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城乡污水

旗下栏目: 城乡污水 工业废水 流域治理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海绵城市”建设的通州样本

来源:新京报 作者:付子洋 汤子凡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30 18:46:05

编者按

雨洪管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迅猛发展,中国的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住建部2010年的数据显示,全国62%的城市出现过内涝,且频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内涝不仅影响公众的出行便利,更会造成严重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在一些缺水型城市,循环利用雨水资源迫在眉睫。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自2014年起,从国务院到住建部,一系列红头文件标志着海绵城市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海绵城市建设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既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也关注雨水的回收利用。

8月20日一场大雨过后,地势低洼的通州区武夷大地月季园幼儿园几乎没有积水。

过去每逢雨季,雨水从四周的高地汇到这里,灌进地下室,积水经常漫过小腿。但去年年底,幼儿园和附近小区进行了海绵改造,小雨不再积水,大雨不再内涝,“也消除了安全隐患,”园长彭延红说。

1.jpg

8月16日,彭延红和孩子们在经过海绵改造的操场上做游戏。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所谓海绵改造,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蔡殿卿说,这项工程不仅改造了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改革了政府的雨洪管理思路。

“通州是2016年成为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以前,这里地面硬化率高、调蓄不足、排水防涝标准低、水环境质量差。”北京建工集团建筑技术总工程师武艳丽说,按照后期可在北京推广、操作的原则,通州选了北运河与运潮减河围合的“两河片区”作试点,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

三年中,通州已有包括小区、学校、城市图书馆、河道等地点的45个项目完成了海绵化建设,46个项目正在施工,43个项目即将启动。截至去年底,试点改造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也就是说,经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集蓄、利用、蒸发等,该区域全面控制雨水量占到了总降雨量的7成以上。

一块“海绵”

仲夏的午后,通州区减河公园附近的紫荆雅园小区内,阳光透过绿叶在道路上映出斑驳的树影,几位老人坐在树下纳凉。作为通州最早进行海绵城市改造的地点之一,紫荆雅园的不同全都隐藏在细节里,各种排水、渗透装置把它变成了一块“海绵”。

细看小区内的每栋楼房,砖红色的墙壁上装有白色的雨水管道,可以让屋顶和外壁的雨水流下来。管道下端出口附近,有一块铺着白色鹅卵石的水泥体,中间低、两边高。北京建工集团的施工人员说,这是为了缓冲自上而下的雨水。水泥体旁边不到10厘米就是绿化带,雨水将会顺着出口流入其中。

影影绰绰的大树下,黑色的沥青车道也与普通小区不同,中间高、两边低,微微呈坡状,路面上的雨水可以顺着坡度向两边的绿化带分流。人行道是用红色的透水混凝土铺设的,很像塑胶跑道,有明显的颗粒感和孔隙,可以高效透水。

小区北侧的居民休闲广场,是老人和孩子健身、玩耍的场所,在去年的改造中用透水砖替代了原本的水泥路。8月14日,记者向地上倒了1/3瓶矿泉水,不到10秒,积水全部渗到了地下。

2.jpg

紫荆雅园的居民休闲广场,地上铺着透水砖。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汇集了各处雨水的绿化带同样大有文章。比如雨水最先进入绿地的地方被称作“植草沟”,是一条具有景观效果的排水沟渠,沟内植被可以吸收、净化雨水。未被吸收的雨水,会顺着植草沟流到一些正方形的“生物滞留池”里。滞留池有一米多深,可以对雨水进行拦截和短暂储存,之后再慢慢渗入地下或蒸发。

绿化带中心种着紫色萱草,附近的下凹程度比四周更明显,这被称为“雨水花园”。据武艳丽介绍,花园下方铺设了多层净化雨水的过滤层,过滤后的雨水最终流入园区西侧的调蓄池,用于回收利用。

“我们下一步计划是改造小区的污水处理站,将它改建为雨水调蓄池。”承建方负责人宋慧军说,紫荆雅园外围的地下排水管线是雨污合流管线,建好雨水调蓄池后,雨水就能顺着管线流过去,净化后再回来灌溉绿地、冲洗道路等。

“紫荆雅园的这些装置,比如雨水花园、透水砖等,只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部分技术手段。”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宫永伟说,工程师们设计各区域的改造方案时,会根据各小区、公园、道路、广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比如有的小区绿化面积较少,我们就会设置地下蓄水池或想办法将雨水引到小区外侧的绿地进行集中调蓄。”

在一名物业公司的负责人眼中,这些海绵装置相当于在一个区域内营造了几十个“小环境”。暴雨袭来时,相当数量的雨水进入地下排水管道前就被“小环境”们消化了,“就像‘鸟巢’(体育馆)一样,为什么那么多人却不会发生踩踏事故?因为它有很多出口,可以迅速疏散人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