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垃圾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拾荒者们建立起的资源再生产业链,还能撑多久?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02 09:19:49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再去怀疑废品回收行业的环保价值与经济价值,但是对于这个行业到底要如何回收,由谁去做回收却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

01在中国,究竟什么人在做废品回收?

据官方统计,2017 年全年北京共产生了约 900 万吨生活垃圾,平均每天 2.5 万吨。

在这 900 万吨生活垃圾里并不全是“垃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或者叫“可回收物”。这个比例大概在30%左右,即为270 万吨的可回收物,而其中的近9成都得到回收。

90%的回收率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美国环保理念和政策最领先的加州,这个比例也只在 35%左右。事实上,北京地区9成的废品回收率,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来得高。

据长期研究中国废品回收体系的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环境史硕士、环保 NGO “零废弃村落”发起人陈立雯透露: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城市中由拾荒者和商贩组成的、庞大而高效的“非正规废品回收体系。

这个没有编制,没有预算,没有工商执照的“非正规部门”,与政府旗下的环卫体系一起,构成保持城市清洁的两大支柱。而这些所谓回收系统的“杂牌军”不只是存在于北京,而是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里。

城市里的回收大军

02“正规化”改造至今尚未完成

为什么我们城市的生活垃圾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专业的回收体系,而是要依靠这些“非专业人员”呢?

主要是因为目前由拾荒者组成的这套回收体系运行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灵活、低成本、从业人员勤劳肯干、经验丰富。

其实,把回收行业正规化、现代化,对它进行“产业升级”的设想从来没有中断过。

早在2000 年前后,我国政府就曾想建立一套由政府主导运营的回收体系,替代已经成型的拾荒体系。但事与愿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量飞速增长,加上城市人员与工作进一步的分化,最终使得由拾荒人构成的回收体系越来越高效与完善。

出于回收运营成本的考量,政府逐渐默认了拾荒者这种回收模式。

北京一处废纸回收摊位

而从2000年到2018年的近20年时间里,各地政府尝试建立多种回收体系,最终都因配套设施,管理政策的缺位而不了了之。

但无论是在社会公众层面还是政府组织层面,对于拾荒回收人员均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认为他们是不规范的“杂牌军”,是脏乱差的典型代表。

“他们是非常有序的,是不懂的人在说他们脏乱差”

面对社会公众对废品回收者的刻板印象,陈立雯做了如上的回应。在她看来,废品回收本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技术活”,因为废品种类非常多样,光是硬质塑料就有几十种不同的材质,而再生利用的前提正是对纷繁的材料进行精细分类――这是非正规回收部门最大的优势。

之所以会给公众留下脏乱差的观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用地的不稳定,缺乏足够的基建投入让外观看起来不那么整洁。

而为了能够节省成本,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拾荒者体系里的这些“杂牌军”在仓储卫生条件,运输保障、回收规范化操作,甚至在着装上都能节省便节省。而这,也正是这套体系能够在当下的中国城市中高效运营下去很重要的一点原因。

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都丢给企业或是这些拾荒者解决的话,成本会非常高昂,回收将变得不可持续。所以,现在拾荒者体系依旧托举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而缺乏政府、企业、NGO组织的多方共建,“正规化”回收,至今仍然难以完成。

普通的回收仓储点

03今后,垃圾回收将何去何从?

当下,全国各地都陆续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但是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依旧是焚烧以及填埋。

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二恶英、呋喃等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全部污染物种类有成百上千种。而填埋,除了占用土地资源、产生土地污染外,很多不合法规的粗放处理很有可能带来公众安全隐患。

如果我们的城市拥有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那么所谓“非专业”的拾荒者回收体系将得到真正的“专业化”升级;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也将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而不是粗放型的一锅烧,一坑埋。

只是,我们的垃圾分类还远没有发展起来,已经在开展的社区垃圾分类,也往往止步于转运站。

更糟糕的是,由于城市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导向下从业人员的离开,运营成本的逐步提高、产业链下游厂家关停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回收行业正在不断萎缩。

某处废料打包场

对于接下来的回收体系何去何从,政府应该发挥起主导的作用,连接废品处理企业与前端回收系统;对相应难以回收的低值废品补贴,确保其得以回收;在分类设备、打包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投入上,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补贴,或者进行区域的整合与统筹。

除此之外,垃圾分类需要真正的公众参与,而中国目前的垃圾分类公众教育仍然十分不够。

或许有一天,经过系统的培训,这些被称为非专业的“拾荒者”,可以变成真正的“垃圾分类专家”,可以成为城市废品回收的托举者。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