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流域治理

旗下栏目: 城乡污水 工业废水 流域治理

借鉴原住民经验 推动台湾小河川治理 打造“菊池氏细鲫”之家

来源:环境资讯中心 作者:廖静蕙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8 15:19:57

流经花莲县富里乡丰南村,河宽约60米的鳖溪,对于治理河宽是以公里计算的河川局,是崭新而不同的治理经验。这个新经验,对于主责的台湾“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当地居民一起学习河川治理!

了解居民对鳖溪的想象,九河局接着就是面对23道拦河堰、恢复原始栖地的治理课题——要不要拆坝?选择提防或还地于河?要如何找回东部人对河川记忆的代表“菊池氏细鲫”?

48839435446_7c7566d0f5_h.jpg

九河局盘点鳖溪拦河堰、固床工等横向构造物点位,一一解套达成取水与生态的平衡。图片来源:水利署九河局

拆坝首个目标:潭浦堀堰 社区制造简易人工鱼道先行

鳖溪最出名的是两岸上百公顷的有机米,这是花莲质量最好的米,因为灌溉水质来自海岸山脉最好的水质;过去水利会为了取水施做23座高低落差不等的拦河堰、固床工等横向构造物,这些坝体逐渐失去功能,在平衡取水与不过度为难洄游生物的生态原则下,九河局重新检视、评估其功能。

九河局长谢明昌说,为了保护农田,就会不断需要保护农田的工程。拦河堰等横向构造物都朝向取到最大水量,虽有开闸道让鱼洄流,但水流太急,效用不大。

从秀姑峦溪和鳖溪汇流口往上游算起的第5座拦河堰,位于鳖溪复兴桥下,居民习称为潭浦堀,是高低落差最大的一座,现已不具取水功能;然而年久失修、长年冲刷下,坝体掏空破损、钢筋裸露、凸出,形成洄游生物难以突破的关卡。

48795868803_90c2f89360_b.jpg

潭浦堀坝高低落差最大,裸露的钢筋更形成鱼类洄游难以克服的难关。摄影:廖静蕙

虽然如此,要不要拆这座坝,九河局很犹豫。

固床工上已然形成的深潭区、生态系统,打掉坝体造成的冲击无法了解;其次,拆坝通常从上游或下游依序拆,很少从中间拆起。九河局规划课长黄郅达说,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牵一发动全身,需依据河川形貌进行整体规划。

沿着复兴桥旁小径前往河滩地沿岸,散落一地碎玻璃。9月中旬到潭浦堀现场踏勘,前几天下过雨后,水声隆隆。虽然水量丰沛,仍无法弥补固床工的落差,裸露的钢筋如树枝般向外弯曲伸展,不难想象“哈拉”——日本秃头鲨(Sicyopterus japonicus)洄游至此的困境。

如何处理这座坝?水利工程师和当地居民、环保团体的意见一开始并不一致,水利工程师认为,要改善河川不是敲掉这座坝,就是做一座人工鱼道;但东部人工鱼道的设置,因于频繁的台风、洪水,及东部河川水流十分集中,无法度过天灾的考验,有七、八成以失败收场。

二代简易鱼道研发中 共学增加民众参与公共工程

透过与居民共学、讨论,在尚未改善敲除拦河堰前,仍做出一些尝试;透过社区雇工购料的方式,居民自做临时性、简易式的人工鱼道。

第一代鱼道管窥监测中,已记录到鱼类使用,却非标的物种日本秃头鲨、细斑吻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这座鱼道虽于前次台风冲毁,却也是预料中的事,但工事成本低、又达到阶段性任务,是值得持续的方法。

48796150181_c71d3579e9_b.jpg

潭浦堀第一代简易式人工鱼道。图片来源:洄澜风生态公司

黄郅达说,虽不同于工程单位所期待的一劳永逸构造物,但在共学讨论之下,面对洄游物种上不去的围墙(潭浦堀),就做一个梯子助其一臂之力。

两边土堤已经有翠鸟、沙燕栖息,夜鹭也伺机而动,一点改变,就能看到食物链的流向。

经过前次失败经验,目前居民讨论研发第二代简易式的人工鱼梯,材质也在改善中。“这样的经验很重要,让居民参与河川的事务。”参与巡守、沟通平台的后山采风工作室负责人张振岳说。黄郅达也说,民众参与公共事务中,实践自己对家乡河川的想象之外,也能认知工程属性,更能理解工程原理。

48839839117_fdb623ff6f_b.jpg

丰南村居民搭建中的潭浦堀第二代人工鱼梯。图片来源:洄澜风生态公司

征收河岸土地 增加缓坡、还地于河

沿着鳖溪观察,放眼河岸两旁,不少农地镶嵌其中,河阶台地上的良田,大多是国产署承租地及河川局管理的未登录地,不但为了灌溉,沿着鳖溪施做拦河堰、固床工,为了保护岸边的农田,县政府也应农民要求,在两岸兴建堤防、驳坎。

黄郅达解释,九河局接管鳖溪后,重新办理治理计划检讨,评估溪流横向构造物的必需性,并加入生活及生态元素,计划将堤防管制线往后退,还地于河也还地于生态。现有过窄处高滩地,如无法承受台风考验而崩坏后,将可收回管制线内的农地;目前虽尚未完成公告程序,但已获得当地部落会议支持这项作法。

计划检讨时,一些原先陈情盖堤防之处,经与农民沟通,变成让水上不去的缓坡即可,否则一旦盖了堤防,就难以再亲近水;未有河堤的河段,则放大河宽不再束流,保留及维持两岸缓坡。这些自然形成的缓坡,让哺乳动物可以下到溪畔喝水。

黄郅达说,河道的宽度因沿岸居民屯垦而限缩。清掉一些原本人工堆砌的石头后,形成自然缓坡,让生态自然恢复,鳖也可以上来产卵;增加自然栖地后,未来雨水一来,任其自然溢流,该给河流多少腹地,就维持其宽度。

如此亲近社区的鳖溪,也让居民意识到环境营造朝向恢复原始景观为主,并能兼顾文化且增添生态功能。

丰南村集合阿美、汉(闽客)等多元族群,当地阿美族丰年祭时有捕鱼祭、下河捕鱼;溪畔原本一处违建工寮,九河局拆除后,保留为捕鱼祭的文化空间。不但如此,未来沿溪收回的河川地,都建议保留作为部落文化空间。“河川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谢明昌说,未来河川会连结文化。

为菊池氏细鲫打造生态池 原生植物先报到

当地居民称为“timolan”的田区,是一处高滩地,属于国有财产署租地,九河局完成申拨后,将土地收回、发补偿费,当作河川复育基地。

经居民讨论,想要有生态池复育菊池氏细鲫;近日整地已近完工,初见生态池雏形。周遭的环境整理后,除了砍草,不会有任何扰动;生态池则会维持常态管理。

48796366197_13fa9337c4_b.jpg

timolan田区旁用石头堆砌的的生态池,将成为复育菊池氏细鲫的基地。摄影:廖静蕙

7947755550_7e41401cab_b.jpg

菊池氏细鲫是东部民众河川的记忆。图片来源:林务局

居民规划溪畔几座生态池,张振岳介绍,从第一池放养从秀姑峦溪流域采集的原生种菊池氏细鲫,虽天敌泰国鳢随伺在侧,但此处采封闭水域,水只能出不能进,应能不受外来入侵种影响;等原生鱼类族群稳定,再让它们顺着溢流回到河川;生态池水位规划不超过60公分。

复育小鱼之前,生态池要先种活水生植物。张振岳说,因为水浅、水温太高,不利于小鱼成长,所以要先种植水草。这池生态池选择让布袋莲先行,并于布袋莲之间,种植原生水草,营造栖息空间,接着放入鱼苗。

但是布袋莲是强势外来种,会不会一发不可收拾?张振岳表示,因为目前原生的水生植物没有那么多,布袋莲长很快,可增加缓冲,稳住生态池;此外,布袋莲的须根,提供菊池氏细鲫产卵重要的空间,可快速繁殖小鱼。布袋莲是控制在密闭的水域空间,等原生植物种回来,就会功成身退。

张振岳规划原生水草,包括大水莞(Schoenoplectus validus)、白花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挺水性的水丁香(Ludwigia octovalvis)气根也是小鱼庇护所;华克拉莎/克拉莎(Cladium jamaicense)、断节莎(Torulinium odoratum)等原生莎草科,只要空出栖地,应该就有机会长出来。

溪畔外来种象草长得旺盛,将定期清理、砍除,好空出栖地,让原生植物有机会长出来。一旁开着黄花的水丁香,就是象草让位、阳光照射后长出来的。

48795871673_dbc875a880_b.jpg

减少象草遮阴,原生植物水丁香开花了。摄影:廖静蕙

谢明昌说,当此处是稻田时,环境营造规划上想象的是让中华鳖沿着通道,爬上田区吃福寿螺、“鳖稻共生”的景观。如今,居民期待的是更具生命力的鳖溪,于是逐步依据现况、考虑拆除失去功用的横向构造物,并预计将治理计划线、堤防管制线后移,还给河川应有的腹地,并复育溪流生态。

河川面貌原来有多种可能。鳖溪的面貌,则由居民决定,工程人员提供技术支援。九河局选择与社区共学、与河川共好来治理鳖溪。这些看似有理的规划,只待拉长时间尺度来验收。

(编辑:Nicol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