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垃圾处理

旗下栏目: 固废处理 危废处理

“垃圾处理”应该写值得写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妍凌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9-25 08:26:13

这里每天能焚烧处理多少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去了哪里,垃圾渗滤液怎么处理,每吨处理费用是多少?10位采风作家频频发问,欲把心中疑惑尽数解开,只因他们对“垃圾处理问题太感兴趣了” 。

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主办、中国环境报社承办的“大地文心”走进山西采风活动,日前组织作家走进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这里清洁、高效的垃圾处理方式,让第一次参观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的作家们啧啧称赞。

因为关注,临时改道一探究竟

这是采风途中,作家们临时提议去看看的地方。

“我们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到一些城市垃圾围城触目惊心的景象,对此很是担忧。”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作家,叶梅表示,她和身边的朋友一直都很好奇,生活垃圾究竟被运到了哪里,是否被有效处理,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当听说山西省大同市10年前就已经开始运行清洁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时,勾起了作家们强烈的探知欲。

进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翠,厂区道路两侧和厂房四周,遍植绿树芳草。作家冯秋子不禁赞道,这儿的绿化真好,真漂亮。工作人员管玉娟有些自豪:“是吗?我们天天在这里,都习惯了。”她笑着说,等秋意再浓些,厂区里的各种树木渐次染黄,那才有层次感、才叫好看呢。

这里和作家李青松20多年前到访过的一处垃圾填埋场也大不相同。当年为了扩大填埋坑,垃圾场填埋者私自砍伐了坑边不少树木,而填埋作业面的不断扩大,也使得场区周围臭味更甚。

“哎哟,那个气味呀……”李青松皱着眉回忆,用力地摇了摇头。此后,他一直有个疑问,随着人口增长,生活垃圾肯定越来越多,未来该怎么办?

垃圾处理体现城市良心

在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经过分类、粉碎等处理后,被送入40多米深的作业区内发酵数日。在作业车间,工作人员隔着一层玻璃,操纵八爪鱼一般的垃圾抓斗,从作业区的大坑里抓取已发酵的生活垃圾,投入垃圾焚烧炉中。

作家们站在作业区外的玻璃前,一边拍照记录,一边向技术人员询问处理工艺。

据管理者介绍,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4.3亿元,于2008年6月开始施工,2009年11月投产试运行,2011年10月正式验收。这里日处理生活垃圾超过1000吨,大同市区的生活垃圾基本都依靠它来“消化”。而垃圾焚烧产生的电量,能满足大同市区生活供电需求。

更令作家们感到新奇的是,焚烧产生的残渣还被回收制成建筑用砖,砌在厂区绿化带周边和步道上。

作家纷纷表示,垃圾问题对于不少城市管理者来说,是头痛的事,却也“体现着城市的良心”。第一次走进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李青松,觉得挺出乎意料的。

“这真是一场革命。如果国内的垃圾都能这么处理,那生态文明就又往前跨进了一步。”

对垃圾进行封闭式处理,既避免垃圾填埋对土地的占用,又能产生新的能源供给,叶梅不住点头,此行提升了她的信心,看来垃圾不一定要填埋,人们有更好的方法把它消灭,并且变废为宝。“这是多么美妙的前景。”叶梅感慨,她还想去其他城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看一看,进一步采风调研。她更想从文学的角度好好写写这个话题:“这不好写,但是应该写,值得写。”

“这里应该成为一个旅游点”

去年以来,在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的共同推动下,四类环保设施逐步向公众开放,其中就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在李青松看来,此举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自我加压,把环境治理过程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而且有助于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并作出改变,“这个政策太好了。”

“这里应该成为一个旅游点。”李青松建议,让更多公众走进富乔这类环保设施,不仅来观光休闲,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如果自己从源头上没有进行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麻烦。面对垃圾治理问题,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没有旁观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就得到原环境保护部和教育部的一致认可,成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这里建设有以环保为主题的宣教展厅,那些用废旧杂志做成的艺术展板、垃圾焚烧余灰制成的砖头,皆陈列其中。同时,企业还会结合厂区园林和垃圾焚烧处理生产工艺,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环境宣教。

作家们建议,厂区应不断完善讲解的线路和内容设计,明确讲解目的,除了让孩子觉得新鲜好奇,更要能启发他们的思考,影响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如运用图片、视频等手段,把感人的环保故事和实用的环境知识传递给青少年,让他们既能有所感,又能有所行动,科学地参与垃圾减量和分类。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