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河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许昌市召开2022年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来源:许昌融媒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6-01 20:07:09

1.jpg

6月1日上午,许昌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就2021年度环境状况、2022年1-5月全市环境质量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2.jpg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永杰  

2021年度环境状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许昌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强市”建设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全市优良天数达到262天,提前27天完成省定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一)空气环境质量

2021年,许昌市优良天数累计达到262天,与2020年相比增加6天;PM2.5、PM10、O3、SO2、NO2和CO浓度分别为44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154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和1.3毫克/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六项监测指标全面改善;全面完成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2021年市区未发生酸雨,年均降水pH值为7.6。

(二)水环境质量

2021年,许昌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共涉及15条河流、27个监测断面,其中优于Ⅲ类水质的断面有19个,Ⅳ类水质断面有7个,Ⅴ类断面1个,无劣Ⅴ类断面。五个国控断面水质平均浓度均达到Ⅲ类标准,满足考核目标要求,相比于2020年,国省考断面水质Ⅲ类比例由67%提高到83%。市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Ⅲ类标准。南水北调饮用水取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北汝河和麦岭地下水井群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三)土壤环境质量

2021年,许昌市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

(四)噪声环境质量

2021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平均等效声级为53.8分贝,达到二类标准;市区交通干线噪声监测平均等效声级为65.6分贝,达到4a类标准;市区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监测等效声级年均值达标率均为100%。

今年以来全市环境质量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5月份,全市PM10平均浓度90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7位;PM2.5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9位;优良天数累计96天,排名全省第6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6位。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根据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今年以来我市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省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Ⅴ类,均达到国省目标要求。27个市级考核断面中,有24个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8.9%。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均达到Ⅲ类,南水北调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达标率100%。

蓝天保卫战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空气质量联防联控。针对一季度污染天气多发易发的情况,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联防联控,全力做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市政府成立了全市空气质量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专班,专项推动工业源、移动源、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重点工作措施落实,强化重点时段考核,对县(市、区)和乡(镇、办)实施日通报、日考核,层层传导工作压力,通过全市上下的辛苦努力,我市一季度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全面完成。二是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为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组建六个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办公室,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专项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一体化指挥、实体化运作、实操化运行、实战化管理的“四化”工作机制,在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全面推进企业绿色化改造。制定《许昌市2022年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工作方案》,确定了100家绿色化改造重点培育对象,选树了15家行业典型示范引领企业,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全过程跟进指导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完成改造的企业,将在差异化管控、资金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确保企业改出成效、改出价值。四是狠抓夏季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制定了《许昌市2022年夏季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工作方案》,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聚焦臭氧防控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重点任务,实施科学研判、实时调度、精准施治,最大限度控制夏季臭氧浓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碧水保卫战开展情况。

一是持续巩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成果。严格开展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环境问题排查,目前全市7个市县级、103个乡镇级和“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全部划定了保护区,持续开展问题整治“回头看”,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水源保护区排查专项行动,共整治水源地环境问题14项,有力保障了用水水质安全。二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推动4个污水厂新(扩)建工程、3个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2个雨污管网项目、5个河道综合整治等共14个水污染防治攻坚项目实施,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城市建成区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三是治理河湖水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质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作用,加强数据分析研判与现场排查监测,每周组织开展入河排污情况排查,结合河湖“清四乱”工作成果,及时开展水环境问题整治,促进河湖水质改善;四是强化医疗污水处置,疫情期间,持续强化辖区内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和接收涉疫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情况调度与污水处理监管,严格按照行业排放标准开展污水处置,确保排水安全。

净土保卫战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将40家企业纳入2022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督促依法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加强重点建设用地联动监管,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以及腾退工矿企业用地为重点,正在开展39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会同市自然资源部门开展2021年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考核基础信息专项排查,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管。二是防范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隐患。组织禹州、长葛、襄城地下水重点管控区域周边不少于5公里范围内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切断污染途径,落实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启动2个化工园区、2个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三是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以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指导开展5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清脏治乱拆违增绿”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方面的突出问题;抓紧推进禹州市、长葛市南水北调总干渠保护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研及项目谋划;指导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建安区等5个畜牧大县依法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科学构建试点体系。2019年4月许昌市获批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机构,完善体制,着重实施了构建绿色循环生产方式、建立健全“无废生活”体系、打造清洁“无废乡村”、强化城市危废安全保障、培育“无废产业”经济活力等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城乡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二是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共完成55项目标指标,59项体系建设任务,“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技术路径、典型示范等基本形成。结合实际,统筹谋划63项固废处置提升项目,完成37项,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有力支撑了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有效弥补了我市在固体废物收集处理方面的短板,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凝练了7个经验模式,其中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再生金属产业循环利用、“无废经济”市场建设、“无废文化”传承4个模式被生态环境部采用编入《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探索与案例》进行推广。三是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今年,我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巩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果,印发了《许昌市2022年“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50项建设指标、51项建设任务和21个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针对我市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抓好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探索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工业固废处理的标准制定和产业培育。

3.jpg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展示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快建设“生态强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效。

具体活动有:开展六五环境日线下宣传活动,于6月2日上午在许都广场开展,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市民宣传六五环境日活动主题、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开展“亮屏行动”,利用公共区域电子屏广泛刊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海报、视频、标语,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生活;组织环保歌曲传唱,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环保云课堂,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讲解环保知识;推动环保设施和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集中开放,同步开展线上“云参观”,为公众参与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提升宣传活动的参与度。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