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垃圾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创新处理模式解“垃圾围村”之困

来源:银川日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09 12:30:37

生态宜居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但当前在不少农村地区,“垃圾围村”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现实。如何妥善解决好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是将垃圾处理的费用纳入经常性预算予以保证;还有的地方政府将村庄分成几种类型,对其中人口会在较短时期内大幅度减少的村庄,只提供简单实用的

当前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还面临的困境。农村垃圾处理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国内很多地方也创造了一些农村垃圾处理的有效机制和可行的技术路径。例如,有的地方政府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垃圾处理设施,而将建设重点放在人口规模较大、也比较稳定的大型农村社区,提高了公共投入的效率。这些经验都可以借鉴学习。

对于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方面,应当利用多样手段,例如引入智能设备、建立奖励机制等,培育居民垃圾减量分类的生活习惯;此外,还应尽快制定垃圾分类和减量相关管理条例,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业管理制度,制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物业管理制度及居民管理制度,为垃圾分类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持。

总之,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农村垃圾处理的创新模式,建立科学长效的治理机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山西太原:政府花钱买垃圾

“政府花钱买垃圾”是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在农村垃圾治理上想出的一个妙招,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村民出门扔垃圾到有专人上门收,垃圾清运工从被动捡到主动找垃圾,“政府花钱买垃圾”的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农村垃圾乱倾乱倒、随意堆放的现象。而随着垃圾中转站的建立,统一收运车辆的配备,小店区探索出了一条“一级收集终端补助、政府花钱买垃圾”的新型农村垃圾收运模式,逐步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密闭化、转运专业化、处理无害化。

石沟村的新变化

几年前,小店区石沟村的“脏、乱、臭”是出了名的。当时,村里有四五个垃圾倾倒点。村民将垃圾堆放到倾倒点,再由村里雇的收集员不定期地集中收运,然后散倒至村庄四周的荒地里。由于垃圾收运不及时,到处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村里的环境十分恶劣。

其实,这种小堆并大堆再散倒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农村普遍存在,被形象地称为“垃圾二次搬家”。对此,太原市小店区2011年在山西省率先实行了“政府花钱买垃圾”的农村垃圾收运管理模式,将全部村庄的露天生活垃圾池站全部取缔,为每户村民配发垃圾收集桶;并且为每400位村民配备一名清扫保洁人员、每1000位村民配备一台垃圾收运车,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上门收集。同时,为了提高农村垃圾收运员的工作积极性,区财政拿钱根据所收垃圾数量按月补助,并在乡镇垃圾中转站安装地磅进行计量。

负责上门收集垃圾的清运工每个村配有1~4位,根据本村常住人口数量决定,信息识别卡也是人手一张,专人专用,准确记录每位清运人员每个月运载垃圾的吨数。每位清运人员按照所清运的垃圾总量,在月底将领到由小店区环卫局下发的相应清运补助。”

“吃饱”了的中转站

这种模式明显改善了每个村的环境卫生,人们对垃圾分类和主动收集处理垃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可以说是“全民参与垃圾攻坚战”。在政策的激励下,小店区农村垃圾收运量也明显增加。承担周边18个行政村垃圾中转任务的刘家堡乡垃圾中转站过去每天的垃圾收运量只有30多吨,近两年夏季增长到每天80多吨。

构建农村生活垃圾专业化收集、清运、处理体系是消除农村垃圾污染、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一大举措。小店区环卫局局长范月卿表示,目前,“政府花钱买垃圾”已覆盖小店区全部54个村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今年,小店区还将加大投入力度,购置70余辆专业垃圾收运车,淘汰旧式的暴露收运车,实现村庄垃圾收运的密闭化,有效减少垃圾暴露和垃圾落地的情况。

与此同时,小店区在垃圾分类上也做了不少尝试,免费向居民发放绿、蓝、红三种颜色的垃圾袋,绿袋装可回收垃圾、蓝袋装不可回收垃圾、红袋装有毒垃圾,并在辖区内试用了一种有偿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

吉林东辽:垃圾处理实行公司化管理运营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对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部署,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切入点,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辽源市东辽县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2017年6月27日,东辽县通过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全面推行全县环卫市场化运营工作。与公司签订托管协议,实行公司化管理和运营,是东辽处理农村垃圾的妙招。

分类收集

东辽县金州乡双福村是全县最早开始推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试点之一。走进双福村,每隔几十米就可以看到两个一组的垃圾桶,分别标有“可腐烂”“不可腐烂”字样。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环境十分优美。

目前东辽县13个乡镇全部开展了垃圾治理工作,共录用环卫保洁员1260人,投放分类垃圾桶共计1530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36台。农村垃圾治理开展不到一年时间,就产生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智能转运

在吉林省康洁智慧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的一间会议室内,电子地图上一个个汽车形状的图标清晰地显示出垃圾清运车所在的位置,不同的颜色代表了车辆的不同状态。据介绍,这是康洁公司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环卫”管理平台。公司所有环卫作业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终端,一线管理人员配备了具有定位和群组呼叫功能的对讲手机,实现了车辆监管、人员考核的“即时化”“信息化”。这项创新大大提高了农村垃圾清运工作的效率。

为方便对垃圾清运情况进行随时监督,东辽县住建局还建立了环保督导微信群,康洁公司项目经理、各乡镇区域经理以及东辽县住建局的有关工作人员都在群里,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处理。

环保处理

东辽县农村垃圾经过运输来到垃圾处理终端——辽源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天楹公司于2015年9月并网运行,现有两台400吨的焚烧炉,日处理垃圾量可达800吨左右。包括东辽县在内方圆80至100公里内的垃圾都由天楹公司进行焚烧处理,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进行发电,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天楹公司的中控室内,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锅炉温度、水位等各种参数。在垃圾吊控制室中,工作人员熟练地操纵机器抓取垃圾,墙上的表格准确记录着每个区域垃圾投放和发酵情况,以及每日的垃圾进厂量和垃圾处理量。

提到垃圾处理厂,人们的第一印象大多是散发恶臭的垃圾、成群的苍蝇以及含有各种有毒物质的滚滚黑烟,而天楹公司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垃圾处理厂的印象。

深圳:物联网让垃圾分类智能化

深圳市罗湖区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也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罗湖区面临着市政设施老化、道路和住房拥挤、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目前,罗湖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00万,人口密度高达近6万人/平方公里,由此产生了十分惊人的垃圾数量。实行垃圾分类,实现对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

为解决垃圾分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痛点和难点,罗湖区开始探索“互联网+”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在全区符合条件的生活小区率先引进了“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通过激励的方式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短期内实现了良好效果。自2017年8月开始,深圳罗湖区的居民们陆续发现自家小区里来了一位“新成员”——外表呈天蓝色,有可爱的图画装饰,颇像童话里的小房子。它就是智能资源回收房,分别由玻璃、金属、塑料、纸品四类可回收垃圾箱组合而成。相比传统垃圾桶,智能资源回收房不仅外表美观,还更“聪明”。居民只需下载“绿色生活”APP,在回收房上方扫描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智能回收房就会自动开启窗口,居民向窗口内分类投入垃圾,智能设备会自动对垃圾称重、计算积分,计入居民的个人账户作为奖励。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前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推广难。针对这一现状,“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用奖励机制给出解决方案。低碳币兑换垃圾袋、兑换饮料……居民获得低碳币后,可在礼品兑换机上兑换礼品,在指定消费点安装的POS机上刷卡消费,在网上商城购物,也可以提取现金。此外,系统还能按用户投放的次数、正确率,将用户自动分成不同等级,等级越高的居民获得的奖励单价越高。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小区居民们对垃圾分类乐此不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生活习惯。

据了解,目前罗湖区共配置了63套智能回收设备,已经覆盖61个小区,可根据生活小区的安装位置设计成回收房和回收箱两种款式,每套房或箱可由玻璃、金属、塑料、纸品、废旧织物、厨余、其他等各类回收箱自由组合而成,基本实现了对各类垃圾的智能化回收。

国外

法国:农村垃圾处理变废为宝

法国自然资源匮乏,因此必须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降低其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根据法国政府规定,无论是废旧报纸、电池,还是报废的汽车、轮胎、电脑、冰箱、电视机,所有家庭和工业垃圾都必须经过再循环使用处理,所有公共垃圾场只接收经过再循环处理并已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垃圾。

在法国农村,相关社区产生的垃圾均由市政一级的机构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与大城市分类有所不同的是,农村的垃圾分类必须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进行严格区分,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或把不适当的东西放到垃圾里,将会拒绝收集这些垃圾箱甚至罚款。

此外,政府还在小城镇周边专门设有方便民众丢弃大件垃圾的集中回收站。回收站内里对纸箱、废旧木材、废金属、废家具等均划定了专门的放置区域,分门别类,民众可自行开车前往。对于新搬入的居民,各垃圾站还会派专人上门对垃圾分类进行讲解。上述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即使在法国的小城镇和偏远农村,垃圾的分类投掷、分类运输、分类储放、分类利用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意大利:农业垃圾处理的“4R原则”

在多年处理农业垃圾的生产实践中,意大利人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4R原则”,即减少(riduzi-one)、再利用(riuso)、材料回收(recuperodeimateriali)和能源回收(recuperoenergetico),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垃圾的产生和最高效地利用农业生产资源。

“减少”主要指减少农业垃圾的产生。一般而言,垃圾处理成本与垃圾数量成正比,即产生的垃圾越多,需要花费的处理费用越高。因此,采取多种方式减少农业垃圾的产生,既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后续垃圾处理减轻负担。

“再利用”是说在不同生产周期中重复使用生产方式和材料,从而延长生产资源的使用寿命。

“材料回收”则是指一家企业产生的垃圾可以成为另一家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源,从而使垃圾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证垃圾的自身属性,避免被其他生产垃圾污染。

“能源回收”意味着意大利法律允许将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木材等垃圾进行燃烧,但木材本身不能涂有油漆,避免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燃烧获得能源的方式,被视为最后的垃圾处理手段,因此需要确保此类垃圾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回收再利用。

德国:科技助力垃圾处理

德国虽然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约8700万,但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仅有柏林、汉堡和慕尼黑3个。70%以上的德国居民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下的城镇,其中大多数居住在1000至2000人规模的村镇。正是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德国人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运用于农村垃圾处理,处处体现环保的理念。

针对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根据欧绿保提供的综合利用解决方案,对各类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大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利用欧洲先进、成熟的厌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生产出来的沼气可发电上网或制成天然气进入管网,有机肥可用于各类粮食、蔬菜、水果、饲料等的种植,最大限度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

在德国农村,居民们严格按照生物垃圾、废纸、包装袋、有毒废物、废旧玻璃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将垃圾扔在房屋院子的分类垃圾桶内,便于垃圾车定期回收。日常的生物垃圾经过循环利用后还能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生物垃圾通过专门的生物垃圾桶被收集、切碎,并与真空管道系统收集的黑水一起汇入居住区的技术处理中心。

此外,多样性污水分类处理系统也有所应用,主要原理是将污水分为雨水、灰水和黑水后分别处理。其中灰水指厨房、淋浴和洗衣等家政污水,黑水指经真空式马桶排放的厕所污水。通过分类管道收集,可以做到水净化后的再循环利用。

解困更需要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也逐年增多,成分日趋复杂,治理难度大幅增加,凸显出乡村垃圾处理和人居环境治理之困。当前,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总体上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一,财政支持力度差异较大,收运处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那么,如何尽快补齐短板,提高这些地区的垃圾治理水平?各地经济、交通、地形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综合各地治理经验,某一种单一处理模式不能“包打天下”,应结合自身特点来创新垃圾治理模式,总体来看,具备“政府主导、项目管理、分类收集、因地制宜、村民自治、市场运作”这几个特点的垃圾处理方式值得借鉴。

政府主导就是要通过政府科学规划、政策扶持等途径来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按照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实现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运行机制;项目管理就是将垃圾处理工作与示范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多渠道争取配套资金,支持分类收集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收集就是强制实施农户初分、源头减量的政策,大力推动分类处置机制建设;因地制宜就是合理布局垃圾中转池或倾倒池,选择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村民自治就是实行垃圾处置收费和保洁员制度;市场运作就是引入如有机农业企业、蔬菜合作社、有机肥厂等市场运作主体。

此外,由于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收运成本较高,也挤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空间。因此,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推行农村垃圾分散处理即村级就地处理。当地的可降解垃圾可在村里被制作成生态有机肥料或就近运至有机肥厂,也可在村里新建小型沼气装置或利用原有的户用沼气池进行沼气化处理,沼渣沼液就地还田作有机肥。

同时,农民参与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力量,它极大地影响着垃圾治理工作的成效。在我国,由于乡、村对环保工作管理长期相对不够重视以及村民生活习惯难以短时期扭转,要想更好地促进农民自发参与垃圾治理,一方面要实施政策引导,强制实施农户初分、源头减量的政策,实行垃圾处置收费和保洁员制度;另一方面也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环境,受惠的是农民。可降解垃圾处理后变成了有机肥料和沼气,可适当返给农民使用,又为农户提供了肥料和能源。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政府、农民和市场等多方面产生合力,由此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