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加快推进治辽工程建设,尽早发挥生态效益,巩固提升辽河治理成效,6月20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辽河流域“十四五”项目建设资金调度会议。 会议由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天华主持,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县、东辽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分别汇报了辽河流域综合规划“十四五”项目建设情况及建设资金安排情况。 2018年以来,辽河流域各地持续按照计划,求真务实地实施项目建设,大力夯实环境基础设施,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水环境质量呈现根本好转。2020年底,辽河流域6个国考断面水质由2018年初的劣Ⅴ类,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2021年底,“十四五”12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要求,9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今年1-5月,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占比75%,水质稳中向好。 会议指出,辽河治理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工作,目前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标国家新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新形势下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持之以恒的不断建设与保护。 会议对辽河治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一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辽河流域水生态的巩固和提升,项目建设是关键,要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项目建设,尽早发挥生态效益,切实巩固提升水生态环境。 二要有效落实年度治理任务。要按照省政府年初工作会议要求和辽河流域年度工作要点,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推进年度任务有效落实,特别是要稳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加强畜禽污染治理。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已建机制和制度的监管作用,建管结合,确保工程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价值和效用。 三要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各地要扩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相关行业资金支持,积极推动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发挥杠杆作用,克服困难加大资金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建设任务。 会议强调,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抓好辽河流域治理工作意义重大。各地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抓住主要矛盾,紧盯突出短板,强化工作举措,进一步推动辽河流域治理取得新成效,打造辽河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加快生态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逍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