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天津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广东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辽宁 湖南

生态扶贫:借行业优势 创扶贫特色(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江滨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2-13 00:00:00

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惠远认为,环保工作就是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屏障功能重要的两县,确保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一体化推进,意义重大,其价值和作用体现在递进的3个层面:第一,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两县建设重点工程,帮助生态环保能力上一个台阶,在县级财政无法到达的情况下,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就是一种扶贫;第二,在环保能力提升之后,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可以加大环保约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转型;第三,逐步协助引入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促使贫困地区弯道超车,尽快赶上国家整体的发展步伐。

措施落地推广 为生态脆弱区探路

环境保护部各扶贫工作小组在帮扶项目中也着重考虑当地需求和资源优势,力求项目能够落地生根,星火燎原。

第4扶贫工作小组结合水司工作特点,编制了《围场县“环保帮扶示范村”帮扶方案》,指导当地理清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农村环保运营管理机制,“花更少的钱,起到更大的成效”,围绕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改厕和治理村庄污水垃圾,打造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的示范村,促进村庄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同时积累经验,待成熟后在围场县推广。

研究显示,我国76%的贫困县在生态脆弱带内。大部分贫困人口日常生计和收入直接依赖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重要生物资源的无序利用、过度开发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资源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加大了区域减贫难度。环境保护部2012年起在全国12个县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项目试点,通过替代生计、特有资源培育等方式,研究适合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目前试点地区生物资源均得到不同程度保护,每户年收入增加3000元~10000元。特有资源培育模式最先在四川宝兴县、贵州玉龙县等地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以生态司为主导在围场、隆化进行了3个试点。

在第8扶贫工作小组帮扶村围场县八顷村种植当地特有的高山药用植物金莲花,既保障制药企业原料供应,又减少村民对当地生物资源的依赖和破坏,为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在围场县大苇子沟村开展特有林地生态修复和以保护当地品种为目标的畜禽养殖;帮助隆化县海岱沟村利用当地特有的柴鸡品种进行立体化养殖和果蔬大棚种植;同时还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研究。

项目技术支持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卢晓强博士说,随着项目逐渐展开,会派专人对种植养殖各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融入贫困户增收过程,提高农民生态保护和物种保护意识。

生态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结合扶贫地区试点经验,将探索建立不同区域特点的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共赢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和模式并在全国更多地区推广。

张惠远认为,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一体化推进,对于生态脆弱地区不仅必要而且紧迫,试点经验和模式的推广将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状况的脱贫措施产生约束和示范作用。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