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解振华院长:环境与气候协同行动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作者:小阳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6 11:31:15

纽约时间9月22日下午,国家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解振华院长在联合国环境署高级别会议上发布了研究院与气候变化与清洁空气联盟合作的研究报告《环境与气候协同行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良好实践》,受到参会各国部长和高级代表的欢迎与赞赏,全文如下。

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会议,与大家分享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撰写的《环境与气候协同行动》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IPCC关于全球温升1.5度的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发生在眼前的威胁。为此,各方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携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巴黎协定和实施细则已经达成,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落实和力度。明天,联合国气候峰会即将举行,旨在凝聚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意愿,提高行动和支持的力度,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这就需要各国不能就气候谈气候,而是将应对气候变化与领导人和民众关心的经济、社会、减贫、健康、能源、生态环境、妇女儿童权益乃至国家安全等议程联系起来,要将这些问题放到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中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从根本上,必须转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障健康、维护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实践都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非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转型和创新,解决国内其他迫切的问题。从中国的经验来看,我们通过确定2020年行动目标和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建立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倒逼机制。我们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非化石能源、养护森林增加碳汇、发展循环经济等各方面政策措施落实这些目标,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到2018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GDP为90.0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倍多,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2.7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5.8%,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目标。2005-2018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7.4%上升到14.3%,有望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的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72%下降到59%。201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约占全球30%,新增量约占全球44%。森林蓄积量170亿立方米,超额完成2020年136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目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PM2.5、PM10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比2015年下降了22%和18.4%,民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我们还形成了一个年产值3万多亿的节能环保产业,吸纳就业人口3000多万。我们和环境署开展这方面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介绍中国和其他国家最佳实践,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气候行动的协同效应,打消一些国家关于气候行动影响发展的顾虑,帮助国际社会凝聚绿色低碳转型的共识。

化石燃料燃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两者的同根同源。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节能减排、发展非化石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也有助于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以中国为例,我们2018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5.8%,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41.6%,累计节能2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6亿吨,二氧化硫约1200万吨,氮氧化物约1200万吨。2005-2018年间,每减排1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2.5公斤,减排氮氧化物2.4公斤。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协同效应。我们的报告把应对气候变化与防治大气污染的协同作为切入点,证明协同治理是一种有效方法,能够使各国政府、企业、社会各界更加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最后,我要感谢环境署和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为这一报告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感谢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对这项工作提供的重要支持,也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同事们,他们为完成和发布这份协同治理报告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我们欢迎各方对报告提出宝贵意见,也愿以这一报告为起点,继续加强同相关国际机构、智库的合作,为探索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前景广阔的经济、社会、环境、气候协同治理之路贡献方案和智慧。

(编辑:小虫)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