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固废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站在风口上的垃圾,能赚到“飞”起来吗?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杨凯奇 沈姝怡 李睿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6 16:16:58

垃圾市场业务的主要客户是政府,“如果上海模式很成功,各地政府的需求就会很快出现。如果成果有限,单子有多大,什么时候来,都是未知数”。

上市企业“垃圾分类涉及收入占比较小”的局面,有望被垃圾分类政策创造的城市需求打破。

1.jpg

正为垃圾分类头疼的上海人,并非没有意外之喜——他们可能也买了最近走俏的“垃圾分类概念股”。

投资者们相信,生活中不会留心的垃圾收转、垃圾处理,正随着垃圾分类新政成为站在风口的生意。指挥棒正是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几个共同的名字总会出现在券商推荐研报:垃圾收转设备制造商龙马环卫,湿垃圾处理企业维尔利、瀚蓝环境,上海本地的上海环境,乃至主营垃圾焚烧发电的盛运环保等等。

2019年6月以来,这批个股连续掀起涨停潮,带动环保板块一片飘红。7月1日,“垃圾分类概念股”早盘集体高开,截至收盘,垃圾分类板块指数上涨3.1%。

不过,据上海市官方公众号“上海发布”的数据,目前上海每日能分类出6100吨湿垃圾,而湿垃圾处理产能为5050吨/日。这意味着每天将有一千多吨分类好的湿垃圾仍将被焚烧或填埋。

“上海的餐饮垃圾处理需求是可以满足的,每日1000吨的缺口都体现在厨余垃圾处理上。”中国环联理事长张益说。湿垃圾主要可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

起步较早的上海饶是如此,当垃圾分类在全国推开,湿垃圾处理产能缺口或将进一步放大。

从垃圾桶生意到打通全产业链

6月,被抢疯了的不只优衣库的联名T恤。在淘宝上随手一搜,一件可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就卖出了7500+的月销量。

一条7月1日淘宝买家的评论写道:“快递小哥说,今天送了二十几个垃圾桶了。”分类垃圾桶被淘宝商家限购1人仅能买1件,早已不是新闻。

也有人嫌定时、定点扔湿垃圾麻烦,把目光转向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2019年京东6·18店庆日上,厨余垃圾处理器成为销量黑马,前半小时的销售量为2018年的3.5倍。

不过,这只是垃圾分类生意的序曲。

张益表示,垃圾桶生产工艺简单,小企业多,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并不能完全适应国情,“厨余垃圾处理器处理过后,还是会有残渣。中国城市的管道并未在设计时给厨余垃圾残渣留空间,规模化使用可能会造成管道堵塞”。

垃圾分类生意中的主流,还是那些拥有垃圾转运设备制造能力、垃圾处理集中度较高、更有技术含量的公司。不过,目前只对垃圾车等环卫装备、厨余垃圾处理、有害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服务等产业带来真实利好,而对清扫保洁、垃圾焚烧、填埋等业务的影响不明显。

上市公司的公告也证明此点。连续4个涨停板后,龙马环卫于6月24日发布公告称,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垃圾分类涉及的环卫装备收入和环卫服务收入占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分类涉及收入占比较小”的局面,有望被垃圾分类政策创造的城市需求打破。

“上海目前只有接收餐厅垃圾的餐饮垃圾车,居民端的湿垃圾车辆需求量极大。”龙马环卫总裁助理周挺进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按照上海的方案,在2019年底前要配齐960辆湿垃圾车,“这会是行业内的一笔大单”。

张益分析,2019年,厨余垃圾业务增量可达90亿元,是垃圾分类带来的蛋糕中最大的一块。在厨余垃圾处理圈子里,只有瀚蓝环境、维尔利等少数几家知名企业,但并不只有他们能瓜分这块蛋糕。“大家都在向全产业链延伸,这是垃圾行业的一个趋势。”周挺进说。

政府需求成为最大推手

若将后端的垃圾处理产业比作“根”,前端的垃圾收转、分类服务业务比作“枝丫”,垃圾产业延伸趋势就像一株榕树的生长过程——树根向枝丫蔓延,枝丫再向上生长,同时也长出气生根,直插地下。

显然,政府需求是形成这股趋势的一大推手。“不难理解,垃圾业务的主要客户是政府,这依然是一个政策导向型行业。”在一家湿垃圾处理上市公司工作的李彬(化名)评价道。

公众眼中的垃圾分类督导,是志愿者阿姨和居委会的工作。但在企业看来,这是垃圾生意最前端的业务。瀚蓝环境已经在佛山市南海区推行分类督导——垃圾转运——处理的一条龙试点。主营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的龙马环卫,也拿下厦门市2000万元的垃圾分类督导业务,用的是该公司原本雇用的环卫管理人员。

“一是产业布局,环卫服务业务自然延伸。二是协助政府解决问题。厦门按每300户配备1名督导员,月工资2500元,如果招聘兼职人员,这块光厦门集美区一个街道年服务经费就要1300万。”周挺进说。

龙马环卫还瞄准了餐厨/厨余垃圾处理,不过他们选择的是分布式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备,供应景区、乡镇、农村以及一些中小城市。“按中央要求,这些地方也要逐步实现垃圾分类,但没有能力上大型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所以小型设备就有需求。”

深圳市属企业深能环保主营传统的垃圾焚烧发电,该公司一位人士称,他们正要推进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一方面因为焚烧发电业务“已经饱和”,另一方面还是政府需求。

李彬称,湿垃圾、干垃圾处理技术存在一定共性,所以才能支撑企业的每一次“延伸”。“国内的湿垃圾处理技术基本是从垃圾渗滤液处理起步的,而渗滤液同样是焚烧发电厂要面临的问题,所以早有人才储备。”

不过,在这个政策导向的行业里,企业相对冷静。“如果上海模式很成功,各地政府的需求就会很快出现。如果成果有限,单子有多大,什么时候来,都是未知数。”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从“吃不饱”到“吃撑”

浦东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所有的浦东新区有机质固废处理厂,在风风火火的上海垃圾分类中,既处幕后,又在一线:他们是上海目前仅有的两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之一。

短短几个月,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令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卫华喜忧参半。喜的是分类后,处理垃圾的过程更加平稳,不会因为过去分类不清而造成设备卡堵、停运,乃至损坏。忧的是2018年尚且“吃不饱”的300吨/日处理能力,碰上了突然增长的处理需求。

“我们的设计产能是餐饮垃圾200吨,厨余垃圾100吨,但现在光餐饮垃圾每天就有300吨运进来。我们调整所有工艺,把后备处理能力全部提上来以后,接收量才达到这个数。”厨余垃圾处理缺口仍存,于是该公司已开工的700吨/日处理能力的二期项目被寄予迫切的希望,“预计2019年年底就能投入生产”。

李彬认为,上海暂时面临的湿垃圾处理产能缺口,可能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如果先布局后端产能,但前端垃圾分类不清的话,企业要做很多预处理。上海的打法是前后两端一起发展,只要分类做得好加上高层重视,后端产能投资建设很快就会上来。”

但骤然增加产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产业的支撑。

比如,目前国内做湿垃圾中端收纳服务、无人化设备(湿垃圾比较臭)、专业收纳桶的企业较少。此外,过去处理废塑料的企业基本是小企业甚至小作坊,在近年环保督查中被打掉不少,垃圾分类后增加的塑料回收需求和产能减少间的矛盾会日益凸显。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蒋南青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国内有规模的废塑料循环利用企业,过去主要加工进口废塑料。垃圾分类条例对可回收塑料的投放进行细致规定,实际是倒逼这些企业转型,处理国内废塑料。

不过,国产塑料中价值较高的部分,如PET瓶,已经达到了90%的回收率。这意味着垃圾分类新增的塑料回收需求中很大一部分将是低值塑料,“目前行业已在探索怎么加工国产低值塑料,但还没有找到太好的应用产品”。

1.jpg

分类之后的垃圾去向

掌握越多项目,越易赢得机会

固然有诸多障碍,但在垃圾分类大规模推行的背景之下,业界仍保持了谨慎的乐观。正如李彬所在企业正在运营的几个项目,“都还在亏损中,但做这块的动力,是老总对其前景怀有期待”。

上述深能环保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当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不如已经非常成熟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效率上不够“经济”:“目前我们焚烧发电能做到收入的三分之二靠发电端,只有三分之一靠财政补贴。餐厨垃圾处理是制成沼气再发电,成本更高,对补贴也就更依赖。”

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有厌氧发酵和好氧制肥两种工艺路线,据张益不完全统计,国内86%的项目采用前者,9%采用后者。作为主流路线的厌氧发酵,有两个主要产品沼气和沼渣,它们的共同命运还是回到焚烧厂烧掉。
和行业内其他公司一样,李彬所在的这家上市企业也在探索产品的更多用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沼气量增加,但沼渣利用却存在瓶颈——该企业有技术将沼渣制成肥料还田,但“国家还没有对沼渣制肥形成行业标准,还不敢在市面销售”。此外,餐厨垃圾可制生物质柴油,但基于同样的原因不能进入市场,“目前我们的垃圾运输车队自己使用”。

“扩张是目前阶段行业的常态,因为掌握项目越多的企业,越容易赢得信赖,就越容易赢得新的机会。”李彬透露,各路企业的宣传和游说工作已经开展,“包括一批我们看起来还不太成熟的项目”。

当然,龙马环卫已经嗅到了明确的商机。截至6月15日,该公司自动装卸车销量比2018年同期增长6倍,餐厨垃圾车增长了4倍多。“之后公司会开展垃圾分类战略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延伸产业链。”周挺进说。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