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工业废水

旗下栏目: 城乡污水 工业废水 流域治理

“中水回用”用途广效益多——宜昌全力打造“再生水”循环链

来源:三峡日报 作者:韩非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5-25 09:13:20

ae1ffdec-61b2-4b9b-8f57-66c0f852fb2c.jpg.jpg

沙河公园航拍全景。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

浩瀚长江穿城而过,宜昌是一座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

在这里,城市生活污水被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的尾水后,并没有被“一排了之”,而是通过深度处理变成再生水,用于河道补水或绿化、清扫、消防等市政用水。

2018年,宜昌被命名为“第九批国家节水型城市”,成为丰水地区节水城市的典范。近年来,宜昌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在生产用水、生态补水等多个领域推动再生水的利用,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一条再生水循环链日趋完善。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石茸介绍,宜昌城区共有污水处理厂11家,2021年污水处理量达1.7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回用率已达24.7%,每年可节约4200多万立方米的水资源。

物尽其用,浇花用上再生水

5月24日,位于西陵区的锦绣嘉苑小区,潺潺流水自管道中流出,水池内的绿萝在“贪婪”地吸收水分,绿色的叶片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这些用于浇灌花朵的水,都是我们前期收集的雨水。”小区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一栋居民楼天台都有水管连接,用于收集雨水。

在锦绣嘉苑小区,记者看到,收集的雨水,首先流到两个直径1.5米、高约2米的雨水收集罐中。当收集罐装满后,雨水再流向小区大门附近长约20米、宽约2米的景观池,用于小区绿化灌溉、清洗道路等。通过雨水二次利用,该小区人均年节水2.9吨,每年可节水近2000吨。

宜昌多雨。位于伍家岗区的求索广场,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项目建设中,让每滴雨水物尽其用。

5月9日,小雨过后的求索广场,地面微微潮湿,透水砖铺设的道路上看不到积水。雨水经过3200米的路面缝隙式排水沟,流入一个容积为50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净化池中。

等到天晴的时候,净化的雨水一部分被泵吸到循环水管道内,用于绿植养护灌溉;另一部分,则从清洁员手中的水管喷涌而出,用于建筑及路面等清洗。

拥有1.8万平方米的景观水体,是求索广场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少游人在这里游玩。一脉清溪从北而南,纵贯整个广场,弯弯曲曲,时而为滩时而为河,水景与建筑交相映照。

“拥有这么大的水景广场,对许多城市来说都是奢侈。但是,通过循环水利用,可以将养护成本降至和普通绿地差不多。”宜昌城投公司公建一部技术负责人李齐告诉记者。

绿地“沉下去”,地下水池蓄起来。收集的雨水变身为助力绿色发展的生态活水,流淌出可复制、可借鉴的再生水利用“宜昌智慧”。

在宜昌市规划展览馆的屋顶,采用包含乔木、灌木的复层绿化,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的一半以上,能有效滞留雨水。楼顶还分布有13个收水口,用于收集雨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雨水可满足展览馆全年一大半的绿化、保洁需求。

宜昌市体育中心一方面收集足球场露天看台上的雨水,沉淀过滤后进入清水池储存;另一方面,收集相邻游泳池的排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再生水用来浇灌足球场草坪。年均用水量下降了3.6万吨,每年可节约水费10万余元。

中水回用,“变身”生产用水

再生水,在工业生产中又被称为中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适当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指标,可以满足某种使用要求,代替自来水、地表天然水进行非饮用用途的有益使用水。

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变为“活水”,推广再生水利用,高效运转的污水处理厂是这条循环链上的关键环节。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柏临河边的花艳污水处理厂,一个个有着不同功能的蓄水池整齐排列在厂区。记者在污水处理厂内看到,源源不断的污水从周边流入,经过沉淀池、酸化池、消化池、氧化池等环节层层处理后,变得像自来水般清澈。

“你看,这就是处理过后的水,清澈且没有异味。”顺着花艳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周磊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股股“清流”从出水口流出。周磊说,花艳污水处理厂去年刚刚完成扩容提标,每天可处理污水约5万吨,这些经过净化处理的再生水,已高于一级A标准。

除了作为污水处理厂内的设备冲洗和绿化用水外,这些再生水中的一部分,还通过管道输送到500米外的华新环境工程宜昌有限公司,“变身”生产用水。

华新环境工程宜昌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市政污泥干化处理,日用水量达800吨。“自来水每吨3.18元,中水只需要0.5元/吨,一天差不多节约了2000元。”该公司生产经理夏胜咏说,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而在不远处的宜昌鑫大兴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运输的钟师傅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开回公司进行冲洗。在清洗场地的旁边,是一个七级沉淀回收蓄水池。该水池通过收集冲洗站楼和地面污水,经过七级沉淀后,变成可再次利用的清水,通过管道输回搅拌站用于生产。据介绍,该公司年用水量约13万吨,其中80%来自循环用水,年节约成本约40余万元。

宜昌始终秉持“节水即治污”的理念,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水减排和企业高效用水,为企业减压、为居民减负、为长江减排。宜化化工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每年可节约85万吨生产用水;宜昌南玻硅材料公司年均取水量300多万吨,排水量仅占用水量的28%。

生态补水,改善城市综合征

站在沙河公园观景平台上远眺,两侧绿道合围着一湾清澈的碧水,让人心旷神怡。

历经5年的综合整治,沙河公园实现了从水体黑臭到一河清水、从垃圾遍地到两岸青绿的美丽蝶变。“这是宜昌对再生水用于湿地和河流生态补水的成功实践,为‘解码’人水和谐提供了丰水型城市的‘节水样本’。”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沙河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活水’,水体自净能力差。”沙河污水处理厂副总经理梅方介绍,通过恢复沉水植物群落、放养肉食性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及人工曝气,重构自然、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从运河向沙河进行生态补水,目前沙河水质已基本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沙河污水处理厂每天的处理量是5万吨。”梅方说,来自沙河片区、唐家湾片区、镇镜山片区、三峡大学等片区的污水,进入到沙河污水处理厂后,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变废为宝,成为再生水为沙河持续注入生机。

再生水从污水处理厂出发,激活水域“流起来、活起来、清起来”,改善城市综合征,让城市“血脉”重现盎然生机。

5月9日下午,宜昌主城区夜明珠黄河路口,车辆和行人正根据信号灯有序通行,虽然连续降雨,但道路上干净整洁,看不到水流和积水洼。“一下大雨就不敢出门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居住在明珠花苑小区的望先生告诉记者。

据悉,黄河路排水明渠工程改造完成后,雨水进入沙河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入水域,黄河路口不再“看海”。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