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上海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崇明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来源:崇明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7-27 10:13:24

乡村振兴,要富更要美。近年来,上海崇明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改善人居环境,筑牢乡村振兴生态基础,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崇明。

在全市率先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对于家住城桥镇金月湾小区的张娟女士来说,垃圾分类早已不是新鲜事。2011年,她所居住的小区作为崇明试点,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投放,2015年小区又成为崇明首批垃圾分类“绿色账户”项目实施社区之一。2017年,崇明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后,每天早晚前往小区指定垃圾投放点扔垃圾,已成为张女士生活的一部分。在她的带动下,甚至连上幼儿园的小孙儿也知道要把垃圾分类扔进家中不同的桶。

38649_180726172458_1.jpg

新中村对各家各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分(资料图片)

崇明从2011年开始逐步在城桥镇、堡镇等城镇地区居住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2016年又在横沙乡全域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试点”出“亮点”,横沙形成“户分户投、村收村拣、乡运乡处”的干湿垃圾管理制度,并探索以宣传引导、奖励规约等方式,让人自觉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2017年6月27日,区委、区政府在横沙乡召开崇明区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现场会,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在原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崇明进一步建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的崇明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与区政府签订了2017-2018年《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在工作推进中必须做到全面覆盖、全程监管、全民参与、全面考核。此外,崇明还建立了队伍整合机制,把乡镇、村居道路保洁、河道保洁、垃圾收集等队伍进行梳理整合,统一管理、统筹使用,解决工作量不均、效率分配不高等问题,避免出现“河道保洁员把河里垃圾捞到路上,道路保洁员把路上垃圾往河里一扫,最后垃圾还是没处理掉”的现象。

2017年9月12日至12月18日,区委书记唐海龙带队走遍了全区18个乡镇,深入百姓家中和湿垃圾处理点,与百姓和垃圾收集员交谈,详细了解源头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情况;同年11月22日,唐海龙在做客上海新闻广播《市民与社会》节目时向全市人民作出表态:“崇明要把生活垃圾分类这项最困难的简单工作做好,成为上海在这一领域的排头兵、先行者。”这些都彰显了崇明的决心和担当。

全市率先实现全域全覆盖

破解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关键在于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而实现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前提,是源头分类。“源头分类是最难的环节。”区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坦言,后续的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环节都可用制度加以保证,唯独老百姓家中的事,制度很难管到,只能靠逐步宣传引导,提高老百姓自愿分类的意识。

每个家庭会产生各种生活垃圾,怎样才能做到精准分类投放?在宣传中,崇明想到了一个管用的“土办法”:在仔细研究了群众家庭的生活习惯后,有关部门在入户宣传时,将其分为“可烂”(湿垃圾)、“不可烂”(干垃圾),其中“不可烂”再分为能卖、不能卖,简单易懂。崇明还按照每户配发2只家用“干、湿”垃圾桶的标准,下发分类垃圾桶69万只,覆盖34.5万户家庭。

针对老百姓中普遍存在的“分好类还是一股脑混到一起处理”的担忧,各乡镇严格制定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制度,不让老百姓“白分”。例如,城桥镇将干、湿垃圾运输车醒目地区分开来,每次清运垃圾,都是干、湿垃圾运输车同时驶进小区,将垃圾分别装走,让居民眼见为实。

2017年,崇明共配置湿垃圾专项收集车1255辆,湿垃圾专项运输车52辆;新改建垃圾暂存点623座,餐厨垃圾转运点18座,建成运行村级湿垃圾处理点52座、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27座;完成了对全区2000多名分类收集员的专题业务培训。全区第一批162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95家银行、超市等服务窗口以及52家集贸市场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崇明基本建成三岛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管理运行体系,做到了每户有分类桶、每村有分类收集车、分类存储房,每镇有分类运输车和湿垃圾处理站。

现在,居民张娟对于垃圾分类这件事越来越热衷,除了习惯的养成,更在于看到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这件事越来越“上心”:“过去的担忧消失了,现在看来,政府是下了决心要把这件事做好,看到干湿垃圾被运往不同地方分别处理,我们这些参与分类的市民的努力真正有了价值。”

“最困难的简单工作”在崇明初见成效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这项“最困难的简单工作”在崇明初见成效,生活垃圾的总体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33%。曾经,每天出门时拎起混装的垃圾随手扔进就近的垃圾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如今,这个场景在崇明发生了改变: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村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城镇地区,小区里楼道口的垃圾桶不见了,居民拎着分好的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截至目前,崇明村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达95%以上,能主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已达90%以上。在这背后,有一大群热心的志愿者在努力推进。今年60岁的周和平是中兴镇第一批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督导志愿者,在自己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同时,她还负责宣传、引导村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周和平上街买菜的时候,经常会观察菜场垃圾桶里有没有干湿分错的。如果看见有摊位分得不好,她会趁摊主空闲的时间上前解释正确的分法。“一回生,两回熟,第三次都是老朋友了,听了我的劝说,很多摊主都会做好分类。”周和平笑称自己得了职业病,看见垃圾桶就想去看一看、翻一翻,瞅瞅垃圾分得怎么样。在崇明,还有很多像周和平这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他们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中坚力量。

60多岁的横沙乡民星村村民瞿云芬告诉记者,刚开始,每天要把垃圾扔两个桶里,确实有点别扭,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几十年前,垃圾往往是随手往河滩上扔,时间一长,河滩就成了垃圾堆,方便是方便了,但异味扑鼻、水质恶化,得不偿失。现在垃圾分类只是举手之劳,却能让生活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我们百姓都乐意。”

打造垃圾分类崇明教科书

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区委书记唐海龙表示,“只有把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落实好,崇明才能真正做到低碳循环可持续,生态岛才能达到世界级的品质要求。”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政在接受东方广播中心《区长一诺》节目采访时也立下诺言:“按照区委、区政府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全面巩固、质量提升的要求,深化推进全域全覆盖,加强监管,到2020年形成监管政策体系,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工作体系,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达到38%以上。”

如何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覆盖,以实现这些诺言?今年以来,各部门、各乡镇纷纷探索提质提量新途径,为修订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崇明教科书贡献自己的“案例”。

今年6月初,新村乡开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在新浜村改造了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供生产小组30多户村民投放。这也是全崇明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实行“户分、户投、乡运、乡处置”的运行模式,村民户上分类后自行到指定投放点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投放,每日固定投放时间。“现在夏天到了,家门口的两个垃圾桶虽然都加了盖,但异味没办法完全消除。把分好类的垃圾丢到指定点,家里就更干净了。这样做减少污染源、减少成本、减少保洁员工作量,大家都欢喜。”负责维护这个投放点的党员志愿者黄士英看来,农村也可以和城市一样,家门口没有垃圾桶。“30户人家中,距离集中投放点平均不过几十米,最远也只有百余米。这点路基本是‘抬抬脚就到’,现在大家都喜欢饭后健步走,吃完饭走过来既扔垃圾,又锻炼身体。”

像这样的探索在崇明还有很多,例如,城桥镇对垃圾清运车进行实地跟车检查,并对沿街商户的生活垃圾进行定时上门收集,没有分类的拒绝收运;全区规划的6座建筑垃圾中转站、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技改项目,以及231个区级低价值再生资源点站场建设和大件垃圾回收点等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为了督促各乡镇更好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整体分类水平,崇明今年将对各乡镇实施“核量”考核,在各乡镇的湿垃圾处理站安装智能监控、智能称重系统,全新的崇明生态环卫大数据管理系统也将在今年上线,可实时监控各乡镇湿垃圾处理站内车辆的进出情况和实时称重数据。……崇明正在探索更多鼓励约束长效管理机制,让广大市民更好、更自觉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中来,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覆盖这一目标。

(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