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流域治理

旗下栏目: 城乡污水 工业废水 流域治理

长广溪是“无锡城市之肾”,那么,坚信太湖水也一定能治理好

来源: 无锡政协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05 11:12:26

今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和我国第4个环境日。同时,6月也是我市的第11个“环境月”。环境问题,越来越容易触动公众的神经,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太湖水保护自然也是人们热议的焦点问题。但就在紧挨着太湖,作为“无锡城市之肾”的长广溪湿地公园却一年四季依旧美丽,柳树成荫、碧水莲波、鱼翔浅底,成为人们休憩健身的好去处。所以,我们要坚定起信心:太湖水,也一定能治理好的!

这里,推荐阅读市政协编撰的《亲历无锡城变迁》之“‘城市之肾’长广溪”,由市市政公用事业局退休干部袁裕坤撰文。

湿地,是拥有最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宝藏之一,地球上人与自然之间重要的缓冲区。湿地保护蕴含深远文化、生态、商业和社会价值,是地球保护自然系统平衡的重要举措,减轻工业对水源和自然环境影响的绝佳处理方案。


“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示范段,2007年“五一”节前建成开放,全新演绎城市、环境与人三者相谐的城建理念,标志着一个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绿色”无锡,正在太湖之畔崛起。


这一工程中的石塘廊桥和石塘长堤景观,均由无锡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担方案设计。


源远流长长广溪


坐落在无锡西南郊嶂山东麓的长广溪,北连蠡湖,南接太湖贡湖。具有水乡泽国、水鸟天堂的湿地自然风貌,是环太湖典型淡水河流湿地。据《清史稿》载:无锡西南有太湖,“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长广溪北起五里湖口石塘桥,流经东、雪浪、南泉,转西经吴塘门入太湖,全长12.73公里,面宽1540米,最宽处约300米,自古是沟通蠡湖(五里湖)与外太湖水上交通捷径与重要水系。溪水来自雪浪山,名取“溪阔水长”之意。具有水乡泽国、水鸟天堂的湿地自然风貌,是环太湖典型淡水河流湿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围湖造田、围湖养殖,水域面积逐年缩减,但水乡风貌基本保持。


长广溪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出于军事、政治需要,于吴嘉禾三年(234年)自吴郡西进行大规模屯田,并置毗陵(古郡名,今常州,辖无锡等县)典农校尉,专职屯田垦殖。吴赤乌八年(245年),典农校尉陈勋领兵3万歇驻赤马嘴(古称“歇马墩”),兴修水利,疏导拓宽长广溪,发展农业。疏通从建业(今南京)、至吴(今苏州)、会(今绍兴)的河道,至今已1772年历史。


此地河庄浜、雪浪浜、畅墅浜、许舍浜、洪邱浜、吴塘浜等无数条河道纵横密布。天雨,四镇之水,流长广溪,汇入太湖;天旱,溪浜之水灌溉两岸万亩粮田。故当地百姓又称长广溪为“百脚港”。

1969年冬,围溪造田时,在此发现了属马家浜文化的“赤马嘴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器物、旧石器、两汉、三国时期钱币、陶瓷器、两晋青瓷器、南北朝钱文墓砖、宋代陶瓶等文物。据考证,这里早在6000年前已有先民生活,是太湖平原最早原始氏族聚居地之一。



“湿地苑”里生态情


300米的长广溪湿地公园示范段,位于石塘桥以南,长广溪大桥以北,山水东路以东,金石路以西的长广溪北端,分东岸、西岸两部分。曾主持设计北美最大城市国家生态公园的加拿大FK设计集团休伦国际环境建筑师事务所承担方案设计,为湿地建设提供国际水准的专业支持,使之建设成为集休闲、景观于一体,原生态、环保型滨湖“湿地苑”。


金石路边一座茅草顶、土黄色坡顶建筑——长广溪湿地科普馆,门楣上的白色鸥鹭、萋萋青草,构织成一幅生态识别图,令人顿生“回归自然”的亲近感。门前半弧型下沉式广场,6座由大至小次第排列、乳白色波浪型大理石标志,“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湖绿色大字,溪水波纹,游鱼雕刻,“三点水”偏旁的“溪洲治流涧江池泊洫泡海滩河湄泖渊源淀滨潭港瀑沮泽沟沱浦泾澳洋湾湖”32个以各种传统书法的阴阳体艺术字,折射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水文化”的深刻内涵。


作为我市未来“自然科学馆”和“科普教育基地”,馆内共有33块展板,152幅图片;电子动漫系统、湿地生物、植物标本等,形象直观地展示中国湿地规划及目标,中国湿地保护战略,中国湿地资源调查,中国湿地特点,中国湿地野生动植物;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图,中国第一、二、三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让大家对我国的湿地分布有一个概括了解;湖泊、沼泽、河流、滨海、人工等各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经济、社会效益……让参观者深受系统的湿地生态知识熏陶;尤其可以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大自然,热爱家乡,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


一幅泛黄的旧地图,红蓝绿三色标出1910196919802002年,长广溪古今流域对比,沿线建筑用地分布演变,让人了解千年长溪沧桑变迁,长广溪濒临灭绝的鸟类、动物、水生物、木本、草本植物,折射长广溪的生态危机。令参观者深感挽救、恢复、重建长广溪生态环境的迫切性以及重大责任。精致的东蠡湖、长广溪平面模型,则展示蠡湖和长广溪美好的前景。

站在长广溪大桥眺望,整个公园内花团锦簇、青草茵茵、花木扶疏、绿树成荫。块块景观置石,斜躺或横卧,令绿意盎然的草坪充满生机。


东岸一条“S”形木栈道,将游人引入小广场,白色张拉膜周边散置的长条石凳,供游人休憩、纳凉。蜿蜒小溪边错落的卵石在水中若隐若现;散布的池塘畔垂柳拂岸,芦苇摇曳。水中睡莲、浮萍阳光下绽放笑脸向游人致意。启动段设置的沉淀、平行、重力、生物等湿地生态净水过滤系统,凸显“改善水质,修复湿地”,提升无锡水生态环境的神效。


浮桥式木栈桥,圆形原木休憩观景平台,营造亲水、观桥、赏景的闲适环境。散置于步道边、绿荫下的23块彩色展板、110幅图文并茂的湿地生态科普彩色图片,形成“无处不在”的全方位科普氛围。令游人收获湿地科普知识,激发起保护环境,珍爱家园的生态忧患意识。




廊桥扮靓长广溪


为营造与千年长溪、长广溪湿地公园、旖旎蠡湖美景相一致的景观文化氛围,2008年,将原条石板梁结构的老石塘桥拆旧建新,重建成为五跨廊桥。新建石塘廊桥位于蠡湖(五里湖)与长广溪连接处的长堤中端老石塘桥位置。廊桥由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担方案设计,采用具有鲜明江南水乡特色,中国江南古典五跨连拱式三重檐设计。廊桥独具江南水乡韵味,传承长溪千年文化,展示江南水乡风韵,提升蠡湖环境品位,成为长广溪湿地公园乃至蠡湖风景区新的标志性景观,为游人创造出一个赏景、亲水、怀古、休憩、纳凉、挡风、遮雨的优雅环境。


石塘桥,原名广济桥。宋嘉定年间,由僧月堂化缘,并建三桥,名“广济”、“保庆”、“惠安”。长广溪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石塘自古是五里湖东西两岸天然渡口,为方便百姓往来,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

年)就地开山采石,用原始方法垒堤百米建造石桥。元朝末年,无锡守将莫天佑为阻挡明兵的进攻,拆毁了石塘桥。明军塞湖追赶,结果造成湖水泛滥成灾,危害两岸百姓。后来,莫天佑兵败,只得收拾残兵,由长广溪,经吴塘门,入太湖,逃往浙江去了。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29岁的当地乡绅浦行素独自倡修并捐巨款,鸠工浚湖,仍修桥洞3个,铺上木桥板,并筑长堤30余丈,让三座桥联结一起,为百姓所称道。到了明隆庆五年(1571年)改建成为石拱桥。又经浦行素的后人倡议,改筑石桥。然而水势湍急,一桥不足以泄流,于是又复二桥,分泄五里湖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88师从上海败退去宜兴,在途经石塘桥时,为阻挡追兵,效仿元末莫天佑炸桥阻明军追赶,炸毁中间的广济桥。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船摆渡以后,再由浦全林出资,搭建简易木桥,以利通行。1949年夏天,无锡连续阴雨,五里湖、长广溪发大水。两侧桥墩被冲坍,几乎阻塞桥孔。1972年,将两侧筑成坚固的桥基,拓宽了中间的大桥。


这座千年古桥,旧有风雨亭。四周由4根柱子支撑,高4米多。顶端按上铁葫芦,四周翘角,系上风铃,一刮风便发出悦耳的“叮铃”声。过风雨亭,朝五里湖一面的桥洞两边,有邑人具湄作的对联。上联为“乌鹊架长溪横锁一湖清水”,下联为“彩虹连獬斜联半壁秋山”。大桥左边的桥墩上,嵌有石碑一块,上面又刻着邑人具湄作的《石塘春晓》诗:“溪头冲急销桥门,掩映晴川绿树村。日射水光耀石壁,再行波面动山根。桃花雨后红潮涌,杨柳风前碧浪温。独羡矶边闲钩叟,每留鸥鹭伴晨昏。”古桥上有用金山石琢成的一颗石球,状如现代的篮球,俗称“夜明珠”。桥的两边各琢有一条对称的、张着大口的龙头,对着那颗夜明珠,犹如“两龙戏珠”。


石塘桥长约近1000米。桥与堤的两边,均用条石铺设。石与石之间的缝隔,无论桥墩和桥面,都用生矾和煮熟的糯米浇制,因而十分牢固。历经几百年也不走样。一直并存至几年前。


新建的廊桥5个跨均为半圆拱造型,中孔跨径11.52米,2个次边孔跨径各8.7米,2个边孔跨径各6.52米,拱肋采用钢筋混凝土,全桥长71.3米。廊桥在中孔拱顶位置桥面宽7.36米,两端桥面宽5.76米,全桥曲线优美,形态轻盈飘逸,犹如长虹卧波,别具风韵。


廊桥的中国江南古典三重檐五跨连拱式造型,与六跨欧陆椭圆连续拱造型结构的长广溪大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西合璧,结为南北呼应的“姐妹桥”。廊桥两端各建一座重檐四柱亭桥,廊桥与亭桥廊柱、亭柱、桥面均采用乳白建材铺装、贴面,透出宁静与典雅,极具鲜明时代气息;黄色琉璃瓦压顶,彰显庄重与气派,折射浓郁皇家园林风格,与长广溪湿地公园、周边蠡湖景观相谐相融。


在五跨三重檐连拱式廊桥两端,各新建一座重檐四柱亭桥,其中,长堤西端亭桥上的方亭设置偏向长堤的北侧,长堤东端亭桥的方亭设置偏向长堤的南侧,长堤东西两端还各装饰有2根镇水图腾石柱。2座亭桥均采用半圆拱造型的单跨拱桥设计,跨径均为5.9米,全桥各长22米。亭桥在中孔拱顶位置桥面宽10.71米,两端桥面宽5.76米。石塘廊桥与亭桥的廊柱、亭柱、桥面均采用乳白色建材铺装、贴面,透出宁静与典雅,极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压顶的黄色琉璃瓦,彰显庄重与气派,折射浓郁的皇家园林风格。石塘廊桥与长广溪湿地公园、蠡湖景观连成一体,二者相谐相融。


老石塘桥拆除后,对长堤老路路段两侧驳岸进行改造。石塘廊桥长堤东与金石路沟通,西与山水东路顺接。沿道路两侧设置4.5米宽绿化景观带。原先可以通行机动车的整个长堤,以及新建的廊桥、亭桥,建成后仅供游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整个廊桥、亭桥段,以及长堤两端与湿地高差大于1米的路段两侧,均设置新型乳白色PVC防护栏,从而确保游人安全,使石塘桥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尤其是妩媚璀璨的廊桥夜景为蠡湖风光增色。


编辑:Athen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