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城乡污水

旗下栏目: 城乡污水 工业废水 流域治理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海绵城市”建设的通州样本(2)

来源:新京报 作者:付子洋 汤子凡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30 18:46:05

巨大的排水压力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呢?部分原因是它可以减轻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压力”,宫永伟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排水压力巨大,北京便是一个典型。

从排水专业的角度看,一座城市的地下管道排水能力,通常用“几年一遇”的标准衡量。对于北京而言,一年一遇的设计标准意味着排水系统可以应对降雨量小于31毫米的单场次降雨(按降雨时间1小时计),五年一遇的设计标准意味着排水系统可以应对降雨量小于54毫米的单场次降雨。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1949年后,北京根据前苏联经验及经济发展水平,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为0.33-1年一遇。改革开放后,虽然提高到了1-3年一遇,但对一座特大型城市来说依然偏低。“和北京比,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的排水能力都更强,比如巴黎是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宫永伟说。

但设计能力偏低的排水系统,很难大面积改造。因为城市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包括排水、供热、通信电缆等多种设施,牵一发动全身。有媒体报道称,即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专家提议将北京的排水系统提高到5年一遇的标准,“但后来算了一下,总共需要上百亿的资金,只能作罢”。

“当年我们确实要考虑经济因素,因为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大部分时间用不上。”宫永伟解释,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强降雨略多,冬季下雨很少。“所以一年365天,地下排水管道可能只有几天是满负荷工作。”

2.jpg

北京建筑大学的雨水研究系统,宫永伟与他的团队在此进行海绵城市课题研究。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内的水泥路面越来越多,取代了可以天然渗透、吸收雨水的自然地表。一旦暴雨来临,雨水只能排进地下管道,加剧了管道的承载压力。

近年来,每逢雨季,北京城内立交桥下“漂小船”的新闻时有出现。2012年,曾有网友在微博上绘制出“北京积水图”,积水点有四五十个,西二旗北路路口、西大望路铁路涵洞、广渠门桥等著名积水段耳熟能详。

蔡殿卿在通州区的水务系统工作多年,很熟悉辖区内的内涝点。比如京秦铁路与地方市政道路交汇区域都会形成下凹桥区,很容易积水。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各桥区都进行了积水点治理工作,但每逢防汛预警,工作人员仍会在存在积水风险点位临时加设应急排水设备。

2012年7月21日晚,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共造成79人遇难。公开资料显示,当晚全市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170-215毫米,局部地区达到541毫米。

紫荆雅园的物业公司负责人丘自然至今记得“7•21”当晚的情景。下暴雨时,汛情紧急,连附近运河文化广场的栏杆都被淹了。他动员物业公司的所有人员,把地下插座拔掉,抽调水泵排水。

当时,小区地下铺设的是雨污合流管道,会集中到附近的一个污水处理站,旁边就是河道。如果暴雨持续时间过长,河道水位上涨超过排水口,可能造成河水倒灌,加重小区内的汛情。“幸好凌晨一两点雨就停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丘自然说。

从学术研究到国家战略

同样是“7•21”的北京,顺义区一处地势低洼的社区内却是另一番情景。

当时,北京建筑大学(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城市雨水与水环境研究团队(下称“雨水团队”)正在那里现场监测。一名学生回忆,他们拿着采样装置,在社区现场接雨,当晚9点多降雨强度达到顶峰时,雨声大得连说话都听不见。

“那个社区有234公顷,除了局部的下沉庭院外,几乎没有建设雨水管道。”宫永伟说,下雨时,小区道路、屋顶的雨水被绿地渗透和滞蓄了,绿地的蓄水量饱和后,雨水会顺着植草沟溢流到附近的一个调蓄湖里。“‘7•21’当天,学生发现小区路面几乎没有积水,整体排水非常有序。”

这个社区是北建大雨水团队的试点之一,试点项目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开发过程中,追求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利用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宫永伟说,它通过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蓄水池等约20种“海绵设施”吸收、分散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也就是说,下暴雨时,一定量的雨水会进入这些“海绵”而非地下排水管道,从而减轻管道压力。

2.jpg

北建大雨水楼楼顶,宫永伟与他的团队在此进行海绵城市课题研究。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北建大便开始研究雨水的综合利用,彼时,这在国内还是一个冷门专业。近20年中,团队在北京、深圳、济南、宁波等地开展了试点研究,效果良好。随着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雨洪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其主要撰写人便是北建大的雨水团队。宫永伟说,住建部到学校调研时,发现他们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刚好编制了相关技术导则,海绵城市的理念与上述系统非常接近。

在此基础上,北建大雨水团队将20余年的研究经验应用在了通州,与北京市水科院等单位共同对通州区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评估等进行了技术把控。

雨洪管理思路的转变

2016年,身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成为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试点,试点区域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市政道路、河道等要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建设。

在蔡殿卿看来,建设海绵城市前,政府对积水严重的地区开展单打独斗式的专项整治,哪里积水了,就在附近修蓄水池、调整线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像月季园幼儿园那样的洼地,如果不治理周边地区,附近高处的雨水仍会往下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州在试点区域设置了16个排水分区。“所谓排水分区,就是一定范围内的雨水最终汇集到同一个排河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蔡殿卿解释,每个排水分区有一个总的雨洪管理任务,“比如一个排水分区内的小区达不到控制水量要求,下游的绿地或集中式调蓄池就要多承担控水量。”

2.jpg

8月14日,位于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附近。这里按照海绵标准进行了建设。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为了让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2017年,通州区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区长、副区长任组长、副组长,区水务、规资、园林等18家机构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下称“海绵办”)设在了区水务局。

成立之初,海绵办就设立了周例会制度,每周四下午所有成员单位都要在海绵办的会议室开会。这样的会议至今开了90多次,在蔡殿卿的记忆中,“有时会有一些争论”。

2016年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之初,在对小区进行海绵城市专项改造中存在着施工物料内运和渣土外运时段上的矛盾,按照城市管理要求,白天市政道路不能行驶施工运输车辆,而小区内部管理要求夜间不能在小区内扰民。为此,由海绵办通过会议协调确定了傍晚时段错峰集中运输、白天分散搬运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各方同意。

周例会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区政府每月一次的海绵工作调度会研究解决。

2016年,住建部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一开始,各部门就在谁来牵头、怎么落实的问题上僵住了。“因为专项规划的编制涉及行业管理和规划管控落实,需要各行业主管部门和规划主管部门共同配合发力。”蔡殿卿说,经区政府海绵工作调度会研究后,最终决定由区水务局牵头,区规资分局、区住建委等成员单位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工作。现在,相关专项规划已经顺利编制完成,取得了批复。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