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郑朝晖:环境产业的过往30年,皆为蓄势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作者:李艳茹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7 15:20:47

在环境产业时间越长,郑朝晖越是认为,这绝不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相反,它的门槛非常之高。

“过去一段时间里,环境产业走了弯路。原因就在于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能干,这造成了产业良莠不齐,导致了地方政府莫衷一是。”郑朝晖分析,若不计成本代价,所需环保效果都能达到;但要结合国家财政和百姓的承受能力,就需要关注多种适应条件,考虑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技术,达到最具效益的目标。其间所涉及的思路突破,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门槛都不低。

郑朝晖

青年央企

在环境产业,国营企业风格通常趋于稳健,不过分利用杠杆。这使得在一些民营企业深陷债务危机的时候,国营企业能够免于风险。而相较于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动,国企看起来有些“进取心不足”。

随着环境产业变革到了更为深刻的层面,国资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时期对央企国企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稳中求变,要守护产业安全,要更加熟悉这个产业的脉络,去试着完成过去几十年没有完成的事情。

中国环保集团成立至今已有30余年,到今年年底,公司垃圾焚烧总规模将突破10万吨/日。这个庞大的固废巨头,是唯一一家以固废处理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是参与长江大保护、京津冀环境治理、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作为中国环保集团的掌门人,郑朝晖兴趣广泛,涉猎人文、历史、艺术,热爱美学。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的总经济师。在用“总经济师”的眼光看待企业时,他看到的是市场的演化和产业的规律;用“审美”的视角去看,他看到的是企业与个人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他认为,30多岁的中国环保集团刚刚成长为一个思路清晰、身手敏捷的青年人,褪去最后一层与产业世界的隔膜,正在积蓄活力。

力量之美

国资在刚涉足某行业领域时,通常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环保集团最初在环境产业的身份也是投资商,围绕垃圾焚烧厂进行投资、建设、运行、再融资。随着公司规模、行业地位的提高,公司战略面临升级。

郑朝晖指出,投资商的下一步是产业服务商。地方环境治理需求日渐趋于综合,龙头企业使命从点状治理逐渐转向区域环境管家。能否更加结合当地环境、财政、标准等各种条件,为地方政府提供综合服务?是否有更好的技术组合,找到最具适应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更加深入产业后,投资建设之后更精细的事项浮出水面。郑朝晖认定,必然要把技术做起来。形成势能的行业龙头需要突破装备环节限制;重资产央企需要通过增加产业链,使利润点更为丰富;对于行业来说,核心技术装备的掌握也到了事关产业安全及瓶颈突破的层面。无论是公司发展还是行业需求,都将中国环保集团推到了技术创新的关口。

真正技术创新,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不太容易――缺乏市场、缺少应用场景和应用条件,研发周期长,很难实现突破。对于央企,同样存在困难:可能投入几千万后产出为零,有追责风险。作为投资公司,通常不愿意冒此风险;到了产业公司阶段,需要高投入的技术创新,之于国之重器的央企,是肩上的责任。

相比于开发一项关键技术,郑朝晖更希望“技术创新”能够成为中国环保集团的内生力量,像青年人拥有的探索欲及好奇心一般,成为企业性格。近几年来,中国环保集团将科研创新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将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作为工作重点,围绕焚烧系统、厌氧系统、烟气系统、维护系统、运行系统等流程进行技术创新,每年新增专利达几十项。

在专利研发之外,这个固废巨头还尝试了一次轻巧的转身。2018年,为更好的调动公司内容创新热情,中国环保集团在多年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最佳实践活动”:将从垃圾进厂到焚烧飞灰运出的全过程,拆解成200多个环节;所有跟环节有关的人都参与进去,按课题小组的方式,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及最佳操作法。

这次活动共计立项310项课题,最终通过验收的课题达261项。这些创新成果,通过郑朝晖的“基于管理视图分析法的管理体系”落实到动作级。创新直接反映到了效益上:2018年,吨垃圾发电量提高了25度,仅此一项,一年的利润就增加了一个多亿。而这项活动的投入仅几百万元。

“还有潜力,还有很多能提升的空间。”郑朝晖打算趁热追击,将最佳实践活动一年年地办下去。他看到公司在操作、管理方面还有更多可以精细化的地方;最了解末端操作的一线员工,或将成为这个青年央企奔跑起来的持久动能。

数据之美

上述将创新成果落地的管理手段,是郑朝晖与曾经就职中国节能基建部的梁磊联合开发的原创性管理方法――《基于管理视图分析法的管理体系变革》,在第二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获一等奖,被誉为“近20年来国内少有的原创的管理工具”。(相关阅读→ )

这是郑朝晖“数据主义”的研究成果。在环境领域的国营企业,大多采用较为传统的职能化管理方式,容易形成管理及操作的孤岛,民营企业的管理通常更为松散。郑朝晖从管理哲学的高度,创新性的提出数据构建是管理的核心,要实现管理的持续提升,就要对管理数据的完整性、系统性、精细化不断深挖。而数据化工作的基础,就是管理的标准化,再进行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

“一个公司最糟糕的事情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能力、状态决定了某个事情的走向。实际上,这种情况层出不穷。好的公司情况应当是,公司是什么能力,就能把这个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要想让个体因素对事件走向的影响降到最低,需要对管理进行标准化。

七八年前,郑朝晖看到了“数据主义”,这个概念启发了他。企业的经营过程好比是处理器在处理海量数据,先吸收数据进来,对它们进行处理、改变、创新,产生新的数据,来满足别人对数据的需求。为使企业更高效运作,核心在于:把需要的数据,更高效、更流畅地吸收进来;处理过程要有更快速的处理工具;最后出来的,是最想要的数据。

第一步是把数据接进来。尽管管理层面的事项比较活化,但若将所有事项拆到数据级,对需要的数据建立相应接口,便能够接进企业的庞大处理器中。第二步是处理机制的优化。“事”是核心数据,人和资产是附属数据,数据齐备后,事项的推动进行也就清晰可见:要做什么?谁来做?拿啥做?按什么标准?风险怎么控制?将这类问题回答清楚,便是如二叉树一般明晰的判断工具。

 “公司能形成的最好的共识是什么,就把它标准化。它即是固定的,又可以不断更新。” 郑朝晖倾向于用数据和算法来管理公司基本面,使看起来孤立的一件件事务,呈现出有序、规律、整齐的样式来。把这些规范好了,任何一件精细的事情都不会失控,不会以某一个人的状态作为决定因素。

基于数据主义,郑朝晖为中国环保集团定下管理体系变革的目标及时间线:用1-2年实现完全标准化,用1-2年完全数据化,再用2-3年实现自动化。至此,所有具有明确逻辑、有明确标准、可重复的、公式化的工作,均可交由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所需人力仅为当前需求的一半。垃圾进料无人值守,燃烧控制完全精准自动,且波动曲线将无限拉直。

在实现自动化的时刻,也就是5年后,或将可以利用当时的前沿技术,再实现智能化。在郑朝晖的蓝图里,自动化是根据已输入的算法自动运行,精准控制;而智能化能够根据数据分析改变策略、优化算法,据此,可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相关阅读→ )

完善之美

崇尚数据主义的郑朝晖,将自己比作一个较为开放的处理器。他希望自己能够容纳处理尽可能多的、为目标服务的信息,包括有冲突的、模糊的都接纳进来。他有着许许多多的爱好,甚至将芭蕾研究到了学术等级。同时,他也致力于将自己“越倒越空”,消去执着,去理解更多的事情。

在郑朝晖的构想里,未来的大多事务是交给数据机器的,人又当如何?他的谜底是“更完善、更至美”。通过人的完善去推动企业的完善,让企业呈现出适应社会需要、创造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美。

比如企业去适应大势,拥抱市场化。郑朝晖认为,中国环保集团发展至今,基本依靠国家投入;纵观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国家投入也仍是主导。而国家投入的作用仅是建立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推动商业模式的形成。在国家队使命完成后,行业进入真正的发展阶段,理应由国家投入逐渐转向社会投入。

综合行业趋势及发展需要,中国环保集团开始谋求A股上市。郑朝晖算了一笔账:当前来看,固废产业及公司都有可预期的增长;即使从现在开始公司再不接单,将所有在手项目建完,也有600亿资产,年均150亿左右的营收、15亿左右的利润。届时,中国环保将成为A股规模最大的固废处理企业,有能力提供稳定回报,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阅读→ )

再如企业发展模式的完善。当前,固废产业市场竞争充分,围绕垃圾发电项目压价抢标现象频出。而农村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乡综合整治等细分领域,却是“百废待兴”状态,不少相关设施建设完毕后运营缺失。“其实行业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事情,需要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来解决困难。”

为解决长江经济带固废污染问题面临着固废基数大、当期有效财政投入有限、治理设施分散化及碎片化严重、农村面源污染量大面广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环保提出了“两园一链”的固体废弃物综合解决模式。“两园”指的是集约式综合固废治理产业园、分布式有机固废治理生态园;“一链”指的是环境物流链。通过建立环境物流链,将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再用两园将垃圾最大程度集约、协同处理;对于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的有机垃圾采用分布式生态化处理。通过“串起来”的方法,将无废城市、静脉经济、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去。(相关阅读→ )

目前,这一模式已部分开展试点,计划2019年内推出4-5个示范项目,2020全面推广。作为中国节能旗下的固废治理平台,中国环保集团希望把“两园一链”做成示范项目,以此证明,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有着挖掘新利润池、将产业做深的可能。

从投资商向服务商转型,是中国环保集团正在蓄力迈上的台阶,却也不是终点。郑朝晖眼里还有下一步:“在未来,希望中国环保能够成为一家环境资源运营商。将环境、企业、价值统一起来,放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下来看。在那个时候,绿水青山就能够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郑朝晖愈发相信,环境产业的过去几十年仅仅是个起步。此刻,产业完成了蓄势的过程,在起跑线上蹲扎实了。“产业真正的奔跑应该是未来5年,将会给全世界一个惊喜。”

(编辑:Frank)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