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广东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推行全流域治理新模式 深圳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方胜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6 10:55:15

四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可能只是短短一章,却让深圳从一个南海之滨的边陲农业县,成长为蜚声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水”问题也伴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剧增而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从城市发展早期到“双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深圳的水资源经历着从紧张到充足再到“双水源”保障的过程,水环境经历了从原生态到污染再到逐步恢复生机的变迁。在经济特区建设的大潮中,深圳水务人奋勇争先、务实求真,在全国率先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率先实现河长办、治水办、海绵办、节水办“四办合一”,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用实干和作为,书写了南粤大地上的华彩篇章。

1269c087-c516-4d6c-a776-1300f8c2202d.jpg.jpg

经过连年的治理,今天的茅洲河再现水清岸绿,成为深圳水环境显著改善的典型代表。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体制破冰:在全国率先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在建立伊始就得到了飞速发展。经济飞升、人口激增,用水量也随之剧增。仅1980—1990年十年间,深圳全市年用水量就增长了43倍。

可是,本应加强甚至超前发展的水利却被忽略了——深圳水利局几经撤建,时有时无。“来场洪涝旱灾就成立,灾害过后就撤了,有时用三防办来顶一下。”原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李长兴在研究历史资料后感慨道。

经过1988—1990年的3年大旱,加之经济高速发展污染了河流,深圳成为全国7个缺水最严重城市之一。而仅1993年6月16日及9月26日两次洪灾,就造成了经济损失46亿元,死亡25人。

接踵而来的水荒和洪灾,将国土部门搞规划,建设部门建设施,城管部门管企业,水利部门只剩水资源开发和防洪排涝,“四驾马车”分头跑的体制弊端暴露无遗。

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水利部门,改革势在必行。要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供水防洪体系,就需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职能分散的局面。在参考香港水务管理的经验基础上,1993年7月深圳水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将原水利局、城管办、规划国土局、建设局行使的管水职能归并水务局统一行使。这是中国第一个城市水务局,它标志着崭新的一元化管水体制从此在我国生根发芽。此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也都成立了统一管理水事的水务局。

2004年,时任深圳市长李鸿忠提出“治污先治政”,是年7月—9月,市政府先后将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城管局直属的排水处划归水务局。至此,深圳水务一体化又迈出关键一步,真正实现了“一龙管水”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污水治理职能整合到市水务局,实现了全市水务“一盘棋”,全面覆盖上水、中水、下水。

“水利”改为“水务”,不仅是一字之别,而是治水观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职能的拓展和责任的增大。此后,如灵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搞综合经营壮大水利经济、建立商品水价格体系、改革人才结构和任用体制……许多举措在全国都属于率先开展。

迈入新时代,深圳准确把握习总书记提出的治水管水“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为主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为主”的内涵,深刻认识我国治水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改变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工作倾向和工作方式,加快从“以建为主”转变为“建管并重”。2019年,深圳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市水务局实现了河长办、治水办、海绵办、节水办“四办合一”,建成了目前全国唯一的“大水务”平台,成为全国涉水业务最广的水务部门,并提出从单一的功能性治水向全要素系统性治理模式转变,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从部门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推动形成部门联动、区域协同、全民参与的治水新格局。

未雨绸缪:“双水源”保障坚实支撑“双区”建设

深圳滨海多山,没有大的湖泊和江河,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源短缺问题由来已久。自1989年秋开始,深圳连续3年降雨稀少。特别是1991年,深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60多万人因水而困,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深圳干旱缺水的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1992年,国家水利局专门组织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到深圳调研,形成的报告报经国家水利部、建设部审查,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整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解决深圳市供水水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境外引水。”

199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自惠州境内的东江取水,兴建东江水源工程。随后,东江水源一期工程得到广东省、水利部以及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并被广东省确定为“九五”重点建设项目。至此,除1965年建成的自东莞境内东江取水的东深供水工程外,深圳另一个大型境外引水工程——东江水源工程正式上马。

在东江水源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无不呈现出忘我的奉献精神。广东天气热,工地上生活条件差,建设者们默默奉献,忘我工作,甚至春节都不休息。建设高峰期时,近60个施工单位的上万名建设者们,餐风露宿、昼夜奋战,在南粤大地上用心血与汗水筑起了一条绿色水带。

2001年12月28日,东江水源一期工程通水运行。清澈甘甜的东江水,从惠州市水口镇的东江和马安镇的西枝江两个取水口,由两级泵站提升,经松子坑等水库调蓄后,奔流西下200多里,流进鹏城的千家万户,滋润着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

更可贵的是,在东江水源工程建设之初,深圳人口不到400万,但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深圳水务部门在规划建设一期工程时,就科学预测了多年以后的供水形势,提前谋划二期工程,预留了一倍的引水规模。2006年8月5日,东江水源工程二期开工,2010年11月26日建成通水。

目前,东江水源工程年供水量占到深圳境外引水总量的二分之一,支撑了全市四分之一左右的生产总值,满足了全市近一半人口的用水需求,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务保障。目前,全市以东江水源工程为主线,已建成东、中、北三大跨境引水干线和若干支线,基本形成了“长藤结瓜、覆盖各区、分区调蓄、互联互通”的水资源调配网络。

而当东江水资源利用率日益接近饱和,从珠江支流西江引水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也得到国务院批复,并于2019年5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

该工程输水线路全长113.1公里,设计多年平均引水量为17.8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供水量为17.08亿立方米,其中深圳将获得8.47亿立方米。这一重大水利工程是关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将有效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缺水问题。借此,深圳将形成东江、西江“双水源”保障的新格局,为“双区”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战略支撑。

05425940-13d6-4697-996c-2b045e0768ca.jpg.jpg

经过连年的治理,大沙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绿水青山: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

深圳是全国面积最小、产业最密集、人口密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深圳高速发展过程中,曾经清澈的河流日渐污染。据统计,2016年初,深圳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数量居全国36个重点城市之首,另有各类小微黑臭水体1467个,纵横交错的 “臭水沟”“墨汁河”,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道道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道路。

2015年底、2016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水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未来几年最大的惠民环境工程,实施“治水十策”和“十大行动”,全面发力打一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持久战,为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水平,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支撑。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不能割裂开来、各自为战。深圳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的污染防治指挥部和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王伟中和市长陈如桂带头领最重的任务、啃最硬的骨头,分别担任市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治理难度最大的茅洲河、深圳河市级河长。其他市领导担任观澜河、龙岗河、大沙河等市级河长。深圳市政府还成立了水污染治理指挥部,构建由市治水办、市直相关部门、各区组成的“1+8+12”的组织体系,建立责任清单,统筹推进治水工作。全市共落实1057名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和647名湖长,层层压实责任。深圳积极探索的党政主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水机制,着力破解“部门分治、各自为战”的问题,为水污染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治水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深圳创新推行全流域治理、大兵团作战的新模式,达到系统治理的效果。在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排水管网施工过程中,完成污水管道铺设702公里,单日敷设4.18公里、单周敷设24.1公里,创造全国纪录。高峰时期,全市治水战线共有参建人员6万多名、设备1.3万台。

深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用4年补齐了40年的污水处理设施欠账,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Ⅴ类及以上,五大河流全面达标,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探索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超常规治水的新路子。

十八大以来深圳新作为 积极打造节水型社会

深圳市内无大江大河流过,全市约80%的水源从市外的东江引入,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常住人口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65立方米,远低于世界上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临界值,属资源型缺水城市。

为了城市长远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积极探索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破解城市发展的水难题。2013年,深圳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授予“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全市以建设国家节水型城市和社会、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为契机,将万元GDP用水量等节水指标纳入全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力抓好节水管理工作。

2019年,全市万元GDP取水量由2015年的11.37立方米下降到7.93立方米,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并高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第二次复查;南山区、福田区成为县域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高标准建设海绵城市试点

随着城市超常规发展,深圳环境承载能力先天不足与高度发达的经济行为之间的失衡日益突出。深圳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2016年,通过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三部门联合评审,正式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在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及广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市以光明区凤凰城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在全市域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治城”相融合,通过“政府引领全部门、规划指引全覆盖、技术支撑全视角、项目管控全方位、广泛参与全社会、以点带面全市域、布局建设全维度”的“七全”举措,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常态化、法制化、标准化、社会化”,在全域同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近21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1%,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目标。我市创建的“全部门、全覆盖、全视角、全方位、全社会、全市域、全维度”的海绵城市推进模式,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高分通过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终期验收。

95e1d80c-9a1f-4ba9-bddc-1148dc5d6788.jpg.jpg

人才公园通过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

全面补齐管网缺口实现正本清源

由于历史原因,深圳原特区内、外二元化政策造成发展不均衡,水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多。据排查统计,2015年全市污水管网缺口达5938公里,雨污不分的小区、城中村有1.2万个以上,污水处理设施东西部分布不均衡,出现“吃不下”和“吃不饱”并存的局面。

水环境污染病症在水面、病根在管网。为了实现从源头治污,深圳狠抓环节治理大贯通,针对水环境基础设施巨大历史欠账,以水质净化厂为中心,打通“断头管”、补齐“缺失管”、修复“破损管”、疏通“堵塞管”,努力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深圳建成污水管网6275公里,同比增加3.5倍;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3650个,同比增加9倍。同时开展总长195公里的342个暗涵整治和总长12.5公里的34个暗涵复明,使皇岗河、凤塘河等一批20多年恶臭难闻的暗涵从排污通道变为清水通道。

2019年以来,深圳还创推“专业排水进小区”,努力做到源头全分流,将雨污管网延伸到上百万栋建筑,逐栋逐户收集污水,实现从“治标式末端截流”向“治本式源头分流”转变,打通排水管网管养“最后100米”。

深圳水务发展大事记

1993年7月,深圳撤销市水利局,以原水利局及给排水指挥部为基础组建全国第一家水务局,在全国率先打破“多龙管水”的传统格局。

1996年11月,深圳市东部供水水源工程开工,正式拉开了“深圳生命线”——东江水源工程的建设序幕。

2004年-2005年,市政府相继将城市排水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务执法职能划归市水务局,全市涉水事务管理在机构和职能上基本实现一体化。

2013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颁发《关于印发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3〕17号),明确全市分2个阶段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第一阶段,利用3-5年时间,对用户龙头水水质下降明显、管网漏损严重的居民小区用户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实施完成基础上,继续扩大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范围。

2016年1月,深圳召开全市治水提质攻坚战动员大会,签署治水“军令状”,标志着深圳治水提质攻坚战正式打响。

2017年5月,深圳正式印发《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市建立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

2017年7月,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四期工程全面完工。至此,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从1982年4月2日谈判工作正式开始已跨越35个春秋,深圳河经过一期到四期的联合治理,防洪、河道水质及生态安全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2018年9月,深圳遭遇35年以来最强台风“山竹”,全市按照防台风防汛Ⅰ级响应,开展防风救灾和灾后复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实现全市零死亡。

2019年1月,深圳召开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书记王伟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将2019年定为“水污染治理决战年”,要求在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基础上,2019年年底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巴掌大的地方都不能有黑臭水体”。

2019年6月,为贯彻省碧道建设战略,深圳出台《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深圳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高质量建成1000公里碧道,让每一条河流成为城市亮丽名片和市民休闲胜地。

截至2019年12月,全市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五大干流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V类及以上标准。

2019年12月,茅洲河碧道试点段2.1公里示范段正式建成,全市其他15个碧道试点段全面推进,标志着深圳水污染治理走进治水与治城相融合的新阶段。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