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企业

旗下栏目:

民企隐痛:东方园林的欠薪之殇 活下去才有未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25 15:22:25

4月22日,在发布业绩快报的55天之后,“中国园林第一股”的东方园林正式发布了2018年的年度报告,而与年报一起面世的公告还有28个,基本上是对2018年的各项总结报告,与年报一起给2018年做一个收尾。

但是,2018年这么一个年份,想要用几份报告收尾,显然还是太过乐观了,每个对2018年有切身感受的民营企业都知道,2018年在身上打下的烙印,还要伴随着企业相当长一段时间。

而就在29份公告发出的前夕,东方园林及其实控人何巧女再次进入了舆论风暴的中心,这一次是因为“欠薪”。

“离职员工”的声讨和吃瓜网友的围观,霎时关于“东方园林不行了”的声音甚嚣尘上。

01 欠薪

4月20日,有媒体爆料,东方园林拖欠员工薪资,而且已经数月有余。而在微博上,也有数位自称东方园林员工的博主发文称,已经拖欠几千名员工四五个月的工资。

4月23日,也有多名与东方园林存在劳动纠纷、欠薪纠纷的员工,前往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与东方园林的仲裁事宜。

事实上,东方园林的“危机”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2018年5月份,“去杠杆”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导思想,企业融资尤其是“势单力薄”的民企的融资渠道受阻,而行业政策也在收紧,两重因素叠加,让从事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东方园林遇到了障碍,尤其是融资的障碍。而在同时,恰逢几笔短融债和中票到期。

怕什么,来什么,但是来了,也得面对。如果公开市场债券违约,可能会造成的结果是所有债务提前到期,彼时将要面对的是不可挽回的流动性危机。

先还债。

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一年时间内,东方园林完成了77.6亿的债券兑付,而2018年至今,已完成兑付的债券总额约88.17亿元。

1.jpg

还债为东方园林缓解了部分来自公开市场的压力,为自己赢来了一段平稳的发展阶段,但是因此造成的内部资金紧张,还是缓发了员工的一些月份的工资。

据东方园林内部员工反映,欠薪是存在的,但是社保和个税还是正常缴纳的,而且东方园林正在筹措资金,催回款、再融资,并在按次序补发在职及离职员工工资。

02 两难选择

事实上,偿付债券和发员工的薪资本来并不是矛盾,但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关于优先级的选择就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甚至有些关乎生死存亡的意味。

对国家来讲,叫做“民本”,而对于企业来讲,“员工本位”,选择优先偿还债务,那么对于站于本位的员工是有失公平的,但是如果不还债呢?那么不好意思,市场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至于企业,只有更困难。

比如2月份,发生了一次东方园林的债务违约乌龙事件,由于财务人员操作失误,未能在付息日的截止时间前完成打款操作,导致上海清算所公告“18东方园林CP002”债券违约。

最后这起“违约乌龙”是有惊无险,但是另一只“16东林03”的债券早盘下挫8%,市场对于债务违约是风声鹤唳的。

事实上,在2018年一些民企因为债务违约问题,造成更巨大的恶劣的市场影响,甚至企业自身也难以为继,已经有多家民企已经进行了破产重组。

在齐星集团因债务问题破产重组后,山东又有多家民企因债务问题破产,甚至是企业之间互相牵连,相关公司也没有挺住;民企金立通信,其发行的“16金立债”无法按时兑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甚至实控人也无力代偿,而现在金立已经是破产进行时了。

两全其美是最好的,但是就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讲,缺钱是一个共性问题,企业在暂时性的困境中,自然需要取舍,当面临的都不是最佳选项的时候,“两害相权取其轻”。

03 困境与救赎

都是“钱”闹的。

在信贷宽松的时代,无论是对于企业来讲,还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负债的欲望。对企业来讲,发债扩张规模无可厚非,对地方政府来讲,可以缓解基建投资的压力。

但是,当信贷环境收紧,地方债也不那么容易的时候,压力就显现了,一方面有偿债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回款相对缓慢,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拖累。

而没有让东方园林踩上“债务违约雷”,还得益于在何巧女的带领下和在政府的支持下奋力自救。

而在银信方面,东方园林与金融机构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公司发展上,获得了农银投资的债转股项目;而在经营项目上,将朋友圈拓展到央企。

何巧女更是搬来了国资“救兵”。

2018年11月,何巧女和唐凯将手中5%的股权转让给了盈润惠民基金,而盈润惠民基金背后的朝阳区国资成为了东方园林的战略股东,10亿的资金用以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

政府站出来纾民企之“困”,当然,这“困”不是因为企业决策失误导致的“困”,而是由于系统性风险导致的,为的是应对市场的周期性的变化,而纾困基金也不是为了夺权,而是真正的“驰援”。

当我们谈论起民企时,一直在强调民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但是从民企的发展史来看,一直以来也算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从2018年的情形来看,对于民企的扶持政策可以说是民企得到的“最高礼遇”。

但是,“最高礼遇”也就意味着“最深的困境”,“解救民企”也就成为了全国的共识,也还好民企没有被放弃,“多灾多难”但还是能挺过来。

对于基本面上没有问题的企业来讲,困难是暂时的,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3月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表示,“目前情况看,整体效果是不错的,被纾困的几大企业,东方园林、碧水源等总体上都摆脱了融资最紧迫的时刻,现在自身管理财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已在逐步恢复。”

04 民企的生存空间

进入2019年,“去杠杆”温和化后,融资的渠道相对通畅一点,但是如果要说能“解渴”的,还是规模房企受益良多,对于一些实体企业而言,形势依然还是很严峻。

媒体的调查显示,被调查民营大企业感知“融资难融资贵”有所缓解的比例不足四成,有近3/4的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说明民营企业对融资支持确实有着迫切共性需求。

最新的2019年的高层会议上,“去杠杆”的话题再次被提及,民企的新一轮的融资困境会不会卷土重来还未可知,但是这样的表态事实刺激这民营企业们敏感的神经。

纾困基金是临时性措施,到期后依然还是会退出,而真正的“政策落实”才是最好的出路。

比如银监会的公司贷款“一二五计划”,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比如民企被拖欠账款的“清欠行动”要全力开展,民企的应收账款不能成为烂账。

这些政策的真正落实,才能拨开扼在民企脖子上的手,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获得喘息的余地,获得活下去的机会。

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当中,及时调整战略,回归稳健经营,才是对国家和赖以为生的千千万万名员工们的最好回应。

在“违约乌龙”之后的未来3个月,东方园林没有公开债务需要偿还,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开始谋求更长远打算,而在“钱”方面,也在调整贷款及融资的结构,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集中精力加大回款的力度,一方面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解决员工的薪资问题。

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当然也离不开员工的支持,企业只有活下去,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对何巧女、对东方园林、对民营企业来讲,如最近薛兆丰所言,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