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海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海南做好“水文章” 激发“水动力” 推动水网建设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30 10:08:29

1.jpg

红岭灌区工程总干二标2号渡槽横跨在田间地头之间。 袁才 摄

2.jpg

建设中的五指山市新春水库。阮琛 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当今,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水的生态作用日益重要,并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

海南岛上3526条河流纵横交错,降水资源丰富,但中间高四周低的岛屿型地貌决定了海南岛自然水系蓄水能力弱,且水资源时空“错位”,制约了海南的人口、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发展。

《海南省总体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海南“五网”基础设施,水网建设作为“五网”基础设施之一,肩负着服务于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的重大使命。2019年,《海南水网建设规划》发布,提出我省正在将全岛作为一个城市来谋划,按照“一盘棋”统筹思路,海南将加快建立水利枢纽,连通水系互联互通,一张网布局,一个平台管理,实现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共治”。

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到服务于热带高效农业生产;从服务于海南城乡一体化建设,再到如今服务于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全省坚持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总基调,不断丰富水网建设的内涵,推动海南水网高质量建设发展,努力引领改革创新之先。

基础水网释放巨大潜力 干旱之年也能确保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2019年上半年,一场干旱来袭三亚。

降水量较往年偏少,水库蓄水减少,高温天气持续,全省水库蓄水量仅占正常库容37%,如果是在几年前,三亚人的心早就悬起来了。

但今年,三亚人心中不慌。原因是,赤田水库补水工程已建成运行,可从藤桥东河引水向主要原水水库赤田水库补水,以日均供水50.6万立方米来计算,保障全市人民供水没有问题。偏远的山区农村,也有北部山区饮水安全工程将自来水送到山区百姓家中,解除了三亚的用水困境。

保障用水安全,水利工程至关重要。“十三五”以来,海南立足独立海岛水系,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域水网规划,结合海南水资源特点,将全岛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跨越城乡界线,打破市县区域,统筹谋划水资源供用耗排水务一体化建设。

红岭灌区田间工程就是统筹布局水网建设的一个例证。田间工程是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以往都由各市县政府主抓辖区内的田间工程建设,各地工程进度不一,影响了灌区供水效率。红岭灌区田间工程采用EPC施工总承包模式招标建设,与红岭灌区工程建设紧密衔接,由此降低管理与运行成本,工程建成一片,验收一片,移交运行一片,尽早产生效益。

近年来,海南省通过建设大水库,连接中小水库,形成大、中、小并举,蓄、引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不仅扩大了供水覆盖面,也提高了水库调蓄能力,对整个海南的防御洪涝灾害更是作用明显。

2019年,随着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进度加快,水网建设对海南发展更尤为重要,等不得,也等不起。水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更需要加快,投入力度还要继续加大。

在省水务厅牵头组织编制下,2019年8月,《海南水网建设规划》正式出台,《海南水网建设规划》是海南水网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在总结海南水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深入分析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要求,按照新时代治水方针和美好新海南建设要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统筹谋划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水务发展改革的总目标和战略。

《海南水网建设规划》提出,海南要以保障生态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为出发点,突出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功能性缺水问题,着力打造集工程网、信息网、管理网于一体的海岛型现代综合立体水网体系。

十年磨一剑,三年方成网。《海南水网建设规划》从全省“一盘棋”思路出发,立意新、站位准、谋划远,对海南水务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海南水网建设规划》也获得了201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在规划指导下,海南水网建设步伐加快,南渡江引水工程、红岭灌区工程、迈湾和天角潭等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中大水利工程正在相继开工建设。南渡江引水工程已经进入隧洞工程技术攻克关键阶段,预计明年将完工。红岭灌区工程主干渠全线贯通,明年1月份将试充水。迈湾、天角潭两大水利工程已完成前期规划,即将进入建设阶段。海南,正在掀起水网建设热潮。

随着全省基础水网建设铺开,水利枢纽互联互通,供水管网延伸到村到户,在干旱之年,各市县将通过科学调度引水,保障各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转变传统治水理念 臭水沟、污水湖变身热门景区

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错落有致的景观梯田里种满水草,七八个造型各异的点缀湖面……近日,海口市人民公园内,东西湖边上正在张灯挂彩,每天上下午,公园里的市民络绎不绝,来来往往非常热闹。

“我经常跟家人来,这个公园空气好、风景美,还不收钱。”住在附近的董阿姨带着3岁的小孙子坐在湖边乐呵呵地说。

曾被誉为“水城”海口,美舍河、鸭尾溪、东西湖等河流湖泊贯穿城市,是城市的生态景观,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污水管网更新建设跟不上,很多河流、湖泊患上了“城市病”,饱受市民诟病。

不仅仅是海口,琼海、文昌、东方、三亚等一些市县,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区水网系统相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镇内河湖排水压力增大;加之城市建筑物增加,道路硬化面积增加,导致台风天气会出现“水浸街”现象,而且伴随而来的水污染问题,导致一些城镇内河湖水质污染,河湖边草木枯萎,鱼虾减少。

一个城市的水脉,就是一个城市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改善水环境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抓手,部署研究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从水环境治理入手,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在推行水环境治理中,我省从城镇内河湖治理开始实施河长制,要求市县政府党政领导担任辖区内河湖的河长,乡镇政府领导担任河段长,履行责任职责,制定河湖治理方案,协调、监督河湖水污染治理工作。

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以往由于职能交叉,会出现“九龙治水,群龙无首”的问题,以河长制为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可有效解决涉水管理职能分散、交叉的不足,形成河湖管理保护的合力。

在城镇内河湖治理有效的情况下,全省全面铺开实施河湖长制,全省基本做到“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并突出治河岸脏乱差、治水体污染等重点,推进清河行动、河道“清四乱”行动等,建立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2019年, 一场场“清河行动”、河长巡河等行动在全省开展,在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河流流域,省、市(县)、乡镇、村级别河长把巡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摸底调查河流排污口和专项规范整治,落实水质监测、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管护、水环境治理等多个任务。社会志愿者、学生、企业员工也参与到清河、护河中来,拿着垃圾袋、镊子,清理河道垃圾,清除河岸杂草。

经过摸索,一些市县也创新河湖管理模式。海口市打造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全市373个水体状况可以通过“掌上”一览无遗。东方市聘用“企业河段长”,让企业参与到河湖管护中,定期巡逻清河,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三亚市开发河道管理智慧系统,直观展示岸线规划及现状情况,并加载手机APP功能,实现河湖智慧化管理。

2019年,海南省水利部门将防洪与水生态修复并举,加大了河流流域治理力度。一方面,继续针对河道非法采砂乱象,水务部门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砂霸”。另一方面,结合水利部部署的河湖“清四乱”行动,对全省186条河流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现象进行清理。

2019年,通过河湖“清四乱”等行动,全省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53公里、非法采砂点394个、非法砂石量7389立方米、垃圾63734吨、水浮莲3000平方米,拆除违建86932平方米,清除围堤43公里、非法林地33亩、违规种植大棚29亩、非法网箱养殖7981亩。

海南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海口市美舍河从被原环保部认定的“黑臭水体”变身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美舍河、五源河还入选全国黑臭河流生态治理十大案例。三亚、海口因城市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先后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生态修复建设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打好水利扶贫“组合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水动力”

冬春季节适合户外施工。在五指山市南圣镇南圣河支流草头溪河段,新春水库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新春水库建设方相关负责人宋建军介绍,该项目自2018年开工以来,一直对施工进度保持高压态势,目前水库的大坝主体工程已经完成80%工程量,预计2020年将可提前完工。

“新春水库是五指山市重要的扶贫民生工程,这个水库的建设可保障五指山市未来20年发展的供水需求,对于五指山市实现脱贫有重大意义。”五指山市水务局局长张秀雄介绍,新春水库将供应五指山市主城区和周边乡镇的生活用水,有效保障五指山市的供水安全。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2019年,省水务厅聚焦问题短板,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各项决策部署,抓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以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为抓手,彻底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以水利助力脱贫。

海南省始终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硬任务”,达到“村村有活水、户户有净水、人人有水吃”的目标。省水务厅在编制《海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时就提出,要借助海南水务一体化优势,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要求除了国定贫困县饮水安全建设资金需要切块下达外,非国定贫困县的项目安排都是以规模化水厂管网延伸为主。

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自来水普及率达85%,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行政村比例达45%,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2019年,在加快水利枢纽和灌区工程建设的同时,全省还继续加大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延伸城乡供水管网,兴建、扩建乡镇供水厂,让自来水管延伸到城市乡村,使家家户户都能喝上自来水。今年全省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131处,让8个市县6.28万农村居民受益。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各地“重建轻管”现象比较突出,农村饮水项目建成后管护机制落实不到位,农村用水在群众中还普遍存在“大锅水、公益水”的传统思想,水价改革用水户不理解、难接受,给农村水价改革工作推进带来一定困难。

省水务厅要求各市县水务部门要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意识,强化制度、资金、督查保障力度,充分发挥项目实效。为提高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全省部分市县已经开始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工程有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

以三亚市为例,该市提出了农村逐步推行“水表出户”安装方案,每3至5户用水户集中安装在一处,水管员无需挨家挨户敲门抄水表。在农村饮水价格上,农村饮水价格不足以弥补供水成本部分,由三亚市政府、区政府按7:3比例给予补贴。

情系百姓解民忧,优质供水惠民生。我省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总体要求,上下加快补齐脱贫攻坚水利短板,充分发挥水利支撑保障作用,解决因水受困、因水成疾、因水致贫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地区老百姓从喝上水到喝好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