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福建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福建生态环境专场发布会(图文实录)(2)

来源:人民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30 18:49:36

1.jpg

新华社:近年来,福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此,生态环境部门如何主动融入并做好服务?谢谢!

许碧瑞:衷心感谢您对服务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重大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职责所在。我们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守住守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底线的前提下,全力服务和保障重大项目又好又快落地,尽责履职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源头引导,促进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项目装备技术工艺不先进、选址布局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就存在先天缺陷,就缺乏生命力,就难以可持续发展。我们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思路,全链条加强源头引导。宏观上,定方向:编制完成全省“三线一单”,将全省“网格化”划分为791个优先保护、835个重点管控、135个一般管控单元,在空间布局上明确、规范各地产业发展方向。中观上,优产业:推动重点流域海域区域规划及其规划环评全覆盖,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微观上,严准入:认真识别并避让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同时要求新上项目装备技术工艺先进、清洁生产水平高、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牢牢守住环境准入门槛。

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促进营商环境更加优质。统筹“放、减、并、优、联”。“放”是审批权限能下放的都下放,差异化实施环评审批权下放,能由市县审批环评的项目都由市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不应该下放的坚决不放,防止上马高排放、高污染或者污染转移项目。“减”是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环评审批范围减少约80%,办事环节和报批材料也大幅压减。“并”是并联把关、窗口合并、打包审批,“多窗对外”并为“一窗对外”;对点多面广、相同类型的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打包”审批,防止大量小项目单独报批耗时耗力耗钱。“优”是流程优,统一标准、时限、流程,全省环评审批实现“四级四同”,审批时限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以内。“联”是成果共享、质效联动,对符合规划环评的项目,具体项目环评内容和要求适当简化、瘦身。特别是今年来又出台3批次31条惠企纾困一揽子政策,助力项目加快建设生产。

三是深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严管优服更加精准。坚持放得下、管得住、服务好,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机制,针对不同项目、行业、排污类型、建设阶段等,实行差异化精准监管,推动环评要求从“纸面”落到“地面”。不断提升治污水平,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企业进一步强化减污降碳,落实区域削减措施,促进增产不增污甚至减污。不断净化环评市场,构建全省“1+10”环评质量考核一张网,强化行业自律,重拳打击环评文件粗制滥造,提升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水平,为项目提供更优质的环评服务。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促进更多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好项目、金娃娃尽快落地。谢谢!

柯宜达:谢谢许碧瑞厅长,请继续提问。

1.jpg

人民网:多年来,福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保持全国前列。请问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践中,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打出新章法、打进群众心坎里?谢谢!

1.jpg

徐威:感谢人民网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福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出台总体实施方案,分领域制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等标志性战役作战方案,分年度细化行动计划,推动污染防治攻坚落深落细落实。具体到实践中,可以归纳为:把握“三个维度”、实施“四大工程”、实现“五大美丽”愿景。

首先,“三个维度”是方法策略。一是持续保持力度,对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锚定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不动摇,咬定群众身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放松,精准发力、持久用劲,巩固和拓展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成果,久久为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二是持续延伸深度,以人为本,敢于触及污染防治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系统推进,更加注重源头治理,通过实行“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三是持续拓展广度,将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向九龙江流域拓展,将黑臭水体治理从设区城市向县级城市、乡镇农村延伸,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扩面提质增效。

其次,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是实现路径。在蓝天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强化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协同治理,持续实施一批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石化、制鞋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为空气质量改善腾出空间。今年1—8月,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稳定,PM2.5浓度1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约14%。在碧水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的统筹推进,加快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筼筜湖等美丽河湖建设,全面提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水平,推进省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巩固提升市县级水源地水质并深化农村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900余个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进一步实现水清、岸绿。今年1—8月,全省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97.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在碧海方面,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健全入海排放口“查、测、溯、治、管”模式,推进海漂垃圾治理常态化、长效化,谋划实施漳州东山湾与诏安湾、平潭君山片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厦门岛东南部海域等一批群众亲海乐海的美丽海湾。在净土方面,紧盯农用地、建设用地“两块地”,推进68.6万亩耕地安全利用,对2.9万亩耕地实施严格管控,全流程动态监管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情况,确保群众“吃得安心”“住得放心”。加快推进一批无废城市建设和无废集团试点,全省危废安全处置率100%,涉疫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未发生二次污染。

最后,“五大美丽”是愿景目标。在“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五大美丽”为主要载体,全力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福建,让八闽百姓在更加洁净、更加清新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美在城市,提升人居环境,山水相融有聚力;美在乡村,推动土净田洁,诗画田园有活力;美在河湖,守护水清岸绿,景秀文兴有生力;美在海湾,实现人海和谐,滩净海碧有魅力;美在园区,加快绿色转型,低碳智慧有动力。总之,就是要成就“清新福建、人间福地”的美丽愿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谢谢。

柯宜达:谢谢徐威副厅长,请继续提问。

1.jp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重大改革举措。中央已经对福建省开展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二轮省级督察也实现全覆盖。请问,目前整改推进情况如何?这过程当中都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谢谢。

许碧瑞:衷心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关注和支持。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党和国家重大的体制创新和重大的改革举措,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中央对我省已先后开展了两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也已组织开展了两轮省级督察。在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指示批示,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生态为民、坚持严的基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坚持全面彻底整改,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第一轮中央对我省督察的72项整改任务绝大多数已经完成,剩余个别事项正在进一步完善;第二轮中央督察的38项整改任务已完成过半,其余任务正在加快推进。省级两轮督察明确的450项整改任务已完成六成以上。

通过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取得几个方面主要成效。

一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落地、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省上下高度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持续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察有力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研究部署、组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已经成为常态,相关部门协力抓环保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有力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整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解决群众身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受到群众点赞。比如,前些年,福州城区内河黑臭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福州市结合督察反馈的内河水质问题整改,打造沿内河水系的生态空间,建成串珠小公园1200多座,滨河绿道550多公里,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再比如,厦门市结合督察整改,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持之以恒推进筼筜湖治理,打造最美“城市会客厅”。

四是通过举一反三全面推进我省深化生态省建设。我省坚持抓整改、带全面,统筹推进蓝天、碧水、碧海、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居全国前列;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39项改革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五是助力我省加快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督察倒逼地方党委政府更加坚定自觉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我省一批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升级,一批绿色产业得到加快发展。比如,宁德市借力督察整改打响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清退、改造、升级传统渔排,“海上田园”奏响新乐章;福州市抓住督察整改契机,打造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着力破解垃圾资源化难题,成为一张助推“双碳”的绿色名片。

在推进督察和整改工作中,我们有几个深刻体会: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省委和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抓、负总责,带头包案抓推进,其他省领导分工包案抓整改,市县党委政府领导具体抓落实,为督察和整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为民、依靠群众。督察和整改过程奔着问题去,建立顺畅的信访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受理大量群众信访件,助力找准抓住盯紧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推进整改落实,公开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做好督察和整改工作的坚实社会基础。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依法依规。督察和整改要敢于啃硬骨头,对问题紧盯不放、一盯到底,确保全面彻底整改,坚决杜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同时要坚持依法依规开展督察和整改,坚决查处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形成强大的震慑。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部门联动、营造合力。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标对表、落实责任,牵头部门尽责、配合部门履职,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同心协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才能确保问题一件一件有效解决、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位,信访投诉“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督察和整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柯宜达:感谢许碧瑞厅长的详尽解答,请继续提问。

1.jpg

福建法治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福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坚持以出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1.jpg

郑彧: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长期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严格执法监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要在三方面发力:

第一是坚持铁腕执法。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问题,坚决予以打击,努力做到“民有呼、我有应、事有办、忧有解”。比如,对群众投诉的日常问题,坚持紧盯不放,畅通投诉渠道,快速现场核查,及时回应关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对隐藏较深的违法问题,坚持严查不怠,连续八年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清水蓝天”专项行动,共查办环境行政处罚案件2.8万多起、处罚金额16.4亿,移送行政拘留1911件、涉嫌犯罪952件。对涉及面广的疑难问题,坚持攻坚不懈,持续深化“治重化积”,连续五年联合省直六部门开展集中攻坚,全力推进积案化解。

第二是推行柔性执法。在严管的同时,注重融服务于监管中,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比如,在常态监管中,依托省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提供环保课堂、预警提示、整改互动、专家问诊等“云上服务”,精准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在现场检查时,将守法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通过远程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同时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实行“差异化”执法,对无主观恶意的企业审慎采取措施。在问题整改后,通过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机制,及时指导帮助企业修复信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上述相关做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全国推广。

第三是注重高效执法。着力完善执法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规范精准科学执法。比如,通过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和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应用移动执法系统,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和基准,推进了执法规范化。通过建成全省生态云平台,对2909家重点企业实行远程监控和实时预警,综合运用走航车排查监测、无人机空中巡查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推进了监管智能化。通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1.7万个网格单元、配备1.8万多名网格员,打通了环境执法监管“最后一公里”,推进了巡查网格化。

这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环境执法总队还荣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深入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更好守护环境安全。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柯宜达:谢谢郑彧先生,请继续提问。

1.jpg

央广网:福建坚持生态立省,持续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打好碧水保卫战。具体有哪些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进展?

徐威:感谢央广网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水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把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组织推动福州西湖清淤、厦门筼筜湖治理、闽江、九龙江、木兰溪等流域治理。这些都为我们切实做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最坚定的决心和强有力的举措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碧水保卫战取得积极进展,百姓身边的清水绿岸明显增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我们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落实治水责任。修订出台《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设区市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并作为河长制的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实时发布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状况,强化压力传导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

二是强化系统治理,保护流域生态。实施闽江、九龙江、木兰溪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夯实碧水攻坚“十百千”工程,推进福州、厦门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带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实现强基固本。

三是强化监测监管,推进精准治理。在全省设置了480个国省控、433个小流域和1100个乡镇交接断面,实现监测全覆盖,并依托生态云平台,实施流域“一张图”精细管控,对水质异常波动等问题,快速响应、精准溯源、靶向治理。

四是强化资金管理,实现正向激励。省级财政2015年以来累计安排72.1亿元用于流域生态补偿,连续5年安排小流域“以奖促治”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用于大小流域、农村黑臭水体等治理,“十三五”推动201个断面水质提升,实现大河清、小河畅。

五是强化风险防范,确保水源地安全。强化对重点湖库监测和水华防控,完成147个县级以上水源地的“划、立、治”并向908个乡镇延伸,组织开展11682个农村饮用水保护范围的划定并同步开展整治,牢牢守住水源地生态安全边界。

在具体实践中,以福建的母亲河——闽江为例,对闽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做个介绍。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聚焦老百姓身边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进全流域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水源地保护,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水生态产品、亲水空间。今年1—8月,闽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9.3%,其中Ⅰ~Ⅱ类水质比例为79.9%,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6个、21.2个百分点。我们坚持系统治理观念,从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努力抓好闽江大保护大修复,在闽江流域强化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移动源“多源齐控”,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水电站清理整治、排污口排查整治、畜禽水产养殖专项治理、工业园区污水提升治理等,巩固提升全流域的整体工作成效。我们坚持对标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对破坏流域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闽江水生态环境。同时,推进闽江流域各地实施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再生水循环利用等工程示范,打造美丽幸福健康新闽江。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结合区域、流域及行业特点,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总抓手,“一河一策”系统梳理问题清单,强化对策措施,一项一项攻坚解决,切实将碧水保卫战引向深入,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流域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努力向人民群众交上“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满意答卷。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柯宜达: 谢谢徐威先生,请继续提问。

1.jpg

海博TV:生态环境治理,一头连着环保领域有效投资,另一头连着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强化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带动,点燃绿色引擎,打造绿色经济新增长点,做大“金山银山”?谢谢!

郑彧: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面推进各领域污染治理项目,广度上由点到线并向面拓展延伸,深度上更加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同时拉动有效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清新福建”金字招牌、促进福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标准更严、要求更高,也就意味着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要更深入、更精准、更系统。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推动项目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强化“三个导向”,精准谋划项目。一是目标导向,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等既定目标任务,细化研究谋划支撑作用大、环境效益显著的项目;二是问题导向,围绕提升环境质量、落实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等,积极谋划社会关注度高、急需治理的项目;三是民生导向,围绕城乡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重大战略,统筹谋划流域区域环境整治等带动效果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

二是构建“三个机制”,精细推进项目。一是项目引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地方,加大财政正向激励。二是齐抓共管,强化与其他职能部门协作,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金融参与”的项目联动机制,全省上下一盘棋协同推进。三是多元对接,构建政策支持、融资服务、专家智库、技术转化、项目对接、第三方服务等六大平台,促进政银企商学产融合作,更好服务项目落地见效。

三是鼓励“三个方向”,精心培育产业。一是研发创新,聚焦市场需求和技术瓶颈,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攻关,研发新技术新装备。二是龙头引领,既鼓励强强合作,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骨干企业,又扶持中小企业打造“单项冠军”或“小巨人”。三是集群发展,推进链式招商,引导关联产业、配套企业集聚,打造一批环保产业园、产业基地。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策划实施了260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2900多亿。“6.18”海创会期间,还举办生态环境项目成果发布会,展示推介了一批生态环境项目成果、前沿技术和金融产品。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项目工作法,让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绿水青山,转化成更多的金山银山。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柯宜达:谢谢郑彧先生,我们再来一个问题。

1.jpg

海峡通讯:发展要安全,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持续扎牢制度笼子,不断完善防范措施,来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许碧瑞: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生态环境安全不仅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是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根据省委和省政府部署,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守住守紧守好生态环境安全红线底线,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范基础。组织开展全省重大环境风险企业调查,建立完善重大环境风险企业“一企一策一档”,进一步摸清企业环境安全隐患风险底数。同时,突出重点,紧盯饮用水源地,组织摸清全省流域环境风险底数,推动各地编制“一河一策一图”,强化流域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二是持续开展日常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生态环境部要求,过去几年我们常态化组织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通过企业自查、市县抽查、省级督导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就组织排查企业、园区等1946家,推动企业在建设应急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切实化解环境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三是持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制度。全省生态环境部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备妥人员、物资、车辆、装备,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均能严格对照“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即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科学妥善处置突发问题。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继续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抓细抓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柯宜达:谢谢许碧瑞厅长。今天的现场答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各位领导的解答。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