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山东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山东省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2)

来源:山东环境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03 20:31:20

1.jpg

中国环境报记者:请问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有怎样的深远意义?

2.jpg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加强固体废物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作出有关重要指示批示,亲自部署推动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无废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塑料污染治理等工作,亲自推动有关改革进程。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全面展开和深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管好的最终环节,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体现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重大转变,对协同推进水、气、土污染治理,解决这些领域治理后最终污染物的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进一步拓宽攻坚战治理广度、延伸治理深度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从城市层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固体废物,有助于改变“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jpg

中宏网记者:山东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是出于什么考量,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2.jpg

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邹晓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考虑到我省已有威海市成功创建国家“无废城市”的经验,其余15个设区的市基本都涉及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半岛城市群等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具备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条件,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我省是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领域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另外大宗工业固废缺乏可行利用技术、堆存量依然较大,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政策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成为“无废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堵点。

为稳步推进全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我省将紧紧围绕《工作方案》提到的“十四五”时期建设目标,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

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围绕7项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落实,确保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落地见效。同时,指导督促各市加快工作进度,以解决固体废物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主动承担国家和省级试点改革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固体废物治理模式。“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加以推动。针对赤泥、氰化尾渣贮存量大、利用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各市和省有关部门集中发力,在畅通堵点、理顺体制机制、强化协同和制度集成、增强内生动力方面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对于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确认切实有效的举措,要及时用地方法规、政策文件等形式固化下来。对于各地普遍适用的模式,省级层面做好相关推广工作。

三是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减污降碳工作关系密切,要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结合,促进协同增效,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城市全面绿色转型。

四是强化指导帮扶,尽快形成工作合力。“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动。我们将推动各市建立组织协调机制,从制度建设、技术支撑等各个方面集成发力。建立省级部门协调机制,成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省级“无废城市”技术帮扶组和专家库,为各市提供全流程跟踪式指导和帮扶。

近期,山东省还将组织“无废城市”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威海“无废城市”建设相关经验做法。后期,也将会通过加强培训、调度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各市建设工作经验共享,提高我省“无废城市”建设水平。

1.jpg

大众日报记者:2022年,全省16个市将全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请问如何保障各市建设工作有效落地?

2.jpg

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邹晓东:“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各地市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在实施过程中要强化省级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强对市帮扶指导,确保“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省将坚持高位推动,建立省级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和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组织协调机制,并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

二是组建工作专班。生态环境部已成立了“无废办”,我省及各市也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推进专班,统筹协调“无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建立三级联动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是明确工作思路。“十四五”时期拓展和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原则、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山东将以此为主线,优化“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路径,综合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

四是制定实施方案。编制高质量的实施方案是“无废城市”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我们将组织各市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重点制定废物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施策,杜绝简单拼凑或机械模仿。将“无废城市”建设与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治理、塑料污染治理等专项工作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将组织专门力量帮扶各市汇聚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市场培育、资金保障、监管强化、大数据助力、宣传发动等措施力量,合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1.jpg

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工作方案》中提到要“强化能力建设,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能否介绍一下我省在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监管方面的创新做法?

2.jpg

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刘强:我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种类繁多,“防风险、守底线”任务较重。为有效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遏制非法转移倾倒违法行为,我省先后完善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制作全国首部主题警示教育片、实行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举报高额奖励,并专门印发《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的通知》,创新性地开展危险废物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对危害性大、易发生非法转移倾倒的危险废物实行重点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一是分类评估危险废物企业风险等级。组织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方案论证,邀请专家、相关市生态环境局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有关代表对全部种类的危险废物进行分析研判。明确了以危险废物危害性(如直接毒性或反应毒性)和守法成本作为分级分类的原则,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46类467种危险废物的基础上,确定了195种进行重点风险管控,形成了《危险废物重点风险管控清单》。将涉及清单中的危险废物产生量在3吨及以上的产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列入重点风险监管单位,其他产废单位作为一般风险监管单位。

二是实行省、市、县分级监管。依托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开展省、市、县三级分级监管。各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每半年对危险废物重点风险监管单位开展一次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涉违法问题的单位,年度检查频次增加至每季度一次;对一般风险监管单位的监督检查,按照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各市生态环境局每半年对各县(市、区)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并将抽查情况报告省生态环境厅。省生态环境厅将定期对重点风险监管单位开展现场帮扶,并对市、县生态环境部门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三是强化危险废物重点风险监管单位清单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支撑作用,对涉及危险废物种类较多、情况复杂的单位,强化技术指导,完成危险废物企业分类划分工作,动态更新《危险废物重点风险监管单位清单》,坚持靶向发力,切实提升危险废物监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1.jpg

齐鲁晚报记者:威海市作为全国首批“11+5”、全省唯一的“无废城市”试点城市,请介绍一下试点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2.jpg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龙连伟:2019年4月,威海市入选国家首批“11+5”、全省唯一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2021年3月,向生态环境部提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总结报告,顺利完成试点任务。

一是高层次谋划。在国家技术帮扶组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的指导下,聘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高水平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国家要求的大宗工业固废趋零增长、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危废全过程安全管控4项共性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威海特色,制定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旅游绿色发展2项个性目标,建立了“4+2”试点模式。

二是高规格推动。建立了以威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1个领导小组、6个工作专班、N个责任单位的“1+6+N”工作体系,召开了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1”是指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6”是指6个工作专班,分别为威海市工信局牵头的工业绿色发展专班、威海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的农业绿色发展专班、威海市住建局牵头的城乡垃圾减量专班、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的危险废物管控专班、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的海洋绿色发展专班、威海市文化旅游局牵头的绿色旅游发展专班。“N”是指每个专班有“N”个责任单位。建立专班集中办公、月调度月通报和督导考核机制。

三是高标准建设。高效推进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末端无害化以及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5个方面59项建设指标和制度、技术、市场体系及工程建设项目4张清单81项重点任务,打造“无废航区”、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等7项特色亮点,以“无废城市”打造“精致城市”等4项经验被生态环境部推广。2020年9月,在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2022年7月,获得国家专项奖励。

1.jpg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请问,威海市将如何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

2.jpg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龙连伟:威海市将继续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争当引领标杆,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威海贡献,在发展绿色化上走在前列,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延续试点建设期间“1+6+N”工作机制,继续将“无废城市”考核指标纳入对各区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完善调度通报、督导考核机制,制定废物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4张清单,逐条逐项抓好推进实施,确保“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对照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结合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重点领域固废管理现状等,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精致城市建设有机融合,编制实施我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以及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5个方面65项建设指标和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38项建设任务清单及10项工程建设项目清单。

三是精心打造亮点模式。继续深化“4+2”试点模式,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特别是发挥我市海洋、生态品牌比较优势,深化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旅游绿色发展特色目标任务,强化陆海固体废物共管共治,倡导和传播绿色旅游理念,突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全覆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打造蓝碳经济发展高地、打造高质量海洋牧场、深化“无废航区”建设、深化“无废景区”建设等亮点工作,打造更多“威海经验”。

四是积极营造“无废”氛围。深化“无废细胞”建设,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创建规模,从学校、社区、商超等生活领域,扩展到无废工厂、无废园区等生产领域。加大“无废”宣传引导,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威海转化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提升群众参与度、幸福感、获得感。

1.jpg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陈琛: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系电话:51798804。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jpg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