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这里的自然教育很“武汉”——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侧记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温才妃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13 08:01:52

1.jpg

庞静和小学生种下“梦想农场”

“如果周围足够安静、树皮足够光滑,请你趴在树上,倾听树的声音。那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天籁……”如此唯美的画面,不是某个宣传片的片断,而是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周一儒出野外的日常。这样简单的接触大自然的经验,不仅有助于个人在保护环境上出力,还可以提升人的幸福感。

只是人类过早与自然母亲“离乳”,钻进了只和人交往的社会。所幸的是,人类走出森林的时间未远,总是在某个不经意间,希望“回家”看看。

不久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的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就为与会者提供了人与自然的巧妙连接。当自然教育、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这三颗“珠子”碰撞在一起,人们好奇于它们会产生怎样神奇的效果。

国家:拟定自然教育规范标准

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它的效应的确真实存在。

在低收入的住宅区,即使绿地面积很小,但方寸之间也会促使居民聚集、交流,联成一条“远亲不如近邻”的纽带。

美国的大学曾给压力过大的学生开出“自然处方”,让他在森林中静坐,或者在溪水边散步,以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

“不少实证研究表明,自然教育或在自然中玩耍,可以提升福祉、摆脱困境、减轻压力,构建积极的社会、家庭关系,减少肥胖率、多动症等症候。”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玛丽安·克拉斯尼在论坛上如是说。

目前,我国自然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吕植发布了《2019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自然教育发展呈现日渐成熟的趋势,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度达到60%以上,94%的一线城市和88%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至少每月一次到大自然中活动,但仍然面临模式创新困难、人才培养薄弱的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自然教育为长江大保护服务”分论坛上进一步指出自然教育的问题所在——人才培养体系、学术研究和理论工作较为薄弱;缺少科学的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自然博物馆等教育平台建设严重滞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会场上有着“自然情结”的人不在少数。与会的原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当过很多“长”,但他希望余生中,“中国林学会理事长”是最后一个“长”。与会的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眼见着钱塘江上的彩带污染,毅然投身环保事业,才有了“蚂蚁森林”环保项目。

怎样解决自然教育的难点、痛点,是他们共同关心的重点。

王焰新呼吁,出台自然教育法规和标准,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机制,形成共识、不断凝聚力量,让我国自然教育更好发展。

在与会者的呼吁下,会议期间形成了十点《自然教育武汉共识》,倡导“自然是我师,我是自然友”的环境友好理念,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行业指导,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支持,为自然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我是自然友”的环保理念还渗透在论坛的小细节里。在来宾下榻的宾馆、会场的多个角落,均可见明显的会务垃圾回收、处理标志,有志愿者定时前来收集、处理。

城市:自然教育的“武汉模式”

“城市里的孩子被封在水泥格子里,你问他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他的答案是超市。他甚至不知道有的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有的是从树上结出来的。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一样,这就是自然缺失症。”

一段湖北大学资源环境系副教授庞静的采访视频,道出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今年3月,武汉市推出“梦想农场”自然教育试验班,于是每周末便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 大学教授庞静扛着锄头,在沙湖公园教一群小学生“种地”。

“花了心血栽培的果实和在超市购买的果实,感情是不一样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对大自然产生感情。”目前,庞静正致力于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自然教育模式。

武汉是一座临水而兴的城市,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1/4,淡水资源储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它还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教育之城,是全球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珞珈山间、喻家山旁、桂子山下、狮子山顶……依山傍水而读本身就是最直接、最生动的自然教育。

自2018年以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探索了“公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自然教育模式。32座城市公园、100多个绿色驿站开放成为中小学生自然研学基地,举办中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和自然生态研学等活动,邀请超百名学生成为小湖长、小树长、小园长,这些新颖的自然教育活动带动了120多万学生和市民参与。

在“自然教育为长江大保护服务”分论坛上,武汉教育局局长孟晖指出,自然教育的“武汉模式”就是通过特色活动、研学实践等模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在大自然、爱上大自然。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二中学生詹志言就是其中的典型。

“你知道喜鹊可以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吗?你能分清麻雀的成鸟与幼鸟吗?为什么说黄鹤一去不复返?……”在“自然教育为长江大保护服务”分论坛上,詹志言一边讲解,一边随机提问,差点儿把第一排就座的领导、学者们“问倒”。

多年来,观鸟小达人詹志言跟着父母,走过了国内25个省份、观鸟800多种,加上国外观鸟可达900多种。她坚持5年撰写的观鸟日记,图文相间、栩栩如生,比成人撰写的手册要生动、有趣得多。

越来越多“詹志言们”在追随她的脚步。在全国首个自然教育周的自然嘉年华会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记者看见,一名身着粉色衣服的小女孩,聚精会神地画着水生植物卵叶丁香蓼,一边画还一边记录着植物相应的产地、用途、习性。

高校:地学视角下的自然教育

“这块石头上有一个像脚印一样的凹陷,它是穆桂英一跺脚跺出来的。”像这样的导游说辞,相信任何一名游客都曾听过。听一遍新奇,再听一遍就有些反感。实际上,它只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在“地学视角下的自然教育”分论坛上,报告之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李长安着重谈了地学科学教育的两个特点——神圣,动植物生长于地壳、岩石、土地之上,后者构成了地球的重要载体;神秘,地质演化过程看不到,只能通过蛛丝马迹反推当时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等,地学研究破的是几亿年前的“案子”。

可就是这样的神秘“大案”,导游“怪力乱神”、一些科普人士“错误百出”,对科普的神圣很是亵渎。

李长安告诉《中国科学报》,地学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复杂性,一种现象有不同的说法。一些中小学找博士生、硕士生讲科普,其知识的全面性相差甚远,地学科普是一项非常严谨、非常专业的工作。现在的地学科普中,充斥了太多的不科学甚至伪科学。实际上,即便是他本人做科普,也只做和他的专业相关的地貌、第四纪地质方面的,像岩石、矿物方面科普一般不敢涉足。“科普如果不科学,不如弃之。”

眼下,国内任何一家旅行公司都可以做研学,质量参差不齐,这让他很担忧。“国家亟待规范市场,设定相关门槛、取得一定资质才允许开办研学。否则,只会快速沦为赚钱的门道。”

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做地学科普?真正的科普人才应该如何培养?

李长安表示,真正的科普人要有厚实的学科功底,其人才培养不能在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培养,应该植根于地学专业教育。“地学科普教育应设在地质院校从事地学科普的专业,不仅要学岩石、矿物、构造等地学知识,还要学习文学、传媒知识。专业教育是基础,传播教育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为此,他曾建议设立“科普学”,退休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科普。“科普不能比科研低一个等级,应该和科研并驾齐驱。要把科普作为事业,就要作科普的原生态研究,搞清楚科普是什么、应该怎样分类。”

立足于专业,才有品牌的保证。实际上,大学是一座科普“宝库”。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刘福江介绍,由该校开发的“小小李四光”“透过岩石看世界”“宝石总动员”“化石小猎人”等研学项目,已经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来此“寻宝探秘”。

而眼下,依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大学研学团队,刘福江和他的同伴们正在打造属于地学的研学标准。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