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水务 大气 固废 绿色发展 自然资源 人物 环保展会 企业 环保会客厅 国际资讯 政策 NGO

土壤修复

旗下栏目: 土壤修复 濒危物种 林业矿业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8 08:53:19

1.jpg

2019年初,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21-2030年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决议。这一决议由联合国环境署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牵头发起,计划截至2030年,至少3.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得到恢复,与此同时,从大气中移除260亿吨温室气体。

9月于纽约召开的全球景观论坛会议中,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司司长克里斯蒂安妮·保卢斯(Christiane Paulus)宣布将为 “十年”决议提供财政支持。

2.jpg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称赞德国展现出的“杰出领导力”,并敦促各方推进变革,切实采取行动恢复自然景观。“自然是我们最大的盟友,但自然正在受到威胁。已有 32亿人受到土地退化的影响。每年,不可持续的农耕方式导致的水土流失、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10%。”

植树造林:有效减排且成本合理

3.jpg

植树和脱碳相辅相成,各个部门都需要采取行动加大城市绿化,为城市降温。科学家们表示,迄今为止,通过植树来恢复全球森林景观是解决气候变化最有希望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但须掌握正确的方法,选对树苗,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进行栽种。

除了固碳以外,树木还可以防止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保护濒危物种;为人们提供绿荫庇护、食物、收入来源;保护全球社区文化。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除了森林之外,生态系统还包括湿地。比如北极泥炭地,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30%,存储了全球8%的地下碳。

1.jpg

红树林是天然的海岸卫士,能够抵御涨潮所引发的洪水,并减少沿海土壤侵蚀。它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存储的碳比热带雨林多4倍有余。红树林的枝干和树根还是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等的天然繁殖场和栖息地,同时也为沿海社区的居民提供生计来源。

泥炭地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也被视为应对气候危机“绿色”且经济的自然解决之道。

生态修复:创造绿色工作机会

联合国环境署淡水、土地和气候部门负责人蒂姆·克里斯托弗森(Tim Christophersen)说:“实施'十年'决议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抵御气候变化这一项,它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jpg

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还能创造绿色就业岗位、恢复生物多样性、帮助农民增收、确保稳定的水供应及粮食供应。

投入8000亿美元来恢复3.5亿公顷土地听起来很昂贵,但实际并不多,它只相当于两年的化石燃料补贴额。我们需要引导各国将公共资金投入其中,并鼓励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同时,也需要对农业补贴进行调整。全球每分钟就花费约100万美元用于农业补贴,而这往往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加剧气候变化。我们可以对这些补贴进行重新规划,推动农业再生和土地恢复。

如今,创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小农户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融资。这表明我们现有的体系结构可以使小农户获得资本,但仍然需要开展其他各种投资。联合国在凝聚各方共识,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导,鼓励市场信号和改变财政政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专门从事责任投资的法国投资管理公司Mirova首席执行官菲利普(Philippe Zaouati)表示 “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研究。我们过去常常关注大规模投资和大公司。如今,面对尚未达到成熟水平的新经济模式,我们需要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共同努力。”他补充说:“大部分资金仍被用于传统投资。我们必须创建新指数,新基准和新目标,投资建设我们理想中的世界。”

其他与会者指出当前全球已经投入努力并付诸行动寻找自然解决方案。世界农林业中心社会科学家苏珊·乔巴(Susan Chomba)说,需要进行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生态恢复潜力的"确凿证据"。“不仅涉及植树,还包括牲畜管理……以恢复退化的土地。土地恢复需要以人为本,我们需要了解人们的生计需求和愿望,并赋权女性。”

3.jpg

G9 Ark董事会主席斯蒂芬·费尔恩(Stephen Fern)谈到了非洲大草原绿化计划,该计划耗资8500万美元,旨在支持200万家庭在未来5年内恢复200万公顷土地,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大规模的基层恢复项目。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首页 | 资讯 | 水务 | 大气 | 固废 | 绿色发展 | 自然资源 | 企业 | 环保展会 | 国际资讯

电脑版 | 移动版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2019 国际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624号-1