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湖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 湘潭市住建局落实环保督察工作

来源:湘潭市环保局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8-12 11:24:14

绿色,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千古名句中描绘的美景,承载着人们对诗意自然的亲近与追求。

为守住碧水蓝天,建设生态美丽家园,今年以来,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住建局吹响了打赢碧水保卫战和蓝天保卫战的号角,积极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亮剑行动”等各项工作,交出了满意答卷。

23条黑臭水体“华丽变身”

水流清澈,两岸草木青翠。清风徐来,渠面泛起丝丝涟漪,几只白鹭绕着渠岸的凉亭盘旋……这是近日我们在护潭二级渠看到的一幕。

护潭二级渠位于雨湖区,是一条兼有排洪、灌溉功能的水渠。随着工业发展、居民集聚,周边污水和垃圾不断排入,二级渠曾一度散发恶臭,成为了一个黑臭水体。不仅鱼虾失去了栖息地,周边居民也纷纷绕道而行。

通过全市的共同努力,这条让人避而远之的黑臭水体,变成了人见人夸的生态湿地工程。不仅河畅、岸绿、景美,还呈现了水清、鱼游、鹭飞的良好生态景象。

“城区黑臭水体整治让它有了今天全新的面貌,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一到夏天就恶臭扑鼻了。”家住护潭广场附近的何先生说。

住在岳塘区东坪街道横街社区的胡爹爹也有同样的喜悦。流经当地的南洋渠原本也是一条农业灌溉用渠,无奈近些年被垃圾污水“缠身”,变成了臭水沟,“颜值”大打折扣。但经过铺设排污管道、清理淤泥、建设生态护岸等工作的推进,如今3米宽的水渠宛如一条“绿飘带”穿城而过。

不仅如此,雨湖曾一度因水体浑浊、恶臭熏天长期被人诟病,经过打捞水葫芦、清理淤泥、拦截污水等举措,如今彻底摆脱了“污水湖”的称号;通过淤泥清理,并在中上流建设一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后,阳塘渠水质焕然一新;求子坝渠也曾“臭不可闻”,经过治理,昔日行人避着走的臭水沟,如今灌木、绿草、小花装饰得非常美丽……

2015年以来,湘潭市按照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自我加压,对包括南洋渠、护潭二级渠在内的24条城区黑臭水体集中治理。市住建局作为黑臭水体治理的牵头单位,正式向城区的水环境发起整治提升攻坚战。

“经过反复摸底我们发现,每一条黑臭水体均存在里程较长、成因复杂、水体环境不一的实际情况,‘一渠一策’势在必行。”市住建局城镇科相关负责人说,为彻底“消除黑臭”,湘潭市确定了“封堵、拆违、截污、清淤、引流、治理、改建、管控” 等八大整治举措。

“在治理过程中,‘创新’也是治理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法宝’。”这位负责人透露,沉淀在渠道底部的黑臭淤泥,会不断向渠道释放污染物,导致渠道自净功能丧失。如何“对症下药”,解决渠道淤泥这个顽疾?往常用的办法多是对河道进行机械清淤,湘潭市创新采用了新的淤泥处理技术——对渠道表层泥浆与沉淀淤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底层淤泥就地用作绿化底土,最大程度减低淤泥外运量,大大提升了治理效率。

历时两年多,共投资近16亿元,24条黑臭水体已有23条完成基础治理。水清、水净、水美,沿渠而居的居民从此有了宜居、宜游、宜业的好环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因此注入了一股股透彻清流!湘潭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典型经验获省政府通报表扬,并宣传推广。近期,省环保督察组对湘潭市城区黑臭水体的整治所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

如何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近日,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湘潭市城区黑臭水体稳定达标管理办法》,办法提出参照湘潭市“河长制”工作要求,遵循属地管理、部门指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湘潭市市区黑臭水治理达标的长效管理机制。并明确了在黑臭水体稳定达标后,湘潭市多个部门维护管理的责任分工。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市区达标水体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水体保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恶意破坏水体的单位和个人,采取“零容忍”态势,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坚决向水渠“返黑返臭”说不!

乡镇污水处理助建“美丽乡村”

“污水处理后的颜色是透明的,外排水水质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近日,看着韶山市银田镇的污水处理厂排出清澈的水流,韶山市住建局村镇股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在采访时,我们遇到经常在附近散步的村民李伯。李伯介绍,之前当地没有统一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排入了池塘、水沟等地,导致污水横流、蚊虫增多等环境问题突出。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后,池塘沟渠的水变清了,农居卫生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加舒心。

“建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水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的具体要求,也是落实好湘潭市水环境的具体举措。”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启动农村双改项目行动后,全市掀起了建设乡镇水处理设施的热潮。

截至目前,湘潭市已建成湘潭县乌石镇,湘乡市壶天镇、棋梓镇、翻江镇,韶山市银田镇、韶山乡,雨湖区鹤岭镇等污水处理厂及相关配套管网建设。今年计划完成湘潭县花石镇、石潭镇、中路铺镇、云湖桥镇,湘乡市泉塘镇,雨湖区姜畲镇、楠竹山镇7个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这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这位负责人介绍,花石镇污水处理设施共分为6个分散污水处理点,目前6个站点主体建设已完工,4个站点设备已安装,正在进行管网建设;石潭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附属用房正在建设,准备安装设备;云湖桥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主体已完工,设备已安装,待管网接入、供电设施装好调试后便可投入运行……

湘潭要美,乡村必须美!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使用,能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并进行处理,排放出来的水质很干净,让污水变清水,达到一级A标,彻底改变乡镇以往污水横流的现象,大大改善农居环境,实现生态‘零负担’。”

下一步,湘潭市还将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范运行管理。到2020年,实现重点区域和重点乡镇污水设施“全覆盖”。

 “亮剑行动”保卫碧空蓝天

8月8日,在岳塘区福星中路的鸿胜一品公馆工地内,一大片怒放的鲜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红的、紫的、黄的花争相斗艳,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头顶还不时有鸟飞过。眼前的“美景”彻底颠覆了以往建筑工地在我们心中死板脏乱的形象。随后发现,绿树、盆栽、草地在这里随处可见。
 除了绿化,工地内的建筑材料放置规范,设施整洁,施工车辆进出工地经过清洗通道等数道关卡,清洁人员包片清扫地面尘土,洒水车、雾炮机不停地穿梭于工地洒水降尘。突然一阵蒙蒙“细雨”从天而降,仔细一看,“细雨”是从几十米高的塔吊上喷洒下来的,不远处一个雾炮机也正喷洒着水汽。“这是工地上安装的喷淋系统所带来的抑尘水雾,利用塔吊、喷淋杆、雾炮机等多种方式对工地进行立体‘人工降雨’,随时保持空气湿润。”现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花园式建筑工地”的打造是市住建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个“美丽”缩影。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3月21日,市住建局全面开展工地扬尘和裸露黄土专项治理“亮剑行动”。并连续印发多个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湘潭市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湘潭市在建工地扬尘和裸露黄土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湘潭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湘潭市建设工程机械环境管理专项方案》以及《对散乱污企业实施停水的工作方案》,坚决保卫蓝天白云。

宏图已举,经略既张。

市住建局迅速成立在建工地扬尘和裸露黄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局长陈荣任组长,其他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科室和局属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今年以来,局党委、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8次会议,密集研究部署扬尘治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题,扬尘治理工作基本做到逢会必讲;11名局班子成员带队,分片包干、深入一线,每天对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展地毯式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工地、企业928次,下发停工整改通知单49份,限期整改通知单165份,拟对13个项目上报不良行为,约谈责任主体20家,对14个项目给予罚款总计158万元,328个扬尘问题得到整改,推进扬尘治理工作向纵深迈进。

对46万平方米左右裸露黄土播撒草籽复绿,对501万平方米左右裸露黄土进行了覆盖;79个项目(含16个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接入市住建局在线扬尘监测系统,确保能及时发现、纠正在建工程扬尘污染违法违规行为和文明安全施工问题;在建工地已安装自动洗车平台102个、雾炮机145台,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指数,得到了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高度肯定;整治施工围挡5000米左右,设置挡泥带9000米左右……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目前湘潭市城区工地扬尘和裸露黄土治理取得了“阶段性告捷”,全面实现了裸土绿化覆盖率、施工围挡率、材料堆放和建筑垃圾集中堆放覆盖率、施工现场道路硬化率、冲洗车辆设备配备率、工作面湿法作业率、渣土运输覆盖率、5万平方米以上建设项目安装扬尘监控率“八个100%目标”,PM10(可吸入颗粒物)标准值明显下降,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鸿胜一品公馆、东方名苑二期和天易江湾广场等5个项目积极打造“花园式建筑工地”,已成为湘潭市工地扬尘治理的典范,今后将在全市城区在建工地上得到全面推广,进一步优化湘潭市空气质量,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