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广东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引一湖清波 调一方水脉|“北建库南建闸”治水理念催生大气白云湖

来源:广州水务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5-16 21:08:51

白云湖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调伏水脉的重任:贯通河网,汛期调洪,治理水涝,同时为石井河及周边多条河涌进行生态补水,将“云湖映月”的美景,点缀在星罗棋布的村落之间。

它是广州北部水系举足轻重的引水工程

它是广州首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在这片碧波水域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且听水务君从四个“一”

娓娓道来...

一水库 联控六涌水患

北建库、南建闸,这是白云湖开挖前,广州依照山峦水势所作出的宏观治水方略。“北建库”是指广州北部地势高,落差大,河涌水流湍急,遇雨则水位暴涨,逢旱则干涸发臭。因此,在北部修筑像白云湖这样的水库,雨季可防涝,旱季即补水。一片大湖,可以起到调伏干湿平衡的作用。

“北建库”的理念,需要大气有力的水库支持。因此,白云湖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市中心最大的人工湖。

它的湖区广阔,偏分东西,东湖比西湖略大一些,中间一片湿地,承托着京广线大动脉;占地2.07平方公里,水面1.06平方公里,湖岸长8183米,串起夏茅、环滘、大朗、滘心、红星、大冈6个村,是荔湾湖的3.2倍、东山湖的5倍。

白云湖作为“北库”,总揽一方水系的能力得益于原来的地形。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陈曙东说,这片湖原来是大片鱼塘、菜地,属河网地带,夏茅涌、环滘涌、均禾涌、滘心涌、鸦岗涌、海口涌以及众多不知名小河涌在此汇集,经石井河流入珠江。

“白云湖的开挖,将这些小河涌联系起来,通通纳入白云湖水系控制范围。”陈曙东说。防洪排涝控制区域统揽石门(井)街、白云湖街等区域,一直延伸到珠江边,足足有26平方公里。

“北建库”的理念催生了白云湖

然而,这偌大的一库水

既无生命,也无意识

到底是如何调节旱涝平衡的呢?

“水系”

是白云湖治水的最大关键

一湖泊 调顺一方水系

“水系”是一个系统性概念, 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组成的网络,网内水体彼此影响,相连相生。白云湖统揽多条河涌,相互间以水利工程连接,其中包括广和泵站、引水渠、东西湖区、水闸泵站四大主体,以此对周边河涌进行生态补水以及区域雨洪调蓄。

白云湖通过广和泵站从珠江西航道取水,经过4.7公里引水明渠,先进入白云湖的西湖区域。然后,湖水会穿越京广铁路下方的湿地,再进入东湖——以这种方式进入白云湖的珠江活水,每天达几十万立方米之多。

珠江水来到湖区后,会通过分水水闸,为相连的石井河及其流域的环滘河、海口涌、滘心涌和鸦岗涌等多条支涌补水,从而让河涌水系得以调和,水质和生态得到修复。

“这些水闸都是补水与防洪双向的。在雨季,如果周边区域出现水浸的情况,白云湖也会开闸纳洪。”陈曙东说,这就是白云湖的雨洪调蓄功能。不仅如此,白云湖还修建了连通周边村庄菜田的水渠,可以在旱季灌溉菜田果林,惠及周边村民。


除了水利工程之外,白云湖东西湖以及人工湿地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活水入湖,流速减慢,水中杂质得以沉淀。此外,在引水明渠、东湖崇廉园和西湖湖滨缓流区,还布置了水体围隔、沉水植物和鱼螺控制等措施,构建清水态草型生态系统,也造就了白云湖水清草绿、湖天一色的生态美景。

除了水利和景观之外

拓展水文化

是白云湖的又一项历史使命

一龙舟 传承百年文化

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张敏表示,白云湖规划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构建山湖生态骨架,实现基础水利功能;第二步,满足调度运行管理需要,并具备最基本的公共场所休闲服务功能;第三步,拓展生态休闲和岭南文化游览功能。

谈起白云湖水文化,龙舟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白云湖被龙舟之乡包围,周边的鸦岗、夏茅、大岗等村都是龙舟文化特色村。

为此,湖区还特地在东湖水域预留了小型龙舟赛道,方便村民训练。为了让龙舟能够从石井河直接进入白云湖,石井河泵站还设计了船闸——就像三峡库区的船闸一样,龙舟通过船闸“一级跳”,从石井河直接“跳”进白云湖,在宽阔的湖面上一展风采。

每当端午节来临,村民击鼓赛龙,地点会设在石井河上。这几年,白云湖持续对石井河等周边河涌进行生态补水,让水质得以改善。2011年起,中断了20多年的大型龙舟竞渡重返石井河,让居民重新感受到龙舟文化的魅力。

白云湖西湖

有一座清朝道光年间重修的滘心南堤水闸

闸边屹立着130年历史的滘心乡堤基宪示牌

讲述着白云湖前生的水利故事

力证广州人治水的脚步从未停止

一水闸 讲述百年故事

滘心乡堤基宪示碑,碑身为花岗岩石质,高148.5厘米、宽80厘米、厚11厘米,根据碑记中“光绪十三年八月初十日”的立碑时间计算,距今已有130岁高龄。

根据碑文记载,光绪年间,滘心村一些村民投诉,南海亭冈村(现红星村)梁明远等侵占堤基,石井太平社学的乡绅禀请番禺县进行查处,发现梁明远等人侵占堤基情况属实。在县府的审理后,梁明远等人承认错误,将所占的基脚田亩退让,任由滘心村立界,以求撤诉。为了防止事情再次发生,番禺县正堂立碑以昭告大众。于是,就有了这方镇守百余年的滘心乡堤基宪示碑。

“立碑的行为,说明了我们的先民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之深。”在长期深耕白云的文化研究者冼永成看来,这方石碑具有将破坏水利行为昭告大众、警示后人的作用,其保存完好,也从侧面体现了广州人从古至今、传承不变的重视水利的优良传统。

在滘心乡堤基宪示碑旁边,便是滘心南堤水闸。站在绿道上,远远望向湖面,滘心南堤水闸就如一道城门耸立在深水中。左右两堵厚实而古旧的“城墙”犹如宽厚的双翼,拥护着中间一道控制着水量的老闸门。

古水闸位于滘心涌旧水道上,也是原滘心村民去往石井趁墟的必经之路。水闸宽6米,佐铺5条大石。相传,闸门原为坤甸木制作,重达百斤,上世纪70年代更换为水泥闸门。水闸始建年限尚待论证,据了解,白云湖开挖前,此闸仍在发挥着作用。


水闸是堤坝的一部分。目前,古旧的堤围只剩下一小段。堤围所在的滘心村北靠流溪河,地势低洼,雨季容易引发涝灾,对周边村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村里才会兴修水利,在水道筑堤设闸,抵御洪涝

在古时,白云以农耕为主,水利无疑是民生头等大事,这座水闸、这方石碑,正好见证着广州人治水不息的努力和决心。

这片湖

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润泽着方圆几十公里的水土

它既是务实的

也是美丽的

如广州这座城市的品性一般


编辑:Athen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