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人物

旗下栏目:

292000公里的播种路,他用14600天让草原从斑驳重归绿色

来源:绿色公民行动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9-27 19:01:46

1.png

9月,南方炎热未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草原却迎来了初秋。

55岁的斯日古林,一大早就走进自家欣欣向荣的千亩草场,四处寻找结籽的柠条采集种子;

待到草原雨水充沛的时候,他就再次出门,走远一些,把柠条的种子撒下去。

2.png

对于做了大半辈子牧民的他来说,撒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彷佛在播种希望,希望这片草原永远充满生的力量。

失落的草原

但这里的欣欣向荣并非一如既往。荒漠化,不断侵蚀着鄂托克旗的草原。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全旗开荒种粮,只要是人能去到的地方,都被开垦殆尽。

但由于草原气候干旱,粮食不易存活,收成惨淡...为了追求产量,人们只得继续开垦,越荒越垦,越垦越荒,周而复始,直到粮食再也种不出来,这里的沙漠化土地已经达到70%以上。

1.jpg

曾经茂盛的草原,成为黄河上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和西北、华北的主要沙源地区。

八十年代,政府在这里种下上万亩的柠条,希望恢复草原原本的丰茂。但这里始终是“远看山有色”,近看,每一丛柠条下却依旧是黄沙。

“风水草地见牛羊”的过往不复存在,裹挟着扬起的只有漫天黄沙。

2.png

十年间,伴随着斯日古林整个童年的唯有“失落的草原”。

292000公里的播种路

八十年代中期,草原承包到户,20岁出头的斯日古林,正式开启了“牧羊”人生。但此时的草场只有稀稀拉拉的柠条,他分到的3400亩土地,只能勉强养活了二三十只羊。

每天天一亮,斯日古林喝上一大碗糜米粥就出门了,二十多公里外有一口石头井,最近牧民的人畜用水,都靠这口井。

春秋季的求水之路,也是斯日古林的“撒籽”之路。出门前,他总是揣一把柠条种子带在身上——这些种子都是他趁着雨季柠条结籽的十几天,沿途采集而来。

微信图片_20200927190549.png

一路上,只要看见裸露的土地,斯日古林就蹲下身,用手扒开个小坑,撒几粒种子,再小心翼翼地埋起来。

20公里路走走停停,路上也喝不上一口水,石头井边已经有十几户人等着打水,轮到斯日古宁的时候,几乎过了中午,羊喝足了水,他再打上一大桶水拉回家。

人还没到家,天已经黑了。

“那时候,别无所求,羊能喝上水就谢天谢地了!”

1.png

▲九十年代初,斯日古林和孩子在草原的合照

遇到雨水充足的时候还好,草原上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海子,通常走几公里就能饮羊,还能多走几个来回,给家里多驮几桶水;要是正逢柠条开花结子,一路上还能采集不少的种子。

带着羊群在草原上找水、顺道再种些柠条种子,斯日古林一走就是20年,每天往返40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走了7圈。

2.jpg

▲九十年代初,斯日古林和家人在草原的合照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