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黄晓凤:江西野保“活词典”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作者:钟南清 石鹏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4-24 11:47:48

在江西野生动植物保护界,黄晓凤有着“活词典”的美誉。作为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从业22年来她一直行走在保护研究江西自然生命的征途中。

黄晓凤的足迹遍及江西的大山河川,追踪着那些隐没于山林河湖中的神秘精灵,说起江西的野生动植物,她如数家珍。

黄晓凤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科带头人、省青年科学家、省百千万人才,她先后荣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斯巴鲁生态保护奖、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多项称号。

黄晓凤在武宁县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黄晓凤供图

坚持缘于对自然的敬畏

1972年,黄晓凤出生在修水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地处幕阜、九岭大山间,山林中的果树花草和飞鸟走兽,以及雨雾和晨暮里的大山深处,都让她产生了莫名的神往和好奇。

1997年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黄晓凤放弃了到林业部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老家。因为这里有她崇敬的大山,以及对自然界生命的敬畏。

“江西是个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研究领域曾长期滞后,我就想改变这种现状。”黄晓凤说,当时,江西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这正是她想做的一件大事。

由于经常要深入大山,与虫蛇鸟兽为伍,且有不可控的危险,因此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工作多是男人当道。但在江西,黄晓凤巾帼不让须眉,成了业界最耀眼的星星之一。

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工作其困难常人难以了解,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更是如此。为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态习性,获取研究数据,她曾数月穿行于大山中进行实地跟踪调查。野生动物繁育研究需要从野外取样,由于样本采集本身比较敏感,在法律上也仍是一个盲区,合法的取样捕捉手续繁复,经常需要反复跟当地林业管理部门沟通。缘于对山的崇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她选择了坚持。2005年,她首创江西省唯一专门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的科研机构――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填补了江西野保研究机构的空白。

让国人重新认识野鸡

“1997年我到江西省林科院生态所工作,第二年就赶上了全国第一次野生动植物普查,我是江西区域的参与者之一。”黄晓凤告诉记者,这次的普查经历,对她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工作启发很大。

山就在那里,动植物就藏在里面,如果只坐在实验室里谈科研保护,那是不负责任的。正所谓“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只有走近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才能研究了解它们的习性。然而,野外调查的困难常人无法想象,想要找到动物,就要走动物走过的路。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走在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上。大山深处,林密湿滑,蛇虫噬咬,在这种环境里进行野外工作,两三天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一周就是煎熬。但是,从小在大山中摸爬滚打的黄晓凤,有着一股让人刮目相看的韧劲,不服输,不怕苦。

2005-2010年期间,为了研究江西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白颈长尾雉,了解其生态习性,获取研究数据,黄晓凤曾数月穿行于宜春市官山的高山密林中。

白颈长尾雉,当地人俗称野鸡,主要分布在赣北、赣西北等山区密林中,是世界受威胁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鸟种。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野鸡和野兔一样,不算珍稀物种,不值得保护。为了扭转人们错误的认识,提高保护意识,黄晓凤特意选择了研究野鸡。

经过实地跟踪调查,黄晓凤的科研成果取得了三项重大创新――首次从多个空间尺度对野鸡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野鸡分布与栖息地关系数学模型,实现了野鸡种群分布的快速预测;首次进行了野鸡栖息地评价研究,研究确定了野鸡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建立了野鸡栖息地评价技术,实现了野鸡栖息地适宜性的快速预测与监测;首次进行了野鸡栖息地生态规划研究,建立了包括生境廊道设计技术、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确定技术等野鸡栖息地生态规划技术。

对华南虎欲“研”却不能

在江西的野生动物世界里,还有一种动物始终让黄晓凤魂牵梦萦,却又欲“研”而不能,那就是华南虎。

“在我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讲,幕阜山和九岭山上曾出现过老虎。”黄晓凤说,从业22年以来,她的足迹遍及庐山、官山、九连山、齐云山、武夷山、马头山、南风面等江西的多座大山,但始终没有发现华南虎。这些年来,抚州市宜黄县不时有虎讯传出。为了追寻华南虎的踪迹,黄晓凤曾多次前往宜黄。

“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中国特产的一个亚种,也是世界上现存5个虎亚种中数量最少的一种,属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黄晓凤告诉记者,历史上,宜黄曾是中国华南虎分布中心地区,被誉为华南虎之乡。但是,由于当地多年的灭虎行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食物的锐减,20世纪50年代开始,宜黄华南虎呈急剧递减趋势,难得一见,以致被严重怀疑野外灭绝。

2008年1月初,正值南方冰灾。有宜黄群众反映,在山上的积雪上,发现了华南虎脚印。得知这一消息后,黄晓凤当时兴奋得跳了起来,不顾雨雪冰冻的恶劣天气,立即赶赴宜黄,请当地的村民带路就进山了。

华南虎消失了这么多年,如果真的再次被发现,不仅是江西野保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足以轰动全世界的大事。尽管当时的天气极其恶劣,黄晓凤还是坚持走访了不少重要山林,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现在的宜黄,山高林密,基本都是阔叶林植物,非常适合华南虎生存。同时,山林里面有丰富的野猪、麂子、山牛、水鹿、兔子等,这些都是华南虎的食物。”黄晓凤说,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影像资料可以证明宜黄县存在野生华南虎,但她还是坚信宜黄仍存在野生华南虎,并期待着发现野生华南虎的那一天。

守候中华秋沙鸭获珍贵资料

“干我们这一行,的确很辛苦。因为经常要外跑,很多时候还顾不了家。”黄晓凤笑着说,虽然很辛苦,但每当发现新物种或珍稀物种时,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之前无论经历了多少艰辛,都会瞬间消失。

黄晓凤回忆说,2007年底,得知在鹰潭市龙虎山泸溪河发现中华秋沙鸭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跳上了南昌去鹰潭的火车。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更重要的是,中华秋沙鸭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数量极其稀少,被誉为生态指示种,它的发现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到达龙虎山后,黄晓凤顾不上休息,就背着相机、望远镜、干粮和水壶深入林区。秋沙鸭的警惕性十分高,很难近距离观察。为了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活动情况,一大早黄晓凤就提前潜伏在河岸边,用望远镜远远观察,每次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来去时间、数量以及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获取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科研成果助力扶贫产业

黄晓凤一直坚信科研来源于生产,必须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样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

2018年,黄晓凤联合来自省内外16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人员,产学研用结合,主持申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江西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技术推广联盟,应邀参与申报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体系科技创新联盟、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她围绕着“十三五”团队学科发展的定位“互联网+、创新创业、引领、问题导向、基础优先”,以自己主持的2018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互联网+鸿雁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为依托,研建“野生动物繁育在线辅助科研平台”,立志引领江西省经济型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发展,为江西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她常年奔走于山间地头,为林农和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参与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养殖户提供商业信息,林农、养殖户纷纷慕名而来取经学技术。如今,万安县果子狸养殖,芦溪县豪猪养殖,南昌、永修等地的野鸭、大雁养殖,都已是当地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黄晓凤主持研发的多项野生动物繁育技术已在江西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她主持研发的“雁鸭类水禽高效扩繁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成果,已在江西、湖南、湖北等12个省份广泛应用。近3年来,累计新增利润4.02亿元、节支总额0.58亿元。

(编辑;Wend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