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垃圾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塑料垃圾:今世与来生

来源: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17 13:00:30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奇过,曾经出现在你生命里的那些塑料制品都去了哪里?童年的洋娃娃,是不是在太平洋和小黄鸭交上了朋友?上个月装外卖的塑料袋,有没有成功地混入水母的社交圈?或者,它们都在垃圾填埋场聊度余生?

1992年,一群小黄鸭和小青蛙、小海龟等近三万只塑料玩具在香港附近的一场风暴中掉进太平洋,此后十几年中,在全球各地的许多海岸都发现了小黄鸭和伙伴们的身影。小黄鸭的远洋探险成为了研究表面洋流的一个有趣案例,也是曾经轰动一时的艺术作品“大黄鸭”的灵感来源。

小黄鸭和伙伴们的旅行路线。(来源:维基百科)

而大量塑料垃圾的远洋漂流,绝不是什么和小黄鸭结伴远航的浪漫故事。随着雨水、河流、或海浪进入海洋的塑料会在风吹浪打中缓慢地破碎、分裂,已经在海洋中形成了许多微小颗粒组成的塑料浓汤。这塑料浓汤并不美味,但很多海洋生物都不可避免地喝下了一杯又一杯。

首当其冲的是靠过滤海水捕食的动物们,小到几毫米的糠虾,大到十几米的蓝鲸,都是不太挑食的滤食性动物,它们吞下海水过滤出食物的过程中,难免也过滤出了和食物大小相似的塑料颗粒。

至于那些靠气味或外形挑选食物的高级吃货,要完全避免吃塑料也不太容易。海水中的塑料表面会慢慢积累一层微生物膜,散发出和一些海鸟的食物相似的气味,鸟儿们大快朵颐的时候很难意识到那香喷喷的气味包裹着它们无法消化的塑料。漂浮在海面的塑料袋更因为外形酷似水母迷惑了不少海龟。

图:你能看出塑料袋和水母的区别,海龟可不一定能。(来源:MEDASSET)

一项科学研究估计,1950年至2015年,全球塑料制品的总产量是83亿吨,其中已经废弃的是57亿吨。这些塑料废弃物中,有大约8亿吨被焚烧销毁,其余都还保持着固态,而只有很少部分进入了垃圾填埋场,被长久隔绝于自然环境。至于遗弃在自然环境中的塑料,经过日晒雨淋,大多会进入河流,最终流向海洋。另一项研究估算到,全球每年新生产的塑料中有10%会成为海洋污染物,如果从1950年算起,全球海洋中已经有8亿吨塑料废弃物。

减少塑料垃圾污染的方法贯穿塑料制品的今生与来生,但至今还没有万全之策。

在塑料制品的设计制造环节,尽量使用能够化学或生物降解的材料是一大趋势。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使用塑料制品正是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不容易降解变质而丧失功能,所以可降解塑料也大多是为特定生化条件下的降解而设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种能够快速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和蠕虫,为消除塑料垃圾污染带来了一些希望。然而这些生物几乎都只能定向降解某一种塑料,对于未经分类的垃圾和飘散在自然环境中的塑料垃圾仍然无能为力。另一个减少塑料垃圾危害的思路是使用不容易吸附重金属、有机毒素等有害物质,也不容易被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材料,这样它们即使进入自然环境,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相对小一些。

塑料制品使用后的遗弃和处理或许是如今人类投入最多的一个环节。不随处乱丢垃圾是所有文明社会公民从小接受的教育,但个人不乱丢垃圾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垃圾能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水平。小到街边是否有足够的垃圾桶,它们是否得到及时的清理与维护,大到垃圾填埋场是否可靠隔离土壤与水体,在许多我们关注不到的环节,仍然有数量可观的废弃物逃脱到了自然环境中。分类回收利用和焚烧是比垃圾填埋更理想更可持续的方案,但是这两种方式需要的相关投入更多——做到高效的分类回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公众动员和教育,以及复杂的分类回收系统;不污染或少污染空气的垃圾焚烧厂,也需要极其严苛的工艺条件。

至于那些已经飘散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也有人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例如在海洋中拖网回收塑料,但也很难大规模应用于广袤的公海中。

在可预见的未来,各种塑料制品仍将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它们结束使命成为废弃物的过程,仍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健康造成压力。期待科学家与环境工程师们尽早找到更好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消耗和废弃。

如何减少塑料垃圾产生?

少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

尽量选择可重复使用或环保材料包装的商品,拒绝过度包装

把可回收塑料送到正确的回收箱,如果有大量油污、食物残渣等,要事先清洗再送去回收

妥善丢弃确实无法回收的塑料制品,防止它们进入自然环境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