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湖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浏阳市船仓村试行“禁塑” 借力村规民约治理农村“白色污染”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刘希平 颜开云 刘榴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04 08:31:49

12月2日,湖南省浏阳市高坪镇船仓村的一个屋场内,流动卖菜车正停在路边。

菜贩此起彼伏地吆喝着,附近村民闻声后陆续走出家门准备买菜,每人手上拎着一个菜篮子。猪肉、鸡蛋、小菜等直接放在篮子里,豆腐、青豆等怕沾灰尘或零散的食材则先装在一个环保小纸袋中再放入篮中。

而在3个多月前,这里的村民每个人买菜后都会提着三四个塑料袋回家。

船仓村党总支书记贝远新向记者透露,从9月1日开始,船仓村探索试行“禁塑”,在全村范围内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

从垃圾堆里的塑料袋到用完胡乱丢弃的农药瓶,“白色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一大公害。在当前有些地方的农村“禁塑”行动中,有少数村民对塑料袋产生了依赖,面对琐碎的生活细节,再强大的监管力量也难免力不从心。

那么,船仓村是如何进行农村“白色污染”治理的?其“禁塑”行动推行3个月后效果到底怎样?记者来到船仓村展开了调查。

村庄大力推进禁塑 探索治理白色污染

从浏阳城区沿着杨高公路向东行20多公里,满眼青翠扑面而来。地处浏阳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达70%的高坪镇,就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山清水秀的船仓村则位于湖南省会长沙第二水源地——株树桥水库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

当了很多年村干部的贝远新对记者说,“禁塑”的想法早已有之,并非自己一时心血来潮。

前些年,“白色污染”很严重,道路两旁、河道里到处都能见到丢弃的塑料袋。这几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垃圾随手丢的状况明显好转,但是塑料垃圾的总量却并没减少,甚至一年用得比一年多。

“因为价格低、质量轻、使用方便,大家买菜、购物用塑料袋,办酒装饭、喝茶都是一次性塑料碗杯。”贝远新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不说塑料餐具对健康好不好,单说塑料垃圾填埋或焚烧都是大问题。

“这些塑料制品埋在地下几百年也不腐烂,你说对环境得造成多大的危害?”贝远新觉得,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今年7月,在高坪镇为推进垃圾分类召开的一个专题会议上,贝远新觉得时机到了,主动请缨在全镇率先探索全村“禁塑”。

“以前,我们不用塑料袋,不也一样买菜、办酒吗?”这些年村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升,并且农村“五治”(治厕、治水、治房、治垃圾、治风气)已深入人心,贝远新有信心再做些改变。

据贝远新介绍,船仓村分区打造了7个以党员为主体的行动小组,全力推进全村“禁塑”。

对于船仓村的这一创新探索,高坪镇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并表示如果试行效果好,将逐步在全镇各个村推广实施。

禁塑写入村规民约 有效保障方案执行

“禁塑”涉及家家户户,还包括餐馆、流动摊贩等,如何推进?

从8月开始,船仓村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二三十个:村支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一份详实的行动方案在大家的协商讨论中出炉。

光有行动方案,如果在执行中对村民没有约束力,那么这个方案就缺乏操作性,有村民们建议将“禁塑”写入村规民约。

于是,村民代表大会立即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改,明确提出“限制塑料用品使用,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用)具”。

同时,村里有7个村民小组,按照每个组设4名劝导员的标准,选出了28名劝导员。他们既是宣传员,又是监督员,是推进“禁塑”和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

劝导员分片开展宣讲,724户人家挨家挨户上门。老党员林金山每次上门前都提前“备”好课,“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如何分类‘禁塑’,都详细讲清楚,一遍不行再来一遍”。

村民对于“禁塑”慢慢有了共识,但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在“限塑令”实施前,村支两委向全体村民发出通知,要求村民在半个月内将家里已有的一次性碗筷杯子、塑料袋等用完。

用惯了塑料袋、塑料杯,一下子不让用了,村民买东西、办酒怎么办?

经过商量,村支两委决定根据实际情况,给每户村民免费发放了“环保套装”:1个可反复使用的菜篮子、20个环保仿瓷茶杯、1个餐厨垃圾桶和1个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布袋。

村里有一户人家专门为村民办酒提供桌凳、碗筷等配套服务。有人办红白喜事,除了桌凳,从塑料桌布到塑料碗、塑料杯,都是清一色的一次性用具。以前吃完饭,办酒人家会把桌布一卷,塑料碗、杯和桌上剩的饭菜都包在一块,办一次酒能收半车垃圾。

为了堵住这个最大的“漏洞”,村干部主动找到店老板,为其配备了2000套茶杯、酒杯和120套可换洗桌布,并嘱托他一定执行“限塑令”。

同时,只要哪家办酒,组上就会通知保洁员送来大垃圾桶,让垃圾及时入桶,不至于弄得到处都是。

村干部统计,为“禁塑”而购买的各种环保替代品,投入资金共10多万元。

为了选择村民喜欢、实用且价格合理的替代品,8月中旬,村支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没有少跑长沙。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李景华在村上开店多年,是砍价的主力,所有物品都经过了几轮砍价。

多管齐下保护环境 村庄垃圾大幅减少

9月1日,船仓村正式“禁塑”,商店、早摊点、餐馆、流动摊贩成为监管重点。

“因为之前有一个多月的宣传过渡期,所以大家都比较快地适应了不用塑料袋的生活。”村民吴雪辉提着一篮子菜说,“你瞧现在路边真看不到一个垃圾袋。”

“以前有些客人可能觉得塑料杯更卫生,其实既不环保,也未必卫生。”在村里做餐饮多年的柏树农庄老板贝远发告诉记者,“禁塑”以后,他新添置了数十套茶杯,每天清洗干净并用开水消毒,“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用塑料杯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并没有完全习惯“禁塑”。因为村里没有农贸市场,村民平时买菜都是靠商贩用货车改造的“流动菜市场”。流动卖菜的菜贩贝某有一次就撞在“枪口”上了。

当时,“禁塑”令刚实施几天,有个村民没来得及回家拿篮子,贝某顺手就给了他两个塑料袋。刚巧,巡查队员骑着摩托在现场看到了这一幕,当即给予批评教育,并根据村规民约作出了处理。

贝某诚恳接受了批评,并保证以后严格遵守“禁塑”规定。“无论对环境卫生,还是对我自己,这都是个好事。”贝某说,自己原来每天要用掉三四百个塑料袋,按每个4分钱算,每天成本有10多元,这下每个月能省三四百元钱。现在,邻村来卖菜的商贩,一到船仓村,就主动把塑料袋收起来,切换到“禁塑”模式。

在“禁塑”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船仓村顺势而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并在浏阳市、高坪镇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自筹资金建立了系统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村部新建立了垃圾分拣站;投入20多万元购置7台垃圾回收车,并请了7名专职保洁员,每天定期对垃圾进行回收;村部还投资建设了一座沼气池,处理厨余垃圾。

“通过‘禁塑’、垃圾分类、餐余垃圾进沼气池等一系列举措,9月以来垃圾减量超过70%。”贝远新说,这不仅让村里的环境变得更美,还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他算了一笔账,以前全村每天要运送一大车垃圾到浏阳城里处理,现在四五天才收满一车垃圾,按一车运费550元计,每月仅运费就可以节约1万多元。

村支两委还承接了村上4家企业的清洁和垃圾清运业务,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为村集体增收。“这样一来,既养活了村里的保洁员队伍,又可以为村里添置各种需要的设施设备。”贝远新说。

老家在船仓村的长沙市雨花区检察院检察长马贤兴,也看到了“禁塑”给家乡带来的变化。“保护农村环境就要从点滴做起,立行立改,扭转过去的不良习惯,形成垃圾分类和不使用塑料制品的良好习惯。”马贤兴说。

船仓村治理农村“白色污染”借力村规民约的做法,也得到了一些法律界人士的认可。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向记者介绍,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在村民自治的起始阶段,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

“船仓村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巧妙地运用了村规民约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治污方案执行难的难题。”黄捷对记者说,船仓村通过“禁塑”行动,使菜篮子重新回到了村民手中,其成果值得借鉴。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