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流域治理

旗下栏目: 城乡污水 工业废水 流域治理

百河调研系列2:部分黑臭河治理取得实效,几十年污染后再现鱼类身影!

来源:蔚蓝地图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13 16:00:03

黑臭水体的形成大体包括外源问题和内源问题两类。外源问题即城市生活和工业的点源、面源的排放,雨污管网设施不健全,垃圾入河等;内源问题即底泥中大量污染物的沉积和释放,以及水量不足、水体交换缓慢等造成的水环境容量下降。

徐敏等人于2015年指出过去黑臭河治理的六个方面的问题[1],令人遗憾地是,仍旧在多地有所体现:

  • 把黑臭河理解为简单的工程措施或者项目,治理措施与水环境问题关联不密切,忽视水体治理的系统性。

  •  治理手段单一,往往护岸、筑坝、搞人造景观等“三板斧”。

  • 没有理清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导致措施与问题缺乏关联、各项目之间缺少关联性。

  • 部分治理项目采取“河道加盖”、“建设闸坝”、“三面光”等过多的“强干预”的非生态化措施,破坏生态系统;

  • 重工程项目建设,轻运行管理;

  • 各主管部门仅关注自己责任范围内的问题,缺乏对水体黑臭问题的系统考虑。部分项目由环保、水利等部门单独负责实施,导致整治目标单一、片面;

  • 部分项目仅完成部分河段整治,整治工作仍留尾巴。

其它研究者和新闻报道也提到某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比如向水中投撒生石灰、硫酸铜等药剂,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水体仍然没有自净能力,一段时间后又会浑浊或黑臭;又比如用高压水枪或泵清淤,扰乱河底稳定性,第二年雨水将城区垃圾冲入河中,往往造成更严重影响。

一些水体整治工作中选择多种工程组合措施,通过制定并实施“一河一策”的深度治理要求,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1]。但也有一些地方为追求“速决“而采用了短期奏效的方法,恐难实现长治久清。

而分析“清水为邻”项目和网友举报观察中的显著改善水体、问题水体和待确认水体案例,也进一步证明,要想真正达到长治久清的目标,必须全面控源,强化管理,还要用生态理念来指导治理实践。

良好实践

北京萧太后河朝阳段

从牛奶河到湿地公园

萧太后河是北京城南部的纳污河,受纳住宅区、城中村和企业排放的污水,河水被严重污染,是屡治屡臭的老大难。

图 1 昔日萧太后河,芙翰/视觉中国 摄于2013年03月27日[4]

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朝阳区和通州区对萧太后河开展了大规模截污纳管、新建扩建再生水厂、清退河道两岸沿线次级产业生态修复工程。在2017年11月的调研中,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看到,萧太后河朝阳段已消除了黑臭,曾经污水流淌、气味扰民的马家湾段如今建成了湿地公园,既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散步的空间,也能通过湿地加强水体自净能力。

图2 萧太后河马家湾湿地公园水面,IPE马军摄于2017年11月2日  

5个月之后IPE再访马家湾,河水依然清澈,游鱼和蝌蚪在水草间嬉戏,吸引了不少钓鱼爱好者。

图 3 萧太后河马家湾段,IPE马军摄于2018年4月28日


图 4 萧太后河马家湾段,IPE沈苏南摄于2018年4月28日

作为北京市重点督办黑臭水体,萧太后河朝阳段经过治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对黑臭水体整治增强了信心。

北京观音堂沟

数十年污水沟艰难迎回游鱼

观音堂沟是北京高碑店一带的纳污沟,曾经作为北京化工二厂的排水沟,受到严重污染。虽然化工二厂已于2007年停产,但观音堂沟还受纳周边居民区直排的大量生活污水,长期处于黑臭状态。

2016年6月,北京乐水行志愿者走访时,拍下了整条观音堂沟污浊不堪、臭气逼人的场景。

图 5 观音堂沟原貌,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沟里,沟里的水又脏又臭,北京乐水行史殿硕摄于2016年6月

2017年春天,观音堂沟治理工程已经进行。但2017年11月4日,IPE走访观音堂沟,发现观音堂沟仍然很臭。

IPE在调研中发现,当时安装了污水收集系统,但这些污水收集管线多处破损断裂,污水并没有完全纳管。

据观音堂村村民说,因水管很细,雨季时下水严重不畅,污水倒灌入村民家中,村民不得不把污水收集管凿开了,污水还是回到了沟里。

IPE了解到,为了不影响下游萧太后河的水质,下游建设了临时污水处理站,对观音堂沟排水进行简易处理后排放。

IPE在现场找到了负责该项目的北京城建集团工程师,了解到公司被要求必须按照既定的治理期限解决观音堂沟黑臭问题,为此正在加紧重新铺设永久性污水管道,目标是将生活污水将全部收集,泵入周边的高碑店再生水厂和垡头污水厂处理。

图 6 观音堂在建的地下污水管,IPE沈苏南摄于2017年11月4日

2018年3月20日,IPE再访观音堂沟,发现临时污水收集设施已经全部换成了永久设施。

图 7 2018年3月20日的观音堂沟,IPE沈苏南摄

2018年4月27日,IPE三访观音堂沟,见到污水管都已经接入了污水收集井,沟中引入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排水,水体较清,不复之前的黑臭状态。

最令人惊讶的是,观音堂沟里已经出现了很多小鱼。附近居民撒网后竟收获满满,让IPE的同事欣喜不已!


图 8 居民在观音堂沟捕鱼。IPE马军摄于2018年4月27日

▲图 9 从观音堂沟里捞上来的小鱼。IPE马军摄于2018年4月27日

一位观音堂村的7旬老人崔大爷说,“这条沟污染了几十年,头回变清了。“

不过,观音堂沟的治理效果还不太稳定,捕鱼的居民告诉IPE,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出现水质变差,小鱼被呛死的情况。IPE三次走访中也都看到居民向沟内倾倒餐厨垃圾的迹象。这条沟要彻底摆脱黑臭,有赖于持续的管网维护、垃圾清理、清水补给和社区环保教育。

在治理时限、资金等压力下,一些地方采取临时措施以图“初见成效”。但观音堂沟的曲折治理过程表明,临时措施虽能起一时作用,但往往欲速不达,禁不起时间考验。

广州土华涌

清理沿河“散乱污”小作坊和小食肆

土华涌全长4395米,是海珠湿地二期流域的主要河涌。该河涌曾因沿线居民大量的生活污水和“散乱污”小作坊、小食肆的废水排入河涌,导致河涌黑臭严重。

图 10 “原先土华村沿线这段没有截污,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排河涌,水质黑臭,而且沿岸都是垃圾”。来源:广州新生活环保促进会博客[5]

为治理土华涌,海珠区政府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多次协调多部门共同清理整顿土华涌沿线“散乱污”场所。二是督促企业将处理后的废水引至周边污水管网排放。三是大力开展截污工程,解决了土华涌沿岸没有污水管道,污水直排入河涌的问题。四是对土华涌、黄冲涌约3公里长的河道进行清淤。五是迁移违法停靠在土华涌内船只近500艘,改善了水体流动条件,提高了河涌防洪、排涝能力[6]。六是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对海珠湿地和晓港湖实施水生态治理,形成生态水质净化系统[7]。

自然之友广州小组对土华涌的治理效果表示满意,同时指出,应防止紧邻河道的居住区和农田的污水入河。

图 11 广州土华涌,自然之友广州小组摄

海口美舍河

融入海绵城市和生态美学的治理标本

美舍河发源于海口郊区,由南向北纵贯海口,1999年,美舍河开始治理,但数年间多次治标不治本的清淤工程过后,水质仍然黑臭。

图 12 2013年的美舍河,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2013年2月25日[8]

2015年 8月,《美舍河水环境专项整治方案》出台,形成了“海绵调蓄、控源截污、分级净化、科学运营、循环利用、人水共融”的崭新思路。这个思路建立在生态美学理念的基础上,把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治理的各个环节。打破“三面光”,营建梯田湿地、人工树岛,水下森林和亲水绿道,力图恢复河水自净能力,最终以自然的力量重建自然[9]。

2018年2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走访美舍河时发现,清洁的河水蜿蜒曲折,两侧椰树榕树蓊蓊郁郁,亲水步道上三五个人慢悠悠地散步交谈,孩子们在热带冬季温暖的阳光下尽情玩耍。

图 13 美舍河五公祠附近,IPE沈苏南摄于2018年2月13日

图 14 美舍河C段,IPE沈苏南摄于2018年2月13日

略有遗憾的是,下游接近入海甸河口一段水质有所下降,在两河交汇处可以清晰地看到美舍河河水偏深的颜色。

图 15 美舍河与海甸河汇合口,IPE沈苏南摄于2018年2月13日

成都红庙子排洪渠

清流保卫战

红庙子排洪渠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主要用于雨季泄洪,流经锦江区主城区,穿越人口密集区,最终汇入沙河。

图 16 昔日红庙子排洪渠,来源:绿蜀清川博客[10]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成都市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每月两次巡查红庙子排洪渠。2017年8月-9月初时,红庙子排洪渠水质良好,无异味,无污水入河,无河道和河岸垃圾,无黑臭河段。但2017年9月底,锦江区市政主管网破裂导致生活污水进入红庙子排洪渠,严重影响水质,形成黑臭。经过抢修施工,截污管道爆裂处均被封堵,已无污水入河,河床淤泥被清除,河道恢复清澈,水体刺鼻异味明显削减。

所幸在环保组织举报时,主管部门已经发现了问题并投入力量解决。红庙子排洪渠的案例充分说明水体治理完工后定期巡查的必要性。

图 17 2017年10月21日的红庙子排洪渠,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志愿者高瑶摄

图18 恢复清澈的红庙子排洪渠,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志愿者徐超摄

问题案例

入河排污

截污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前提条件,治理效果不佳的黑臭水体往往都有尚未截污的排口。

一家承接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水务公司的工程师介绍说,雨水口和允许处理达标后入河排放的退水口在政府部门都有备案,问题在于有些居民区的生活污水没有被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有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私设管道排污,或者暗自将污水管接到雨水管线或退水管线上借道排污,还有的管网老化渗漏、错接混接,追查不易,又不能将入河排水口直接封死,否则污水倒灌,同样难以收拾。

根治上述现象需要多部门联动并投入相当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在紧张的工期下,就只能沿河铺设截污管,不论是什么来路的污水,一律先引到污水处理厂或者临时处理站,但如果水量超过污水处理厂或临时处理站的处理能力,就只能溢流。

北京中坝河:污水乱排+河中垃圾

2017年10月-12月,自然之友志愿者几次走访中坝河,发现河岸和河面上仍堆砌着大量垃圾,徐疃路桥下、双塘街尽头、大庞村桥下的排污口仍在肆意地排放着臭水。

北京南大沟:支流治理出现漏洞

南大沟桥以东属于通州区,在汇入萧太后河前的2.4公里河段被列入2017年北京市黑臭水体名单,为轻度黑臭。自然之友志愿者在2017年10月29日和11月19日两次巡查南大沟通州段,发现水流清澈、水质良好,氨氮、溶解氧、PH值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只是河岸垃圾比较多。

2018年3月,自然之友志愿者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走访了南大沟两条支流,发现支流河道和岸边有大量垃圾,还有污水流入,恶臭阵阵。

由于定辛庄东村二支沟/三支沟的水量较大(水质还算正常),稀释了污水,而且下游不远处又汇入了污水处理站处理过的达标水,因此在通州段的南大沟水质显示良好。但是如果任由支流污水如此这般汇入,南大沟的水质难免不受到影响。据黑庄户乡河长介绍,目前政府有计划将明渠改为暗河后引入正在建设中的定辛庄污水处理厂。但具体加盖时间无法确定。

除北京南大沟以外,其他城市也有志愿者反映黑臭水体治理到位但支流污水和垃圾问题仍在。有的支流已经列入下一轮治理计划,有的还没有确切说法。

垃圾和河岸占用

垃圾在很多黑臭水体周边存在,轻则有碍市容,重则滋生蚊虫,产生恶臭,渗滤液还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北京一家承包河道养护的公司说,治理完成的水体环境变好,吸引了一拨又一拨钓鱼爱好者,但留下的垃圾成为令人头痛的新麻烦。广州志愿者也报告了这一现象。垃圾不止来自钓鱼爱好者,也来自周边拆迁或施工留下的建筑垃圾、居民倾倒和过路行人丢弃,后两类来源的垃圾被清理之后往往一再出现。

青岛、昆明的志愿者还发现河岸被开垦成了菜地。河道种菜施肥一方面会导致水质污染,另一方面耕种会使土质疏松,在雨水的冲刷下加剧水土流失,影响汛期河道行洪排水。志愿者举报了河岸种菜的行为,但昆明志愿者反映,“水务局工作人员说每次制止以后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菜地出现,屡禁不止。“

青岛:李村河中游

青岛清源公益环保中心志愿者2017年12月底在李村河中游发现有人在河岸边种菜,2018年3月,发现李村河岸边的菜地被翻了一遍,看样子准备接着播种。“别的事情河长推动的效果都很好,但种菜这件事,估计河长也一时束手无策,”清源的志愿者说。

▲图 23 上图、下图:青岛李村河中游河岸边的菜地,青岛清源程世功摄于2017年12月

为破解河岸垃圾难题,各地除了对河岸环境卫生保持足够的投入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市民尤其是河道周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还可以调动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对河道进行经常性巡查,对倾倒丢弃垃圾、占用河道的行为施以劝诫,在必要情况下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罚。

清水补给不足

海口:道客沟

道客沟是一条排污沟,明渠起点在琼山区烟草公司宿舍,向北流经居民区(大部分已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拆除),在道客新村一横路进入地下。道客路以北明渠段在红城湖来水的冲刷下,水体流动性良好,清澈无味,但烟草公司宿舍至道客路明渠段没有清水补给,沟内残水流速缓慢,臭味明显,加之还有若干处污水渗入,水质反而明显差于下游。

图 24 左图:道客沟下段(道客路-道客新村一横街),右图:道客沟上段(烟草公司宿舍-道客路),IPE沈苏南摄于2018年2月8日

清水补给可以调节水体水力停留时间、改善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是水质长效改善和保持不可缺少的措施。很多黑臭水体没有足量自然来水,排污口被封堵以后,水量下降,流动性进一步降低,如果不进行清水补给,将有返黑返臭的可能

民间评估:治理初见成效,难在长治久清

尽管从NGO和志愿者小组联合调研的结果来看,当前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喜忧参半,但应当看到,黑臭水体治理两年内在全国226个城市全面推进,很多城市水体多年形成的痼疾得以根治或者缓解症状,社区居民享受到了水环境改善的福利,同时城市管理者自觉或者被推动着集体思考如何求得城市发展与河流生态的和谐共生,在水体治理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如此种种就是进步。

环保组织在调研中观察到,部分治理项目,严格按照两部委印发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但称得上是初见成效,而且已经向着长治久清迈进,但也有部分项目依然存在浮于表面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在非常紧迫的治理期限内能够有所交待。这些项目中有的甚至依然存在黑臭现象,有些虽然一时达到了初步治理的要求,但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反弹。

同时,黑臭河治理虽然已经纳入了2100条河流,但即使在城市建成区内也难免仍有遗漏;建成区外的黑臭水体则尚未纳入治理范围。这个问题在河网纵横的南方城市更加突出,并因此而让官方评估和民众感受形成落差。

由于黑臭河治理评估的结果重在市民评价,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同时有必要从这样的民意调查结果中增强治理的紧迫感,让现有名单上的水体得到切实治理,并将治理范围扩展到更多水体。

(编辑:Athen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