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实施综合治理恢复生态环境——河北武安多举措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见成效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周航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3-28 07:21:17

d42f19e3-d5b1-4ca5-baf6-98a1340532a3.jpg.jpg

上团城乡大北庄村北生态修复后的原露天采矿场。

武安境内资源丰富,曾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和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末,在采矿业发展最高峰时期,有大中型国有煤铁矿33家,乡镇个体小煤矿、小铁矿达到200多个,各类矿井达3000多个,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国有矿山企业的大规模开采,个体企业的乱采滥挖,对矿区地质、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调查统计,全市因采矿造成的废渣尾矿压占、植被破坏、土地塌陷面积近10万亩,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治理地质灾害、恢复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还百姓青山绿水,成为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心声。

遵循“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治理,武安市先后启动了49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对露天矿山、矿区及周边复垦复绿。改变了因过去露天采矿导致的矿渣乱堆、山体破坏、岩石裸露、植被消失、扬尘污染现象,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转变。去年以来,全市投入财政、社会资金约7000万元,全面推进了露天矿山深度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累计完成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300多亩,植树30万棵。同时,开展小铁矿、小煤矿矿区专项整治,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2000多亩,恢复植被9000多亩,恢复耕地3000多亩,植树80多万棵,填充废旧井筒300多眼,全市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政府主导、凝聚合力,推动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摸清底数。委托河北省环境地质勘察院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实地勘察,勘察调查矿山262家,其中国有17家、地方个体持矿山195家、闭坑矿山50家。制定规划。聘请有资质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实施、逐步推进”的思路,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有企业破坏的土地,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其落实矿区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对集体个体矿山企业,在生产的,做好治理保证金收缴,督促企业加快推进矿区治理或组织治理;矿权灭失、责任人难以澄清的,积极申报立项,组织开展工程治理。多元化筹措资金。采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一点、乡村集体投一点、政府补一点、群众集一点,“四个一点”的筹措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治理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到目前,共申报并实施了燕山、青兰高速沿线等50多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争取上级治理资金上亿元,本地配套治理工程资金1.3亿元。

——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探索出成效显著的综合治理系列模式

“生态建设、典范治理”治理模式。将露天开采矿区中能开发成耕地的,采取客土垫地、砌筑梯田的方式,大面积恢复治理成耕地,促进占补平衡,为全市发展提供更多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复垦条件的地块,按照地形地势高标准设计,将废渣乱堆、沟壑纵横的废弃矿区治理成景色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区,打造成国家级露天矿山治理公园。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项目,建设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矿山环境保护区。如淑村区域兆华、通方、金葫芦等7个集中连片的矿区,在完成矿区环境治理的同时,提高标准,修建观摩路线,将各治理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打造国家级矿山环境治理典范。

“科学整治,全面利用”治理模式。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分期把原有的矿山废弃地治理成山坡林地和可耕种的梯田。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的发展之路。如燕山西部铁矿经过长达20年的连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沉陷区,地表裂缝长达数百米,最宽处达2.2米,堆积的矿渣达58万多立方米。该项目通过科学整治,累计完成土地修复710余亩,可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山坡地可种植核桃、苹果等果树。玉米秸秆可用于青储饲料,大规模饲养肉牛,并利用粪便生产沼气,利用产出的沼液、沼渣增加了土壤肥力。配备的机井,既满足耕地灌溉,又解决了周边村庄8000余户村民的生活用水。

“平渣覆土、梯田造林”治理模式。对大型矿山,利用大量废弃矿渣对土地进行平整覆土,建设农耕用地,减少渣堆污染,控制水土流失。如在西石门铁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该矿开采时间长、规模大、紧邻河道的特点,对废矿渣、尾矿砂进行综合利用,修复土地压占、裂缝、塌陷问题,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消除河道阻塞的安全隐患,确保汛期行洪通畅,保障周边村民的住房安全。项目工程历经3年,累计投资1.01亿元,利用尾砂造田1050亩,办养鹿场1个,植树50.2万株,绿化荒山3800亩,筑坝2400米。

“治理塌陷、尾砂造田”治理模式。对于采矿造成土地塌陷、自然植被破坏,废矿渣占大片农田,矿区群众安全受到威胁的治理项目,在治理过程中通过治理塌陷、尾砂造田,使耕地平整复垦。如小汪、长寨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目前已恢复土地123亩,筑护村坝4100余米,植树5000多棵,清理废矿渣10万余立方米。

——选树典型、榜样引领,以点带面实现发展转型

通过个人投资、群众支持、政府帮扶的矿山治理模式,结合当地矿主较多,采矿致富群体集中的情况,深入细致做好当地个体矿山企业主的思想工作,鼓励引导他们在采矿实现富裕后主动回乡投资兴业。

矿山镇洪山村企业家郭万山是全市个体矿主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改变矿区生态环境的典型代表,洪山村在矿山治理工作中,面对上百口废弃矿井在村周围和地下密集分布、村民生产生活安全隐患重重的状况,镇政府做工作请郭万山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到目前,他个人在村矿山治理中累计投资2400余万元,成立了华硕林果合作社,带领村民对荒山荒坡进行改造整治。该村上千亩沉陷区土地经过平整,实现了复垦。曾经满目疮痍、沟壑遍野的矿区现在绿树成荫、果香遍地。合作社为上百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同时,村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为出发点,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力促经济、环境、社会三方效益有机统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武安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坚持长期不懈地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全力开展矿山整治和破坏山体修复工作,切实解决“生态欠账”的遗留问题,为做好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西石门铁矿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共同建设的方式,对旧矿进行了生态恢复和综合整治,建成了集休闲、观光、文化于一体的矿山公园。经国土资源部评审确认,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公园占地总面积6.5平方公里,设有矿业遗迹观察区、地质环境治理成果区、生态养殖区和博物馆区,体现了河北省铁矿开采行业的勘察史、开采史,丰富了矿山旅游文化资源。

去年以来,对全市38处露天矿山迹地和关闭取缔矿山开展全面排查,按照生态修复要求,提升治理标准,开展了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同时,对11个持证露天矿山边开采边治理,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方案,有关部门监督其按方案进行施工,建设绿色矿山。2018年度上级下达的全市49处矿山深度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中淑村镇的4处集中露天矿山,正在按规划打造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示范精品工程。今年确定的21处矿山治理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有序推进。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进行矿山环境治理,修复矿区生态,使武安市大部分矿区原有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改善了矿区水土涵养功能,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矿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赢得了赞誉。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