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陈吕军:我国环保领域资深专家,从上虞农村走向水木清华

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11 11:53:37

12月2日,在美丽的白马湖畔春晖园,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母校110周年校庆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春晖北京校友联谊会会长、虞籍乡贤陈吕军,同样是满满的激动与感奋。这里,是他曾经学习与生活过两年的地方,留下了青葱岁月的憧憬与梦想,如今再回到原点,回忆如潮,模糊了双眼。春晖,依然是他心底的那一抹温暖。就如他说的:“春晖是一本书,一座山,一个湖,学子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

陈吕军接受记者采访

陈吕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

现任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环境所所长,兼任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环保联合会绿色技术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部级联席会议循环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开绿色园区研究院院长。

陈吕军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在春晖中学

从上虞农村走向水木清华

30余年厚积薄发成就环保领域资深专家

1980年,15岁的陈吕军从老家永和镇来到春晖中学就读,在这所人文积淀深厚的历史名校度过了生命中难忘的两年,之后在上虞中学完成高三学业,1983年以全省前200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在清华就学的10余年间,他一边读书一边从事理论与技术研究,积累了厚实的专业基础。因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他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清华大学十优研究生、十佳博士毕业生,留校任教。

“高考时报的第一志愿是化工,因为我当时化学特别好,高考考了99分,第二志愿才是环境。”陈教授坦言,对环境这个专业的认知,是后来在学习工作中慢慢体会到,并且有了深刻的理解。

从本科期间开始,他就在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以及设备成套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获得6项国家专利。其根据我国国情研制的YHG系列水平轴转刷曝气机及成套设备,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已形成多个系列十几种产品,可满足不同规模和不同水质的氧化沟污水厂需要,广泛应用于几万吨至几十万吨级的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先后获教育部、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从事环境专业30余年,陈教授一直致力于产学研结合,将清华的多项成果高效高质量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如将污水资源化,解决水危机,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绿色生态小区――北京北潞春绿色生态小区污水回用示范工程研究,在城市和小区生活污水资源化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获建设部科技进步金奖。在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项目中,研究设计了两座技术先进的中水处理装置,成功将中水回用于校园绿化和冲洗厕所,年节水在100万吨以上,成为清华大学学生节水科研教育基地。

“科研要为生产一线服务。产品从开发、小试、中试到应用于生产,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用时10年还是少说的。”陈教授介绍,自己也会有困惑的时候,有时受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限制,要不断地去改进产品;有时想到黔驴技穷,还是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一个柔性连轴节的发明专利,我研发了一年多,就是解决不了它‘动不动就断掉’的问题。于是白天想,晚上睡觉也在想。有一晚,突然在做梦时梦到,原来它在‘灯火阑珊处’,最后做成波浪型的连轴节解决了这个问题。”

陈吕军目前主要从事水处理与水回用技术研究,生态工业园区设计和规划、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和企业环境责任保险中的环境风险评估。已先后领导完成百余项环保工程项目,承担完成数十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其它奖项多项,取得国家专利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致力推进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

在上虞率先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作为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专家,陈吕军在园区生态化发展、产业共生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为全国十几个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发展开展成果推广工作,为我国推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2005年,上虞于全国最早一批在化工园区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陈吕军表示,自己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为家乡的环境保护效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为主体,清华团队技术支持,三方共同来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而在此之前,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已经开始了企业生态工程方面的研究。突破企业以往就污染治理污染的“三废”防治老路,建立企业“生态产业链”,实现无废和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多级重复利用的循环工艺,形成了利用-排放-再利用的污染控制模式,改变以往工业污染治理只投入不产出的消极局面,第一次真正实现企业在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全面统一。为其之后进入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产业生态学奠定了基础。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陈吕军率领课题组在当时的杭州湾(上虞)精细化工园区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提出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实体模式,以产品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能量网络一体化、物流网络一体化和污染控制一体化为内涵,以绿色化工企业建设为先导,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化工技术为支撑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模式,就是要构建一个从原料-产品,原料-废料-原料的过程,即由原来的摇篮-坟墓变成摇篮-摇篮新的工业业态。”陈教授显得很兴奋,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园区形成产业化关键技术17项,促使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8%以上,新鲜水用量下降50%以上,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左右,有力地推动了园区的循环经济及节能减排。

“原来园区经济发展受资源约束,现在两者之间已经相对脱钩。在面积没有增加,企业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杭州湾经开区已经从年产值100-200亿元发展到千亿级园区,正在申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在母校的梧桐树下,他停下脚步,仔细地重述了一遍。

积极投身于浙江省“五水共治”

环保是融入血液的一种情怀

陈吕军似乎是为国家的环保事业而生,环保于他,已是融入血液的一份事业,一种情怀。

这些年,陈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一直积极投身、躬行实践于浙江省“五水共治”及环保事业中。作为“剿灭劣V类水”首席技术顾问之一,他充分调动有效资源,深入嘉兴、绍兴、温州、衢州、丽水等地,发挥技术团队区域服务功能,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剿劣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与服务工作。

在余杭上塘河,他通过实地深入调研,组织技术团队识别入河污染物通量,制定优先控制顺序方案,提出科学的剿劣方案:通过统筹污水主干管道和分支管道同步建设,强化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城区生活污水截留和收集,彻底消除旱天污水直排入河现象,解决岸上污染问题;提出通过生态输水、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恢复河道自净功能,解决河内污染问题,使上塘河在全省成功实现率先销号。

在嘉兴秀洲区,他主持完成了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新塍镇基于光伏能源的再生水处理示范工程”,通过科技治水手段,解决了水源地外源污染问题,成为秀洲区具有标杆意义的中水回用工程,获得省、市、区各级政府的肯定。在国内首个系统地针对喷水织机废水处理,制定发布了《喷水织机行业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喷水织机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标准实施后,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率提高至70%以上,有效缓解了受纳水体的污染情况。

嘉兴市王店镇长水塘蚂蝗塘桥和百乐桥市控断面存在Ⅴ类水风险,而基层单位在科学剿劣方面缺少科技支持。陈教授带领技术团队对这两个断面的历史水质进行了现场调研、取样和数据分析,明确超标指标和成因后,在截污、治污、监管、应急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并对断面水质产生直接影响的雨污混排口,在无法大规模实施雨污管改造的情况下,设计并实施了低成本的临时截污工程,有效杜绝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情况,对断面水质的持续改善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陈吕军及其团队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百余次,完成实施剿劣工程15项,被授予浙江省剿劣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

提出我国工业污染预防的新思路

在嘉兴上虞首推排污权有偿使用

“推进中国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工业污染预防,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唯一途径。”陈教授表示,作为环保专家,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陈吕军是环保部中美“工业污染预防与能源效率”项目的中方首席技术专家,在推进中国实施鼓励型环境政策方面开展了先导性研究,进行了“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工作,为我国工业污染预防领域提出了新的思路。

针对环境资源无偿使用的现状,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制订了浙江嘉兴市、上虞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和实施细则,设计建立了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首创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及排污权公开拍卖试点。环保部污染物总量控制司认为: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积累了经验,对推进全国排污权交易工作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该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技术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陈教授经常往返于北京-上虞之间,上虞不仅有他的亲人,更有他事业的一部分。他说,上虞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是前端的,近几年投入力度也很大,在全国都能排在前面。上虞对环境的保护注重顶层设计,包括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无论是理念和采取的方式方法都可圈可点。

“但对上虞来讲,未来的压力还是很大,上虞的未来应该怎么走,主要是杭州湾经开区的工业,如何做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创新引领,上虞还有待去思考、去突破。”陈教授透露,目前杭州湾经开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课题研究已经从循环化-绿色生态低碳化-智慧化,智慧化园区建设第一阶段刚刚完成。预计再过三五年,园区将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园区、智慧园区,经济将高度发达,现状环境质量会越来越好,安全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