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福建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院士支招,新方法治理1800亩互花米草 闽江河口湿地打败“超级入侵者”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徐文宇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03 13:27:57

在闽江河口湿地原来的互花米草泛滥区,如今红树林、短叶茳芏、芦苇等本土植物长势良好,吸引小天鹅、鸿雁、斑嘴鸭、燕鸥等水鸟休憩觅食。记者昨日从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两年多来,管理处采用新方法治理互花米草,1800多亩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恢复本地植被。

1.jpg

治理之前,互花米草侵占湿地。

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互花米草2004年开始出现在闽江河口湿地,起初零星分布,后来发展为块状,最终连成大片。2008年,互花米草在闽江河口湿地疯长,扩散至保护区实验区及湿地公园天然保育区,并入侵到缓冲区、核心区鳝鱼滩中游部分区域,对这里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水鸟活动区域明显缩小。区内互花米草最多时超过3000亩。

2.jpg

治理之后,湿地上大片互花米草不见踪影。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深60厘米滩涂中,最深达1米。它繁殖能力超强,每平方米可结出几百万粒种子,还能通过根状茎和断落植株进行繁殖。

为抵御风浪、保滩护堤,我国1979年起引入互花米草,并在1983年到1986年大范围推广。不料它们疯狂扩张,造成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目前,互花米草已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胁性100种外来生物名录,中国是受其危害最严重国家之一。

3.jpg

湿地的水鸟在觅食。

面对这个“超级入侵者”,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决不手软。2008年起,保护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有效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

割除法、围堰水淹法、生物替代法、块状人工翻除法等方法一一上场,然而互花米草太“顽固”,加上资金不足,造成治理效率低下。

2018年,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试点。为此,保护区邀请中国科学院刘兴土院士等专家,就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问题进行座谈。专家们热烈探讨,结合对闽江河口多年的研究经验,最终制定最适合的互花米草治理方案。

4.jpg

湿地整治区补种本土植物。

这个方案的内容为:在互花米草连片入侵区域,采用特制旋耕机“刈割+旋耕”的方法进行除治;在零星区域,采用人工挖除方式进行治理。治理后的区域,保留部分光滩供水禽觅食栖息,剩余区域种植红树林、芦苇、短叶茳芏、海三棱藨草等,丰富植物多样性。

2018年至今,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按此方法,利用非候鸟迁飞季节,快速推进互花米草治理,累计治理面积达1810亩,种植红树林、短叶茳芏、海三棱藨草等植物1300亩。如今,治理区内的害草基本消除。

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