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湖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碧水清流润星城——长沙打好碧水保卫战综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新 许雄飞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1-27 10:32:35

湘江北去,奔腾不息;山水洲城,美丽长沙。

 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湘江长沙段和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沙河、龙王港、靳江河“一江六河”为骨架,335条大小河流日夜欢歌。

水美,长沙美;水兴,长沙兴。回望“十三五”,在省生态环境厅和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长沙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水污染减排与环境扩容为抓手,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五年来,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开启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水更清澈了,岸线变绿了,城乡更美了,人水更和谐了,高质量经济拔节生长……

res03_attpic_brief.jpg

碧水映蓝天。图为湘江长沙段橘子洲。 李健 摄

管水  齐抓共管,共识凝聚磅礴力量

“每天都要走几个来回!别说垃圾,水里漂浮的杂草也得捞起来!”浏阳市高坪镇镇长、乡级河长张义根就是长沙万千护河大军中的一员。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巡河发现问题,做好日常管理,为河道生态修复、污水治理,督促截污治污政策落地。同时,发动更多群众,全民共治共守。

以往,一条河流分上游下游、水里岸上、水质水量,治理部门多,权责不清,该管的管不好,能管的管不了。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长沙市环委会牵头组织实施“碧水保卫战”,市环委办(市生态环境局)统筹调度推进,从2013年起,连续实施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以及每年铺排水污染防治项目,以水质改善为导向,严格考核讲评。长沙坚持“一把手”带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督导、调度“一江一湖六河”综合治理工作,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市、县、乡、村(社区)四级河(湖)长制,设河(湖)长共8915名,实现对全市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小微水体等各类水域监管的全覆盖,以流域为单位统筹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时,长沙市人大每年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专项检查,出台《长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长沙市政协组织开展流域综合治理重点课题调研;长沙市纪委严格对标省纪委要求牵头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重点监督检查各单位责任落实情况;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碧水保卫战的磅礴力量。

“通过齐抓共管,攻坚克难,长沙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水组合拳,汇聚起碧水保卫战的磅礴力量。”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胜强介绍:“五年来,长沙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持续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改善水质状况,使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res07_attpic_brief.jpg

长沙碧水保卫战成效显著。其中,浏阳河水质连续22个月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彭红霞 摄

治水  标本兼治,护一河清水入湘江

“那条美丽的龙王港河又回来了!”傍晚时分,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市民张京赞漫步河边,发出这样的感叹。

上世纪90年代起,龙王港一度成了劣V类水质的污染河。近年来,长沙加强龙王港沿线污水干管完善工程建设,补齐了缺失的污水干管;建成了雷锋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出水稳定达到地表准Ⅳ类标准,既解决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又增加了流域生态流量,让龙王港再现碧波,摘掉了黑臭水体的帽子。

打好碧水攻坚战,重点在保护,要点在治理。从治水工作开始之初,长沙市委、市政府就意识到斩断城乡污染源,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之策。

近年来,长沙全力推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主城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污水处理能力由163万吨/天增加至247.5万吨/天,污水处理率达98.4%,出水水质均执行或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长望浏宁建成14座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厂。

与此同时,长沙不断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按“一园一策”要求扎实推进11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专项整治,实现园区工业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并实现在线监控联网和达标排放,不让污水进湘江。

数据显示,近年来,长沙建成日处理能力500吨以上的乡镇污水处理厂98座,建成农村散户生活污水处理三格化粪池45万余个,逐步补齐了城乡基础设施短板。

污水处理设施顺畅运行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的城市污水管网支撑。“十三五”期间,长沙市新建管网1028公里;改造管网102公里;消除管网空白区域8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已建成排水管网7056公里,雨污分流区占比达58.49%。

啃下“硬骨头”,打好攻坚战。为了碧水长流,湘江干流和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两岸1000米畜禽养殖退出,完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任务,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1%。此外,回收船舶污染物4000余吨,提前完成325座加油站共1197个地下油罐改造,落实“十年禁渔”,开展清船、清网、清江、清河专项行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推动全市河湖休养生息。

护水  加强监管,筑守百姓“大水缸”

打好碧水保卫战,水源地保护首当其冲。为了保障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健康水,长沙市深化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与整治。发布《关于保护长沙引水工程(株树桥水库引水)设施的通告》,全力保护长沙第二水源输水“生命线”。2016年划定11处县级以上、2019年与2020年分别划定38处“千吨万人”、38处“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建设浏阳椒花水库、宁乡大坝塘水库工程等备用、应急水源项目,同时通过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整治,有效保障了饮用水安全。

源头保护,过程监管同样重要。长沙市统筹32个国省控断面、66个市控断面开展月度水质监测,改变了过去多家监测机构时间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数据不可比的状况,为各流域整治工作及时提供监测数据支撑。此外,长沙市完成5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建设,主要河流水质实现实时监测预报,并创新举措,率先建设主城区入河排口视频监控系统,对主城区93个入河排口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

面对违法行为,重拳出击,绝不手软。长沙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把依法保护水生态环境责任牢牢压实,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全国人大、省人大执法检查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去年7月,岳麓区中海地产梅溪湖某在建项目,在未办理相关排水许可证的前提下,施工过程偷排、漏排黄泥废水至龙王港,被责令立即整改并处以10万元罚款。

为了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长沙制定“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编制《长沙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与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对全市22条重要河流、130个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进行核定,并在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2020年、2030年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治本之策。近年来,长沙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已否决高污染、高能耗项目460余个,涉及投资100亿余元。完成92家重点涉水污染企业、114家“五小”非都市型小企业和124家小造纸厂退出,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生态环境容量。

res11_attpic_brief.jpg

碧水蓝天,城水相依。图为西湖文化园。(长沙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活水  引源养水,水清景美一城诗

行走在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中游羽燕湖段,两岸碧草相连,乔木、灌木相映成趣,市民三两漫步河边亲水栈道,如在画中徜徉。昔日“龙须沟”蝶变成了“风景线”。

2016年,长沙启动圭塘河生态引水工程,自白竹村铁炉塘修建一条3公里的引水明渠汇入圭塘河,再从浏阳河冬斯港修建引水泵站,采用压力管道,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提水至此为枯水季节的圭塘河“解渴”,一定程度解决了圭塘河季节性缺水问题,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正所谓“流水不腐”,持续的活水补充是消除黑臭水体的关键之一。长沙全力畅通渠道“活水”,大力实施河湖连通、管网疏通、渠系打通等工程,着力打通小微水体之间的联系,建设圭塘河、龙王港等一批生态补水工程,增加生态基流,提升河道水环境容量与自净能力。同时,通过科学预测、闸坝联动、水库调度等综合施策,使原本季节性缺水的浏阳河、捞刀河、沩水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98%以上。

因水而兴,水活而荣。梅溪湖、洋湖、后湖、桃子湖、松雅湖等12个湖泊通过进行清淤、截污、建箱涵、河湖连通、水循环、水生态修复、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工作,构建完善的水生态体系,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诗意,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除了调水,还实行还湿养水,构筑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长沙完成湘江及主要支流水岸滩地生态修复769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公顷,对浏阳河、捞刀河等主要支流源头封山育林,每年增加500万立方米涵养水源,推进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长沙市湿地总面积已达到43374公顷。

此外,为改善湘江通航,保障供水、灌溉,改善环境、发电等要求,自2014年10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试验性蓄水以来,湘江长沙段常年水位保持在29.7米(黄海高程)。如今,一幅碧波荡漾、风光旖旎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城市品质。

五年来,长沙治水,治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治水蝶变,变奏出了一曲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浩荡长歌。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沙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持续打好碧水攻坚战,让碧水清流更好地惠泽人民,为建设美丽长沙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链接:数读长沙“十三五”水环境质量

1、地表水环境优良率明显提升。长沙市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由2016年的91.3%提升至2019年的首次100%达标。2020年,全市26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湘江长沙段出境断面达标率、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远优于“十三五”水质优良率95%的目标。

2、重点河流水质类别显著改善。浏阳河三角洲断面由2016年以前的劣Ⅴ类水质提升并稳定至Ⅲ类水质,成功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沩水胜利断面由2017年的Ⅴ类水质逐年提升至2020年的Ⅱ类水质,提升3个水质类别,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佳成绩;2020年龙王港入湘江口首次达Ⅱ类水质。

3、主要水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2016年湘江干流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为11.3、0.36、0.072mg/L,2020年湘江干流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为8.1、0.21、0.056mg/L,较2016年分别下降28.3%、41.7%、22.2%。

4、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十三五”期间长沙市持续推进城区黑臭水体的排查和治理,2018年建成区24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现场检查。

(以上数据由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谋划:“五水”统筹持续推进 幸福指数不断增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性的重要一年,长沙市将继续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彰显省会担当。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十四五”规划顶层设计。完成《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为实现2025年美丽中国第一个五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统筹治理。强化环委办、河长办联动统筹,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推进信息整合机制。

三是强化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加快推进龙王港流域建成区、圭塘河建成区、暮云片区、鹅秀南等片区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基本消除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问题。

四是加大科技支撑投入成果运用。加强与环保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和合作,加大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五是探索建立数据与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监测站网整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水生态保护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