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固废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垃圾分类长效化还需下细功夫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郭沛然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6 07:33:32

1.jpg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曲江一小区居民将分类好的厨余垃圾进行破袋投放。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施行已逾百日,虽然城区配套硬件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垃圾需进行分类投放这一概念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分类的效果却不容乐观。一旦管理部门和市民“松气”,分类投放很容易重回混投旧样,能否长效推行垃圾分类成了最大的挑战。

困境——

知易行难 自觉分类仍需引导

日前,为了规范垃圾分类,很多社区在分类收集点附近,都增设了垃圾分类投放时间以及督导员,以便在市民投放时进行破袋检查,对不正确的分类及时纠错,引导市民正确分辨四类垃圾。督导员现场手把手地教学,倒逼市民学习分类知识和参与分类实践,对市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起到了高效的推动作用。

12月24日,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垃圾分类投放点前很难寻觅到监督员的身影。在长安南路与长安西路交会处某商住一体小区垃圾收集点,杂乱排列着多个分类垃圾桶,厨余和其他垃圾均有混投现象。在规定投放时间内并无监督员指引,多数居民提着一个袋子看哪个垃圾桶空便扔入其中。“之前有人监督的时候,大家还是很遵守规定,都拎着两个袋子分门别类进行投放。”居民郝女士反映,人人都知道进行分类是好事,但自从桶前没人管、没人守后,有些怕麻烦的人就失去了“行动自觉”。

当垃圾分类已形成社会共识,为何执行起来还这么难?采访中,市民不约而同地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需要对个人行为作出改变,单单仅靠一次两次的分类热情并不能养成习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同时分类看似简单,要学的东西却很多,面对各式各样的垃圾“怎么分”还需指导。此外,许多老年群体也表示,自身获取分类知识的渠道较少,看不清垃圾桶上的标识,投放垃圾时若无人督导,很容易出现错分。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垃圾分类工作从起步到成熟,必然要经过一个过程,现阶段管理部门和各大社区唯有持之以恒的在分类实践中做实教育引导工作,才能让市民对垃圾分类真正“热”起来。

破局——

精细管理 为后续处理做减法

记者观察发现,垃圾分类投放较好的小区,除了具备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外,管理服务“软环境”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细节监管。在曲江北池路的曲江公馆和园内,11个垃圾收集点设有监控、配有督导员,并铺设塑胶地垫方便清洁;不少居民均能自觉做到分类投放,垃圾桶内分类准确率较高。

“每个月都会免费给我家发2种有二维码的垃圾袋,可以追溯到垃圾的出处,推广手段很新颖,一下子就激发了大家分类的热情。”在曲江公馆和园居住了4年的黄先生一边将手中的厨余垃圾进行破袋投放,一边告诉记者,经常分类也就觉得不难了,加之督导员每天都会翻桶分拣垃圾,发现有分类错误的,扫码后会亲自上门指导,人性化的监管让垃圾分类成了每个居民的日常行为准则。

截至目前,曲江新区垃圾压缩站日收集总量减少15%,小区整体分类投放准确率平均为36%,辖区居民准确分类趋势稳步上升。对此,曲江新区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市容园林局管理人员刘伟总结了三个经验,即市民分类有人教、垃圾收集要分拣、清运企业需备案。“再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也需要真正‘落地’,而执行落地离不开每天坚守在一线、奋战在垃圾桶边的工作人员。”刘伟直言,垃圾分类进社区离不开物业公司的配合支持,大多数物业还是愿意干,只是存在不会干的现象,可通过专项培训、现场指导等多举措,帮助物业做好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从源头减量为城市“减负”。

值得关注的是,为避免清运环节出现混运等乱象,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清晰化、准确化、透明化,曲江新区对辖区所有清运企业展开备案登记,这一举措为全市首创,截至目前曲江新区已排查清运企业30余家。记者了解到,备案登记一是为了排查清理无资质清运企业;二是为了从末梢进行精准管理,如车辆有混运、沿途抛撒等违规行为将被追责和清退;进一步规范清运标准,也将为垃圾后续处理做减法。  

展望——

共治共管 激发群众参与动力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拣、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目的是促进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见,垃圾分类既需要市民的自觉参与,也考验城市管理者“教育引导”与“精细管理”的水平。

西安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教师杨蕊认为,垃圾分类不是朝夕之功,更不可一蹴而就,贵在长期坚持。西安现阶段处于市民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监督引导方面必须再下绣花功,反复帮助市民规范投放行为,激活市民参与动力,让市民亲眼看到因垃圾分类而带来的美丽蜕变。垃圾分类进社区,可以探索“红黑榜”激励制度,建立“灵活机动”的投放模式,以“不分类不收运”倒逼,用“桶边督导”提效等多举措相结合,促进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批评者变为监督者,实现垃圾分类迈向常态长效。

如何破解垃圾分类知易行难?杨蕊建议,垃圾分类不仅要提供有温度的指导服务,还需要刚性的手段去约束。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奖励机制,以积分兑换的形式鼓励市民正确分类垃圾;同时用法律法规约束垃圾分类全过程,强化监督将细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以保障垃圾分类长效推进。

“垃圾分类不该是政府的‘独角戏’,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也要参与共治共管。”杨蕊表示,往往仅依靠政府部门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而达成的分类成效难以持久,各街道和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应以党员先行,打造模范标兵,强化知识普及,广泛激活社会责任;在推广中不断吸引公益组织、热心居民加入,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响应”的垃圾分类氛围,用好社会力量将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做久。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