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福建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5)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来源:自然资源部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1-10-17 16:22:28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案例。2021年10月14日下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这些案例是从相关部委、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益组织等单位推荐的127个案例中遴选而出,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为此,我们开设《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专栏,介绍案例。本期介绍“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案例情况,敬请关注。

摘要

福建省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草木不存,红壤遍露,山岭一片赤色。“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其水土流失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影响之大居福建省之首。

长汀人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立党政领导挂钩责任制,实现政策资金倾斜。创新治理理念和技术,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创新封禁护林、社会参与和激励保障机制等。

长汀人民用成功实践总结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长汀县从水土流失重灾区转变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帜,2018年成功摘掉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成为全国学习推广的典范。

一、引言

长汀(古称汀州),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是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53万,土地面积3099平方公里。由于人类活动、地形地貌、气候变化、历史变迁等原因,长汀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长汀县和陕西长安、甘肃天水并列为全国三大水土流失区,其历史之长、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均居福建省之首。

640.webp.jpg

图1 1984年河田镇朱溪村原貌

二、问题

据1985年遥感普查,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达974.67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土壤侵蚀模数达5000-12000吨/(平方公里·年),植被覆盖度仅5%-40%,地表温度可达70多度,堪称“火焰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退化,维管束植物不到110种,鸟类不到100种,珍稀野生动物逐渐消失濒危。“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640.webp (1).jpg

图2 1985年河田镇露湖村景象 

640.webp (2).jpg

图3 旧生活环境写照

三、措施

长汀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山施策,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

(一)山地植被恢复模式

一是草灌乔混交治理。在光山上直接种树,由于地表缺少草木覆盖,夏天温度高,树木难以存活。长汀采取以工程促生物,以生物环保工程及人工客土施肥和先种草灌、再种乔木的多树种草灌乔混交模式,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加快了植被恢复。在治理技术路线上,大力实施“等高草灌带种植”、陡坡地“小穴播草”等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成功治理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66.9平方公里。

640.webp (3).jpg

图4 等高草灌带实施流程

二是“老头松”施肥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差的中、轻度水土流失山地,马尾松林分密度在120株/亩以上的林地,通过抚育施肥改造,促进“老头松”生长,促长其它伴生树草,达到植被恢复目的,成功改造“老头松”138.04平方公里。

640.webp (4).jpg

图5 “老头松”施肥改造

三是封育管护治理。对高山远山人为活动较少和已治理的631平方公里有林地进行补植施肥,让大面积植被进行自我修复,严格执行“十个禁止”封山育林县长令,实行“林长制”,建立燃料补助制度,优先解决封禁区群众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从源头上杜绝了对植被的破坏,累计发放燃补资金5100多万元,受益人口达47万人次。

640.webp.jpg

图6 封育改造

(二)茶果园生态治理模式

一是草牧沼果循环种养模式。在低矮山丘陵地,鼓励群众进行开发性治理,以油茶、果、牧、畜为主体,以草为基础、沼气为纽带,形成植物、动物与土壤三者链接的良性物质循环和能源结构,沼液作果树肥料,达到零排放、无污染,既治理水土流失又增加经济收入,全县新增茶果园面积22.83平方公里,新增油茶面积78平方公里。

640.webp (1).jpg

图7 草牧沼果循环种养模式

二是茶果园坡改梯工程。对顺坡种植及梯田平台不达标的茶果园进行改造,做到前有埂、后有沟,并在田埂种草覆盖,田面套种豆科植物,达到泥沙不下山,雨水不冲埂的效果,全县实施坡改梯工程15.22平方公里。

(三)崩岗综合整治模式

对山体比较稳定的崩岗采用“上截、下堵、中绿化”办法进行综合整治,即顶部开截水沟引走坡面径流,底部设土石谷坊拦挡泥砂,中部种植林草覆盖地表;积极探索崩岗开发治理模式,通过“削、降、治、稳”等措施,崩岗区变成层层梯田,栽满了杨梅树,套种了大豆、金银花等季节性作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实现,累计治理崩岗1417座。

640.webp (2).jpg

图8 “三位一体”崩岗治理

(四)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治理模式

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系统治理,实施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地绿化”,因地制宜选取具有生态、景观、亲水功能的沟渠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结合进户、河道周边网路建设生态休闲观光道路,构建“绿水相间、绿带成网、绿环村庄”的水美乡村,成功创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45条、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省级生态乡镇17个、省级生态村63个、市级生态村195个。

640.webp (3).jpg

图9 三洲丘坊清洁型生态小流域

(五)生态提质提效模式

一是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对已治理水土流失区,树种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林地,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和补植修复,实施阔叶化造林,构建以水源涵养为主的复合生态系统面积133平方公里。

二是实施生态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田经济、林下经济、花卉经济等生态农业,长汀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93家、家庭农场2698家,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78万亩,参与林农户数2.15万户,年产值28.2亿元,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四、成效

(一)生态治理见成效

2020年,长汀县累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760.8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降为6.7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3%,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79万立方米,湿地面积达3513公顷,空气环境质量常年维持在Ⅱ级标准以上,国、省控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640.webp (4).jpg

图10 河田镇游坊村治理成效

(二)生物多样重恢复

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维管束植物从治理前的110种增加到340种;茂密的植被涵养了水源,也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庇护所,鸟类从不到100种恢复到306种,消失多年的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苏门羚、豹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纷纷重新回到山林。

(三)绿色产业促发展

2020年通过生态观光、森林旅游、绿色休闲等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年产值11.6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49元,年均增长10.7%,2017-2020年连续四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

640.webp (5).jpg

图11 策武镇南坑村生态旅游区一角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