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辽宁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交出生态宜居亮丽答卷——大连实施天蓝水清地洁三大环保战役纪实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荣琦 吕佳芮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6 09:14:19

核心提示

天蓝、水清、地洁,是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底线。唯有守住这个底线,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连市委、市政府把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2017年以来,大连市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抢蓝天、还碧水、抓生态,全力以赴攻坚,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如今,山体青葱、水体清澈、空气清新成为常态,大连实现从重工业城市向美丽宜居城市的华美转身,生态环境改善带给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1.jpg

蓝天碧海映衬下的大连星海湾。

天更蓝

6项污染物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镜头一

“大连的秋天碧空如洗、白云如絮,无需滤镜、构图,随手拍都能这么清透、这么美!”上班路上,大连市民张筱松随手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瞬间获得了众多朋友的点赞。

为了让市民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湛蓝的天空,大连举全市之力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6年,大连市收获299个蓝天,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位居辽宁省第一;2017年,大连市收获300个蓝天,PM2.5等四项污染物浓度创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在北方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18年,大连市全年收获317个蓝天,比2017年增加17天,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6.8%,6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仅为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排名再次位居北方重点城市第一。

优良的大气质量得益于大连市始终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出台《大连市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大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把“蓝天保卫战”向纵深推进。

尤其是2016年以来,大连市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四控一调”,即控煤、控车、控工业源、控尘和调结构。

控煤方面,全市两年内取缔燃煤小锅炉1912台,提标改造20吨以上燃煤锅炉918台,大连市因此减少约19.55万吨煤炭消费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5万吨,减少烟粉尘排放0.93万吨,供暖季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降低约38.8%,PM10降低约17.8%。

控车方面,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目前全市绿色公交车辆占比达73.6%,建成快充站9座、大型换电站2座、分布式充电桩约3700个。

控工业源方面,重点整治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收集系统直排、无处理设施直排等问题,完成1089个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项目, 457个加油站及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598家船舶、家具、印刷和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控尘方面,大力管控施工工地、矿山、裸露地面、道路施工等扬尘源。调结构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一套“组合拳”,大连空气质量持续大幅改善,“高颜值好气质”逐渐成为常态。

水更清

省内首个通过黑臭水体治理国家验收

镜头二

9月24日清晨,大连市民李先生再次来到马栏河运动公园慢跑。马栏河水流清澈,沿岸不时可见绿植景观,下游临近入海口处,几个市民正在惬意地垂钓。

近年来,大连市不断加大黑臭水体的治理力度,让清清河水成为百姓居住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2015年,大连市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整治责任人和达标期限。2016年,《大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后,黑臭水体整治进一步提速,两年内投入资金近6亿元,对泉水河、春柳河、周水河、周水河北支线、大化明沟以及凌水河等6条河道进行综合系统治理,有效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周边环境得以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

春柳河、周水河、泉水河等河道,在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新建的钢板闸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有效蓄积在河道内,形成水域景观,生活在河道周边小区的居民成为直接受益者。2018年7月,大连市以“未发现新增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全部圆满完成”的成绩,成为辽宁省第一个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专项检查验收的城市。

大连市出台《实施河(库)长制工作方案》,使全市所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300余条河流全部有了“大管家”,并实施上中下游全流域治理,不断将河流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以瓦房店地区的“母亲河”复州河为例,在其上游建设龙山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和二期新建工程,从源头上杜绝污水直排入河;在其中下游全面开展河道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建设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通过河长制的责任落实,大连的河水越来越清,河流国考断面V类和劣V比例为零。

中心城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河流变清了,主要得益于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近两年来,全市共新建1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3座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2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124.3万吨/日增加到198.9万吨/日,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能力提升60%,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也让大连的入海排污口彻底整治完成,目前,全市在用的102个入海排污口,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近岸海域水质稳中向好,34个海水国控站位中一、二类海水比例达到97.1%。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为保护好城市的“水缸”安全,大连市通过“划、立、治”,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划”就是依法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立”就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治”就是全面整治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排污口、工业企业、旅游餐饮、违法网箱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问题。通过上述举措,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全面改善和保护。目前,全市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2.jpg

海水水质例行监测。

土更净

划定“红线”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安全

镜头三

9月中上旬到11月中旬,旅顺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候鸟迁徙季。上百种、百万余只候鸟竞相飞翔,吸引了广大摄影爱好者,大家纷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一美好的时刻。

从去年开始,大连市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市控监测点位设置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方案,启动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继续推进工业企业搬迁场地的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防范人居环境风险;编制《大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库;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加强涉重企业环境管理。预计到2020年,大连土壤环境总体良好,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证率达到100%。

2016年,随着《大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出台,大连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污染问题防治实施方案完成“最后一块拼图”。2017年,出台《大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等,全面打响净土保卫战。城市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并实施再开发工业企业地块调查评估备案制度,有效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大连市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圈在“红线”内保护起来,让经济开发和人类活动止步于红线。目前已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2437.89平方公里,形成“一屏、一脊、多点”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格局。

2017年,大连环保、农委、国土等部门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共同启动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摸清农用地和企业用地的污染状况底数。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点位超标区、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农用地分布区“三区”空间叠加分析,启动农用地样品采集工作。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完成全市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遥感信息核实,逐步确定需初步采样调查的企业地块清单。

2018年,大连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努力完成松辽化工原厂址等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大化集团原厂址污染地块的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工作。推动大连染化集团原厂址等污染地块风险管控,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今年,大连市将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逐步建立全市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对于拟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未修复达到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大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为确保完成目标,大连市将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大连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签订“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切实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初对各地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通报,2020年进行阶段性目标考核。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有关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