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福建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厦门生态文明建设 十大亮点逐个看(二)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许晓婷 郑晓冬 罗云富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0 11:02:17

●厦门市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生态环保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大亮点”今日聚焦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生态环境教育

4.jpg

在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保障之一。图为五缘湾蓬勃发展的美景。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坚定的践行者,我市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突破,在全面落实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排污权交易工作,创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入手,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环境要素保障,提供全面的生态环保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从而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营造公平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目标。

十大亮点之3 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提升环境服务保障能力

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正式下发,“厦门环评审批改革经验”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求新求变、求严求实,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制度创新和制度落实,厦门自2014年以来,便展开不懈的探索。2018年4月10日,《厦门市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我市率先全国开始了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明确把生态保护红线融入厦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体系,将环保辅助决策前移,打造“互联网+政务”便民服务通道,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一系列探索改革,切实发挥着环评制度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厦门环评审批改革经验”再一次体现了特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精神。

事前 环评审批关口前移 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强化生态保护功能、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同时为相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便是全市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的突出特点。全市建立起全类型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将环保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红线、环境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等12个图层纳入“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在环评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策划生成的项目,凡是触及生态保护红线的,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外,各级环保部门必须在项目前期阶段直接予以否决,不予审批提交的环评文件。

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规划环评52个,持续发挥规划环评的指引约束作用,结合《厦门市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准入特别限制措施(负面清单)》的推行,不断强化空间管控、总量控制、环境准入管理。2018年,通过多规平台审查的项目达1393个。

事中 为民初心不改变 简政便民不断升级

“多规合一”的协同管控机制,也为环评审批便民服务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市生态环境局全面优化办事流程,依托“互联网+”政务体系,构建起“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标准统一、全城通办”的高效服务体系,实现所有审批事项“最多跑一趟”或“一趟不用跑”。目前,涉及环评审批的21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办理人可在窗口进行一站式办理。

此外,厦门市还选取了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核心启动区等8个片区和输变电行业,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要求进行简化,将“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化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其他片区,市生态环境局则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作用,对31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项目,一律实行环评文件审批告知承诺制。截至目前,已有156个项目获益,实现建设项目环评批复“立等可取”,单个项目审批时间可缩短22个工作日。

事后 强化监管不松懈 环评本质真正回归

厦门市出台一系列配套管理规定,各级环保部门按季度对环评文件进行集中考核,一旦环评文件失实、编制质量存在问题的,相关环评机构及主要编制人员将面临惩戒,有效遏制各类潜在的污染风险。

严格的监管约束还贯穿了建设生产的全过程。按照相关规定,建设单位若未按环评文件要求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或是对环境造成损害的,相关部门必须依法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或生产;对生态造成损害的,在依法对相关单位或人员实施处罚的同时,必须责令其实施生态修复……一系列管控措施,在全面清查当前环评市场乱象之时,也将持续强化环评制度的权威,让环评工作本质真正回归。

市生态环境局还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第三方治理,通过培育一批集咨询、服务、评价、监测、治理为一体的第三方企业或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专业环保技术支持,从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十大亮点之4 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  助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深化排污权交易,是全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自2014年5月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生态环境局大胆创新,率先全省启动了工业全行业排污权交易工作。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树立环境资源有价理念;探索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源头减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优先保障、简化流程等,为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的落地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系列创新机制,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

创新1 建立健全机制 确保排污权核定有法可依

一开始,市委市政府便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展开高位协调,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体系得以顺利构建。2015年11月26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厦门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指标核定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需核定的335家工业排污单位开展首次初始排污权核定,无偿收储两批41家关停工业企业排污权指标,为政府储备排污权和企业交易提供了充足的总量保障。2016年9月9日,市政府印发《厦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8年10月13日进一步修订,为排污权交易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在此基础上,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印发了相关实施细则和工作手册,科学指导排污权工作的开展,明确排污权核定、新增排污权审核、许可证登载、排污权交易、政府收储和出让等各项程序,规范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开展,确保科学高效推进。

创新2 深化服务保障 助力重点项目迅速推进

对特定项目实施储备排污权优先保障,是我市排污权交易改革的一大特点。这其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集中供热(气)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还有一些小微排放项目建设,都是优先保障的重点对象,可以获得80%的价格优惠。截至目前,储备排污权累计保障9个重点项目、215个小微排放项目。不仅如此,市生态环境局还积极协调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委托其将储备排污权出让给符合条件的小微排放项目,企业取得排污权的周期由原先10个-15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3个工作日。政策实施以来,共有79个项目受益,节省审批时间约790个工作日。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障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优先落地、高效发展,一系列政策红利,让广大企业从产业转型升级中尝到了“甜头”,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3 制定激励政策 盘活企业“无形”资产

排污权交易改革还有一大突出特色,便是可以通过盘活“无形”资产,为企业增资减负。2018年12月1日起,厦门市正式取消排污权交易前置审批,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权在排污之前通过交易取得,此举有效缓解了企业因建设周期长而沉淀排污权交易资金的压力。截至目前,共有26个新(改、建)项目从中受益,大大释放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动能。不仅如此,全市的排污权收入还可以纳入环保专项资金统筹管理,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引导企业源头控排、主动减排。

与此同时,全市及时组织对减排企业可交易排污权进行核定,累计为企业盘活资金达5565万元。排污权的金融属性也被充分发挥了出来,市生态环境局与金融机构协调开展以企业购买的排污权为抵押物的贷款业务,真正盘活了排污权这一“无形”资产。如此一来,企业也有了更多资金持续用于设备购置、技术改造等,得以抓住先机实现转型升级。

十大亮点之5 推进生态环境教育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在厦门市,生态环保工作始终奏响着同一个基调,那便是——提升群众优美生态环境获得感,这也决定了这项工作必须吸引公众参与、实现社会共治。2017年以来,我市不断创新手段,持续健全机制,不断畅通渠道,切实调动起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防控体系。

创新1 完善环境教育立法 健全宣传教育机制 

早在2010年,厦门市就提出了环境教育立法的设想。2017年1月,作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三个环境教育规章——《厦门市环境教育规定》正式施行。这是一部为厦门环境宣传教育量身打造的法规,立足我市实际进行了完善的制度设计,从规划编制、机制构建、学校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制度保障及罚则等各方面入手,开拓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随着法规的施行,全市的环境教育规划编制不断健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宣教人员走访学校社区、企业、环境教育寄递、环保民间组织等机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厦门市环境教育规定》。区级规划也紧跟而上,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教育格局。

创新2 聚焦重点展开攻坚 构建全覆盖教育体系

《厦门市环境教育规定》施行至今两年多,全市已初步构建起“市、区、学校、政府、企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学校是这个网络中的关键一环,我市将环境教育列入学校办学考核的重要内容,编制环境教育读本、投入专业师资力量、明确课程学时和授课形式,除了课堂教学,还创新了主题班会、户外实践、基地体验多层次结合的教育形式。

与此同时,企业环境教育落实情况也被纳入市区两级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履职意识。针对排污单位的宣传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开发建设了环境教育网站,为排污单位及其员工开展环境教育。那些环境违法的企业及其相关负责人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接受环境教育,并完成考核,从而切实强化提升企业的遵纪守法自觉。

创新3 不断创新宣传形式 切实提升公众参与度

2017年,“厦门环境教育”平台正式上线,与“厦门环保”微信公众号、“厦门环保”官方微博、“厦门环境保护”官方网站一道,构成了全方位的新媒体矩阵,成为向大众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的又一大宣传阵地。2018年,“厦门环境教育”网站全面升级“重装登场”,开放了环境保护知识系列题库,通过网络平台为重点宣教人群量身打造专属课程,切实强化环境教育的渗透力。

此外,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还联合多家学校开展线上有奖竞答、小学生环保征文活动,联合社区开展环保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细化《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并向社会公布,不断提升环保知识的知晓率,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生态环保工作中来。

5.jpg

▲参会人员前往环保企业车间参观废弃电器拆解流程。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