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河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智慧环保守护蓝天白云——郑州市生态环境“十三五”系列报道之六

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王战龙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2-06 12:49:43

截至目前,全市1300多家在建工地安装了智慧工地系统

拆迁工地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如城市肌体上的一块伤疤,径直裸露在人们眼前,从工地驶出的车辆掀起几米高的尘土,瞬间遮断了行人的视线。

2014年,郑州启动工地扬尘治理,胡学武作为第一批被抽调人员,对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每天,他和同事背着相机,一个工地接一个工地督导取证,“干干净净出去,灰头土脸回来,衣服、鞋子上的土,厚厚一层”,有时,还会遇到不明身份者拿着铁锹、棍子在后面追赶。

现在,一屏在手,随意点入一家工地,工地“身份信息”、是否存在黄土裸露、违规施工等问题,就可以在线查看一键知晓。

回望郑州蓝天白云攻坚战,信息化技术无疑是环保管控的“最强大脑”,它通过前端监控设备和后端AI智算为精细化环保管控措施出台“出谋划策”,探寻城市发展和环保的最佳平衡点。

智慧工地,守护郑州蓝天白云

行走在郑州,拔地而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路网,让我们不禁喟叹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发展的加速度。在感受郑州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3000多个在建工地成了城市发展无法绕开的必考题,如何解答,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2019年伊始,郑州试水“智慧工地”管理,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寻找发展与环保的平衡点,助力“一刀切式”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

郑州首先在9个工地试点安装扬尘污染防控管理系统,通过前端设备采集工地扬尘的相关数据,进行后台综合分析,对在建工地进行“颜色分级”管理。

“通过前端视频监控设备,智能识别工地是否存在黄土裸露、违规施工和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等。”郑州市控尘办执法协调处一名工作人员说,为工地评优提供技术数据参考,根据分析结果评定出绿蓝黑黄4个等级,绿色工地可以在管控期间部分施工,黑色禁止施工。

如果把2019年的智慧工地建设称作1.0版,那么2020年则是迭代升级的2.0版本,“前端设备没有变化,主要是后台软件更新换代,后台AI智能数据分析替代原有的人工分析,数据分析更加快速精准。”负责系统开发维护的金琥科技的张真豪介绍。

在手机或电脑终端打开系统页面,用颜色区分的工地信息清晰明了,随意点开一个,工地的基本信息、实时监控和案件详情一览无余。

“这些数据汇集到郑州市大数据局的城市大脑,与环保、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为郑州市环保管控措施出台提供数据支撑。”郑州市控尘办执法协调处一名工作人员说。

截至目前,全市1300多家在建工地安装了智慧工地系统,2020年,409家工地被评为绿色工地。下一步,郑州将继续深入推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按照相关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工地全部纳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为护航郑州蓝天白云注入“智慧支撑”。

电子通行证,规范货车“行为”

货车,历来是交警重点管控对象之一,碧水蓝天攻坚战对货车时间和空间的管控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

“对货车的管控,全国各地交警部门普遍采取了核发纸质货车通行证的做法。但是,纸质货车通行证因其自身的缺陷,导致货车闯禁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居高不下,货车管控已成为全国各地交警部门的管理难点。”郑州市交警支队秩序科副科长高鹏说。

如何精准把握环保限行政策,在对禁限行货车实施精准管控的同时,保障城市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正常运输?郑州市交警支队给出的答案是,用创新思维引领科技应用,用智慧应用破解管理难题。

2019年7月31日,经过4个月的潜心研究,郑州市交警支队自主研发的“大气污染防控禁限行车辆电子通行证系统”开始试运行。

电子通行证与纸质通行证相比,优势明显。比如,通过“十关联”,达到“十禁行”“一优化”——多部门数据关联,实现需要临时管控的货车禁行,自动规划和优化通行路线。

“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可以实现差异化管控。”高鹏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按照市攻坚办的管控通知,对已经申领电子通行证需停运的货车,实现“一键冻结”;待管控结束后,再实现“一键恢复”。

高鹏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自11月22日17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后,郑州交警支队通过电子通行证管理系统,停止办理混凝土运输车、建筑物料运输车驶入绕城高速——北四环围合区域内的电子通行证。

仅此一项,市区内高频行驶柴油货车减少约13%。

2020年,郑州交警支队通过外地号牌柴油货车分时段禁行、非刚需车辆(渣土车、砂石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车、建筑物料运输车)禁行、柴油货车单双号限行和国三柴油货车禁行等措施,中心城区日减少柴油货车约32%。

“从运行效果来看,电子通行证既落实了‘放管服’便民利民要求,又实现了货车通行证‘指尖办’和‘秒办’,有效地破解了货车管控和环保管控的难题。”高鹏说。

“最强大脑”,倒逼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工业污染治理中,“最强大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以时间为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业治污的发展历程。

2017年,在全市燃煤电厂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2018年,开展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确定了SCR和德国洪堡脱硝技术的治理路线,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首条普通水泥和特种水泥SCR脱硝示范工程,受到国家大气联合攻关小组专家的高度肯定,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9年,市工信局接棒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作,邀请清华大学专家对我市企业有组织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实施细则、“一企一策”方案制定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全面指导。为确保治理效果,由各区县(市)工信和环保部门、第三方机构专家联合核查,当年全市共999家企业通过深度治理核查并进行公示。

2020年,市工信局以钢铁、水泥、耐材等排污企业为重点,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作,1084家企业通过三方联合核查,全市水泥、耐材等行业已基本实现超低排放。

“以政策为引领,引导传统企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倒逼落后企业转型发展。”郑州市工信局的赵剑伟说,先后制定实施了《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郑州市智能化、绿色化、工业技术“三大改造”攻坚专案》《郑州市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实施意见》《郑州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实施差别化用地、用能、用水及环保、财政等政策支持。

在这背后,信息技术功不可没,截至目前,已经完成527家涉气在线监控系统建设、1870家视频监控系统建设、2422家智能用电监管系统建设,初步实现了重点工业企业环保监管“三网合一”。

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体系构建齐飞,新兴产业培育和科学精准管控并进的工业体系逐渐清晰。

郑州市攻坚办供图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