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土壤修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活水农源”:上海新浜土地整治项目生态修复技术实践(3)

来源:生态修复网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6 11:04:11

(河道岸线生态化改造示意图)


(蛙类生态保育工程实景图)

净化效果

在工程建设完成后,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对区域水质及动植物数量、多样性等按季度开展了连续监测调查。

水体质量

水体中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最终分别达到了56.4%、40.2%、54.2%和40.7%,总磷和溶解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4.2%和13.6%以上,农田排水经过处理之后由劣Ⅴ类提升到接近Ⅲ类,水质明显提升。

(湿地改造前后对比图)

动植物

共检测出水生浮游动物26种,浮游植物98种。湿地中两栖动物主要有泽陆蛙、中华蟾蜍、饰纹姬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5种,对上海本地的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进行复育后,蝌蚪的存活率达到45%(无保育措施存活率21.7%)。生态改造前湿地仅发现一只中华大蟾蜍,改造后在湿地中段两片水域区发现中华大蟾蜍蝌蚪集群,蝌蚪聚集区域分别约3平方米,数量均超过200只。

(保育箱内完成变态发育的虎纹蛙幼蛙)

由于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与改造前相比,鸟类种类数由7种增加至15种,鸟类多样性指数由1.36增加至2.38,优势种从农田鸟类向湿地、灌丛鸟类转变。

小结

结合土地整治建设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实践,实现技术创新与工程示范深度融合,也为系统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生态环境效益夯实了基础。长三角平原农耕区沟汊纵横,河网密布,农田排水直排入河网对周边城市集建区的河流水质和生态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水质净化/生态保育相耦合的修复技术模式可应用于长三角平原地区高强度集中式农业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 

(编辑:Lily)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