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安徽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黄山风景区:追求可持续发展

来源:黄山在线 作者:闫冲冲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02 12:11:53

正值国庆假期,黄山风景区又迎来旅游高峰。旖旎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梦幻黄山再次赢得了海内外游客的点赞。

一直以来,黄山人坚持可持续发展,矢志不渝以科学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为首要目标,全力激活旅游,把生态优势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之路,争当名录遗产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标杆。

树立遗产保护典范

7月25日,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首府巨港市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第30届国际协调理事会议上,黄山以34票全票通过,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安徽省首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1990年12月,黄山成功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全球第17个、中国第2个混合遗产。2004年2月,黄山成功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为全球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时至今日,黄山成为全球首个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于一身的自然保护地,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风景名胜区为主体成功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区域。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黄山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地质遗迹保护条例》《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一草一木的保护都是有法可依的。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实施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实行迎客松、黑虎松等专人守护;加强森林植被保护,严格森林防火,建成高山生态消防水网,实现连续38年无森林火灾;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加强植物检疫检查,确保松材线虫病不传入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倡导山上游、山下住,实行净菜净物上山、垃圾下山,实现污水统管、达标排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每年投资数千万元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实施“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实行野生动物红外监测保护;2004年起,每年从门票收入中提取10%作为资源保护基金,为保护工作提供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

“黄山以国际化的视野系统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与保育、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与交流、游客满意度提升与教育、社区幸福度增强与公平,是全球科学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典范。”

在首届黄山对话会上,世界遗产中心、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地质公园和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经过讨论后达成共识,充分肯定黄山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黄山可持续发展模式先后得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宣传推广,黄山先后入选全球最佳管理“绿色名录”保护地、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参与《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准则》等标准制定,获得了国际话语权。

打通优势转化之路

“这里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黄山就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30多年来,在小平同志“黄山谈话”指引下,黄山人孜孜以求,加快“走下山、走出去”步伐,与志同道合者一道投身旅游产业发展大潮中,不断拓展产业发展广度与深度。

生态自信引领发展自信。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336.87万人,实现经营收入28.7亿元,黄山旅游集团公司连续九年跻身中国旅游集团20强。2017年,以黄山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50.8%。

这是绿水青山的吸引力。黄山人视为生命般珍贵的生态环境,正通过旅游转化为源源不断的财富,回馈更多的人。回望过去,黄山的改革发展历程,就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之路,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形成绿色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走资源集约型、生态友好型发展道路。

黄山脚下的汤口镇,是登顶黄山的热门路径,约八成游客经此上山。随着游客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通过开办企业、开设饭馆酒店、从事导游服务等参与到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游览的各环节。截至目前,汤口地区有7个景区景点、30多行社及其门市部、470余家餐饮住宿单位、1300余户超市商店,带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黄山风景区保护区范围内的翡翠新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接待游客130.45万人,经营收入6068.12万元,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万元。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黄山旅游着力推动实施一山、一水、一村、一窟战略布局,稳妥推进旅游与资本、金融、智力等要素融合,成立黄山旅游智库委员会、黄山全域旅游研究院以及黄山赛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加快“走下山、走出去”。更令人期待的是东黄山国际小镇建设推进,为黄山旅游加快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统计数据显示,黄山旅游集团山下单位营收比重逐渐提升,走下山走出去成效逐渐凸显。

黄山是中国名山,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黄山人将一如既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心呵护好这一山美丽,守望好精神家园,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