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土壤修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专家观点:以更宽广视角理解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

来源:土壤观察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01 13:34:44

导  读

土壤污染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健康,面对不时出现的污染事件,应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理性看待。

文/陈能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煜基(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来源:凤凰网“政能亮”(政能亮是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公开办公室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政论品牌)(2018年10月30日)

受到一定污染的耕地,上面仍长着庄稼。与雾霾、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更具隐蔽性,一旦污染更难逆转。“企业污染、政府买单、老百姓受害”,让人顿生“何时才能吃得放心”之慨。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近日作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依然薄弱,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形势仍很严峻。会议专门提到了湖南省花垣县血铅事件、江西省九江市镉米事件和河南省新乡市镉麦等事件。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滞后也带来了一些污染问题。就镉而言,在2014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所公布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重金属镉的点位超标率高达7.0%。

土壤污染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健康,面对不时出现的污染事件,应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理性看待。

首先,洁净、健康的土壤是安全粮食生产的基础,而阻断污染物进入土壤是对土壤的最大保护。就土壤污染而言,笔者曾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指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在土壤镉总量的问题上,而在于数十年大量的外源镉进入土壤之中。认识到这一问题有助于我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方法进行选择。

土壤污染防治,不仅仅需要注意土壤重金属量的减少或者固定,同时也要重视土壤环境质量的概念,以土壤健康为目标,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体系。除了内源性重金属污染,外源性污染问题也应得到关注。例如,由于镉的沸点为673℃,在缺乏回收装置的情况下,冶炼、火电、垃圾焚烧等过程都会将镉释放到大气之中,最终回归到土壤和水体,带来更广域性的污染。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和粮食的高度流通,使得人们食物结构更加多样化,而饮食结构的改变大大降低了局部粮食不安全的风险。

以日本为例,1970年日本的人均每天食用大米261克,到1994年则下降到182克,男性的镉摄入量从1980年的47.1微克/天降到1990年29.5微克/天,而女性的镉摄入量则从27.7微克/天下降到23.8微克/天。日本大米的镉平均浓度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都为0.053毫克/公斤,2008年的调查数据为0.050毫克/公斤,整个国家的大米镉含量变化甚微。这个事实说明,日本人这段时间摄取镉的数量下降并非大米的镉含量下降带来的,而是生活方式和食物结构改变带来的。

除了饮食结构的变化,食物中的营养对于人体重金属镉的吸收也有极大影响。新西兰有以生蚝和牛奶为主食的居民,其镉的摄取量与日本痛痛病患者相当,但并未表现出受害特征,相当健康。这是因为生蚝和牛奶富含的铁、锌、钙保护了他们:食物中更多的营养、体内富足的铁可大大降低镉被吸收进入血液的数量,从而让更高比例的镉直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性大,有着“买全国,卖全国”的说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的多样化、均衡化来降低镉摄入人体的风险,通过加强铁、锌、钙等营养,来降低镉的吸收,让多样化的饮食和富足的营养为身体抵御重金属构筑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由于从土壤污染到粮食安全到人体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链条,相关部门应当通过阻断污染物进入土壤,构建健康的土壤质量,生产安全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防止污染物侵害人体。

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是个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期待通过更加完备的制度、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保障每个人的健康。

(编辑:Nicola)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