金属上,看似很有道理,但把这些金银提炼出来投入的技术、设备、资金等均非常大,且回报周期长,目前国内仅个别企业能实现贵金属提取。

1.jpg

▲电废拆解企业车间

该会长还强调,废弃电子产品首先是一个“废物”随意丢弃会破坏环境,比如含氟冰箱中的氟利昂,电视屏幕上的荧光粉都不能随意暴露在空气中。集中拆解处理首先是为了保护环境,其次才是获取再生资源。而现有的制度,是从家电生产企业处征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然后基金统一存放在由财政部管理的基金池中。具备拆解资质的企业,如果遵循相关条例拆解就会得到相应的补贴。是否遵循拆解规范、是否能拿到补贴及拿到补贴的数量均由生态环境部相关机构审核确定。

一个基金、两大部委、上百家企业、每年上亿台废旧家电,数以万计的从业工人,都栓在一个链条上。而这个链条的“先天不足”日益暴露出来。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基金的缺口应该有上百亿。现在的基金运行模式下,企业每年拆解量将近8000万台,按照这个数值测算,每年需要支出的基金是50多个亿,而政府每年收上来的基金只有二十多亿,如果这样下去,补贴发放的时间会越拉越长。而拆解企业每年都要投入资金来收取废旧家电,如果拆解量达不到国家核定资质量20%的最低标准,就会被取消资质。而企业投入的利息成本大约为每年10%,3年也就是30%。在补贴当年能到位的情况下,电废拆解企业才可能盈利,而现在补贴拖欠的这么厉害,不可能有盈利的。

秦经理所在企业刚拿到的是2016年第三季度拆解”四机一脑“的基金补贴所得。在电废拆解行业,“四机一脑”是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和电脑的简称。也就是说,他们3年前的投入和付出,终于“见回头钱了”。然而,下次补贴什么时候发、发多少,还是未知数。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业商会去年底曾发文称,据近几年电器电子产品的国内销售量和规范企业拆解量测算,每年应征收基金约为29亿—30亿元,实际需补贴金额约为50亿—60亿元,基金池赤字逐年增大。

锅里的“粥少”,在单位拆解补贴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集体“饿肚子”延长发放周期。于是很多拥有拆解资质的企业也不愿意过多垫资,而只拆解能保住资质的量就可以了。那么,我们淘汰的电脑、冰箱、洗衣机就会更多地流入了环保不合格的“黑拆解”手中。至此,一个“粥少”—“僧怠工”—“黑拆解”繁荣的恶性循环链条正加速形成。

调低补贴+缩短发放周期

在发放周期长,远水难解近渴的情况下,很多业内企业出现了一系列连锁问题。

“财政部给我们开的座谈会上都说了,就是基金额度不够。”一位被拖欠了近亿元补贴的环保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行业里几家大的上市企业都撑不住了开始裁员,裁员也激起不少社会矛盾,一些被裁的员工在厂区拉横幅抗议,我们这些民企更是哀鸿遍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业内有的公司今年甚至计划裁员1/3,大幅减少拆解量,实在是真的撑不住了。”

“正规军”减少拆解量意味着什么? 一位行业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废弃冰箱、电视、洗衣机被走街串巷的小贩,以非正规方法收集和处理,民间私拆小作坊抬头,随之而来的是,贵重金属流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风险增加。

“私拆的作坊主们在背街小巷搞一个房子就可以了,收来冰箱就拆冰箱,收来空调就拆空调,拆出来之后的零部件就卖了,这些电器里面的制冷剂一般就直接排放大气中了,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几乎没有环保成本。”一位行业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拥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资质的拆解厂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被“吃干榨净”——玻璃、有色金属、废铁、废铜、废塑料都能得到再利用,氟利昂、荧光粉等危险废弃物会转移到有危废处置资质的企业来处置。

面对私拆抬头,基金“粥少”的现状,有企业建议,下调拆解的单位补贴,缩短补贴发放周期。这样会引导终端收购价格下降,进而减少拆解企业在收购方面的资金占用。“大家都知道有补贴,卖废旧家电的人就往高了要价,终端废品收购的商家高价收上来,再加价卖给我们拆解企业。”秦经理道出了补贴带来的价格加码,“回收价格涨上来了,我们垫付的钱就越多,这样需要补贴的量会越来越大,发放周期会越来越长,我们的日子就愈发难过。”

“国内每年废旧家电大约有80%经过了‘黄牛’的手,被层层‘扒皮’。” 秦经理举例子称,一套废旧电脑,从居民家中回收的价格大概四五十元钱,收购散户(业内俗称“小黄牛”)卖到回收大户(业内俗称“大黄牛”),中间至少要赚10块钱,再经过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到废旧家电拆解厂,一套电脑的回收价格就推高到了70元左右。“再回头看,补贴很多程度上,流入了废旧家电收购的中间环节。”当然下调单位补贴可能改变不了这个利益链的分配比例,但可通过下调补贴压缩整个产业链利润,达到减少正规拆解企业资金占用和基金亏空问题。

当然,在这个漫长的链条上,正规拆解企业主动要求降补贴也需要其他条件配合。其中一条就是要打击非法拆解,让更多废弃家电回流到合规企业中,得到更环保的处理,可回收资源也得到更好利用。这也是基金成立的初衷之一。

对此,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给出更系统的建议:尽快发放已经公示的基金补贴,增加发放频次;尽快建立基金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基金收支平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非法私拆、乱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转型整治活动,遏制非法拆解、二次污染环境的现象。

“这次补贴发放是‘及时雨’,但也只是‘毛毛雨’,希望这样的‘雨’下得更频、更大些!”秦经理道出了他的期待。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