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专访威立雅危废达人伉沛崧:我为中国危废行业的飞跃而自豪

来源:威立雅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2 14:52:28

如今的我们,处在一个变化极快、充满诱惑的时代:隔三岔五的跳槽、转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是什么让一个人选择成为一名资源再生达人,十年如一日地与水务、固废和能源项目的员工们共同战斗?

今天的威立雅《我们是资源再生达人》系列之――员工篇,我们邀请到了在威立雅奋斗了18年的资深达人!

  • 在威立雅,他见证了中国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从无到有,再到腾飞的巨大变迁;

  • 他亲身参与了03年非典时期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工作与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危险废弃物处置;

  • 他是危废处置技术的研究者,是危废课题与标准的编制人,也是危废领域的培训师;

今天的主角,就是威立雅危废处理领域的资源再生达人......伉沛崧 Peisong KANG

技术总监

天津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

天津滨海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

总工程师

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

工程技术(天津)中心

照片里的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伉沛崧。作为一名70后,照片里的伉沛崧充满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文艺气息,很难想象他竟是当今中国危废领域的技术达人。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故事?继续阅读我们的采访吧!

您在怎样的机缘下加入了威立雅?

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1996年我从天津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就去了天津环科院工作,当时叫环保科研所。那时环保在中国还没有那么大的热度,固废法也没有出台,危废更是一片空白,国家主要是处理污水和废气。环保所就想在天津建设一个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中心。那时候中国类似的处置中心还没有。为了建设这个中心,环保局就想引进一些国外技术,就和威立雅开展了合作。2001年,在威立雅与环保局共同建设项目的这个契机下,我加入了威立雅,到现在已经在威立雅工作18年了。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所在的项目?

其实我在天津同时服务于三个项目,分别是“天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天津滨海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天津)中心”(简称天津工程中心)。前两个项目是集焚烧、物理化学处理、安全填埋、资源回收、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另外,天津工程中心则要负责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领域的相关标准课题研究,危废处置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以及面向全国的危废领域培训工作。

您在这些项目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在“天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以及“天津滨海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我的角色是技术总监。危险废物的处置需要极强的技术性,不同成分与类别的危险废物,其收集、运输、分类、暂存和处理处置等方案和流程都是不同的。而我的职责就是要在技术上保证它们安全有效地得到处理。

另外,我在“天津工程中心”的角色是总工程师。我不仅要为一些公益性质的科研课题提供技术支持,还要负责把研发成果转为成生产力,也就是研发新的设备和技术。最后,因为天津工程中心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环保部下属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培训基地、医疗废弃物的非焚烧技术培训基地,我还要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和项目孵化工作。

200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当时正逢非典疫情爆发,也是您筹备天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的关键时刻。对当时您有怎样的回忆?

我们2003春天为了筹备天津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中心,正在香港和新加坡考察一些工厂和项目,后来又路过广州,已经是非典前期,各地已经开始抢购板蓝根和醋了。回到天津后不久,政府正式宣布非典爆发,我们都一阵后怕:如果稍晚一些回来,可能就要接受隔离措施,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了。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全面爆发,国家非常重视,就把医疗废物划分为环保废弃物,由原来的卫生部门负责,改为环保部门处置。正巧同年9月,天津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于是国家就顺理成章地把大量的医疗废物交给了威立雅来处置。

虽然2003年7月起疫情得到了逐步抑制,9月已经基本消灭。但是非典的阴影犹存,于是9月1日,当第一批医疗废物运输过来进厂时,我们怀着一些恐惧的心理,还穿着防护服,特地进仓库作了考察,气氛和感觉仿佛像进入停尸间一样。但即使非典疫情再扩散,当时的我们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近年的重要事件中,不得不提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威立雅是天津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单位。作为技术总监,您是否有参与到此次事件的处理中?

2015年的8.12.天津港大爆炸事件我还记忆犹新。事故发生的第二天早上,我坐在去公司的车上,心情非常沉重,也感觉到了很强的责任感。因为天津市应急下来的废弃物我们都要参与处理。果然,不久后我们就收到指示,就立马挺身参与到了应急处理任务中。

我们的许多同事,包括总经理蔡总,都亲自前往一线并进入了战斗状态,不仅要控制住现场污染物的扩散,还要对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收集和运输,从而送到我们条件齐全的专业设施进行处理。而我作为技术人员,属于后方支持工作,要负责把送来的数万吨有毒有害的固废和废水进行安全处置。

当时对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知道与常规污染项目相比,天津爆炸事故的遗留场地复杂得多。事故现场是多种危化品仓储库,遗留污染物不明,而且爆炸过程中不排除发生二次化学反应生成新污染物。种种原因,造成我们没有办法提前知道污染物的成分比例。因此我们技术人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去判断是什么废物,对运来的废弃物进行检测、小试、大试等。即使带了一整个团队,我当时都一个月没怎么休息。一个月之内,我们终于做到了对爆炸污染物的成分基本掌握,后面处理起来就快多了。

感谢您和您的团队在灾难发生后为我们的环境所做的贡献!如果把您所从事的工作比作“环保领域的消防队”,您觉得这种比喻恰当吗?

我们处置中心是天津市的应急响应单位,,如果天津市应急中心发现化学品车辆罐车辆倾覆、无名的危险废弃物遗弃等突发事件,都会马上通知我们的工业服务团队来协助有关部门紧急处理这些危险废弃物。我们这里还安排了同事24小时全天待机,保证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都有人接听电话。从这点上来说,的确和消防队很像。

但是也不完全一样。我们环保水平不高的时候,可能像消防队员一样把火扑灭了就完事了。现在我们还要进一步检测环境影响,因为还有看不见的危险。不仅是事发后的处理,更重要的是事发前的预防。你看812天津港爆炸事故,我们之所以能够应对危机,离不开2012年的时候我们和哈工大、中国环科院等单位共同承接的一个国家环保公益项目课题,研究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如何对事故应急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辨识、控制、处理。因此我们的技术成果应用到了实践中,我们的工业服务团队也获得了更多的处理经验。

消防队员一直与火灾做斗争,所以是一个高危职业。您从事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工作,是否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呢?

这个可能是公众的一个误解。危险废物其实是西方创造的概念,读作 hazardous waste,其实应该直接翻译成有害废物,但是我们给翻译成了危险废弃物,所以听起来很吓人。

其实我们专业人士在处理的时候,每个流程、每个工位都有明确和规范化的健康安全标准,比如安全帽、工作服、(进入特殊空间穿的)安全服及占用器具、特定的检测流程等。只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当然,必须交给像威立雅这样的专业公司才行。

从当时的“冷门专业”,到现在为行业制定标准的“技术总监”或者“总工程师”,您亲身经历了中国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从无到有,再到腾飞的过程。您有怎样的感受?

我首先觉得我很幸运。我的同学大多都去了很多传统的石化企业。选择了冷门专业的我进入了环保业。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环保业翻天覆地的发展,也自己不停地处在学习与进步的状态中。

另一个感受是骄傲。咱们中国整个环保水平有了一个飞跃性的提升。整个民众对环保和医疗废物的意识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2000年初期,刚开始接触危废项目建设时,中国才刚刚颁布了危险废物名录。现在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法规体系越来越丰富和完善,甚至有些国标和地标要求都超过了欧洲!

能感受到您在每一段经历中都有不同的挑战。站在当下来看,您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我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角色太复杂了(笑)。我又需要做技术总监,又要做好总工程师,负责的工作包括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培训等等,每天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快速来回地转换。这是我目前最大的压力,当然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从您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眼中看来,威立雅这个平台有何独特之处?

我觉得威立雅有两个特点,让它与众不同。

首先它的包容性和本地化做得非常好!因为我的履历比较简单,也正因如此和朋友之间交流,感觉也会很明显。同样是世界五百强,一些美资企业要求中国员工加入首先要起一个英文名字;而威立雅的员工就没有这个硬性要求,相反领导层要求每位外籍员工要起一个非常好听的中文名字。威立雅在中国业务拓展能那么快,与这个是非常相关的。想做中国事,先做中国人。

第二,我对公司的创新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威立雅不是一个设计公司,也不是一个工程公司,而是一个运营公司。即使威立雅在中国有了这么多新项目,管理团队也没有站在一个固步自封的位置。中国区每年会定期准备运营和技术的研讨会,去提一些头脑风暴的理念,怎样去降低成本,去创新。威立雅非常适应中国环保行业瞬息万变的节奏,大家都努力思考着去改进,去适应新的要求和管理理念。

您会经常与国外专家交流吗?

是的,在天津危废中心我们经常与不同的专家交流。威立雅中国技术团队也会给我们支持,法国总部也会有专家也会给我们的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您会怎样向您的孩子讲述您的工作内容?

我儿子还小,还无法理解我具体的工作内容。不过有一次我儿子的老师要他写作文,要描写自己的父亲。他介绍说“我爸爸是812事故处理废物的”(笑)。我突然意识到,老百姓对危险废弃物处理其实没有什么切身感受,可能认为和收垃圾的没有本质区别。然而通过一些热点事件,他们就会对这个行业越来越了解,最终意识到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您如何评价公司食堂的伙食?

我们的同事都对公司食堂评价都非常好,可以说是危废板块里最好的!我们曾经有一个食堂师傅都是给天津足球俱乐部做厨师的!现在去食堂都有了一个期待。

“我的履历很简单”,伉总工在采访中笑道。他没有吸引眼球的留学背景,也没有周转于各大城市的复杂经历。在他的采访中,从“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国危废行业的领头羊”,一切都仿佛水到渠成。

这当然不是巧合。事实上,采访过程中伉总工“很节制”地给小编“略微提及”了一些技术创新与行业内容。听着滔滔不绝的技术术语与行业知识,就能感受到伉总工对课题研究的投入与热爱。可能正是因为这份对技术的简单与纯粹,让伉总工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了今天的达人吧?

(编辑:Frank)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